关于死亡的哲学:你怕死吗?

这是一本关于死亡的哲学书,作者谢利·卡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书名《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

关于死亡的哲学:你怕死吗?

谢利·卡根似乎是位无神论者,在本书的一开始他就花了大篇幅来否定灵魂的存在,笛卡尔和柏拉图是灵魂论里的代表人物,谢利·卡根花了大力气来反驳二人的灵魂存在说。谢利·卡根的一大利器叫做“最佳解释推论”,他说:“对于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该如何去证明它们的存在呢?最重要的方法也许是这样的:我们合理地设定存在某种我们看不见的东西,以便去解释我们都认同其存在的其他事情。”对于某项事物,如果有多种解释,那就应该选其最佳者。对于灵魂来讲,有没有什么现象是必须设定其存在才能有最佳合理解释的呢?谢利·卡根的答案是并没有!

关于死亡的哲学:你怕死吗?

谢利·卡根认为,不管从任何方面考虑,灵魂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比如灵魂论者认为人死的刹那,灵魂离开了,所以那具肉体就从生机勃勃变成了死气沉沉,所以灵魂是存在的,但另外一个解释说人死如灯灭,任何事物说它死了也好,坏了也罢,就是因为它不能正常工作了,在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人死了与手机坏了有什么区别呢?又如灵魂论者认为有些难以言传的体验、心灵感应等事件,除了诉诸灵魂之外并没有别的合理解释,但作者认为首先这些灵异事件本身就难以验证真伪,再者另一个解释是这样的,人在某种情形下,身体会分泌某种荷尔蒙,这种激素刺激了大脑,让人产生了奇异的感觉,并且这种解释中所说的荷尔蒙是可以用医学的手段检验的,那么为什么非要说是因为灵魂呢?再如灵魂论者说人们梦见死去的亲人,是因为死去亲人的灵魂回来看望故人的,但另一个解释说为什么不承认那仅仅是个梦而已呢?毕竟人每天都在做梦,梦里的事物总是很奇怪的,当你梦见一条会飞的狗时,你不会认为狗真的会飞,那么为什么梦见死去的亲人,就会认为亲人并没有完全消亡,而是在某个地方仍然以灵魂的形式活着呢?谢利·卡根称他考察了各种各样关于灵魂存在的说法,但没有任何一种说法能合理地支持灵魂必然存在,相反,物理主义者的解释更值得相信(物理主义者是与灵魂论者完全对立的一派人,他们以科学为依据,从不搞怪力乱神的事情,坚持认为人只是一具肉体)。

关于死亡的哲学:你怕死吗?

在本书中,谢利·卡根花了近1/3的篇幅来反驳灵魂的存在,你所能想象到的借口都被他一一反驳了,谢利·卡根当然不会言之凿凿的说灵魂百分百不存在,他的结论是:至少从目前来看,诉诸最佳解释推论没有给出设定灵魂存在的理由。

灵魂既然不存在,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该进入正题,讨论死亡了呢?哲学家说,先别忙,在这之前,还要解决另外一个重大问题:我是不是我!几乎没有人早上一起来先问:我还是昨天上床时的那个我吗?除了哲学家。类似的问题在哲学上有个术语,叫做“个人同一性”问题。哲学家们常常思考,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还是那个人,是肉体吗?还是意识?还是人格?抑或别的什么东西?这个问题看起来很简单,但真要说明白却是很难。如果你说一个人只要肉体没变,那么他还是他,哲学家就会问了,如果一个人截肢了,换上了机械手,那么他还是他吗?你回答是,哲学家继续问,如果四肢全换了呢?你继续回答是,哲学家又问,如果连脑子都换了呢?这个问题就忽然不好回答了。如果你说只要一个的人格不变,那么他就还是他,哲学家就会问了,如果一个人经历了某种刻骨铭心的事,忽然性情大变,以前懒惰的人变勤奋了,或者善良的人变邪恶了,那么这个人还是原来的他吗?还有更诡异的,哲学家问,假设A、B、C三人同时发生车祸,A除了脑子没坏,全身上下的器官全部坏掉了,B、C除了脑子坏了,全身上下都好好的,医生做了一个移植手术,把A的脑子一分为二,分别移植给B、C,手术大获成功,问:是谁活下来了?这种问题太烧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暂且搁置不谈,换下一个话题……

关于死亡的哲学:你怕死吗?

现在进入正题——死亡。死亡的本质是什么?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意识,成了一辈子的植物人,那么可以宣布他已经死了吗?又或者如果一个人肉身已经不在了,但他留下来的著作却一直广为流传,在这种情况下,他死了没有?

好吧,这些问题实在没法细细琢磨,再去思索,脑子要爆掉,下面我将快速简述下本书的精彩内容,本书在讨论了灵魂和个人同一性问题之后,讨论了死亡的本质,并就“死亡是不是坏事”、“永生有没有意义”、“自杀合不合理”等话题做了论证,都非常有意思,这本书的内容实际上是谢利·卡根根据他在耶鲁大学讲课时的教程编写的,文风比较活泼,作为一本哲学书籍,算是通俗易懂的了,缺点是重复啰嗦,一件事三两句话就讲完了,他能给你讲三五页,这是哲学家的通病,他们怕别人听不懂,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讲,也可能是我的错觉,这三五页的内容中其实存在着某种精妙的不同之处,我没看出来,不管怎么说,这本书还是值得读一读的,另外,既然是耶鲁大学公开课,它是有视频的,内容与书一样,感兴趣的伙伴可以看看他的视频。无论是看书还是看视频,我想有两种结果:一是被吸引了,想一口气看完,二是被绕晕了,想赶紧扔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