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的數位化變革從更智能的「芯」開始吧

今天, 企業IT部門的角色已經從單純的運維轉變為企業的競爭力。在萬物互聯的大潮下產生的數據洪流,讓企業需要更強大的計算力、更快、更好的業務洞察力。

讓你的數字化變革從更智能的“芯”開始吧

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部署自己的混合雲,他們需要統一的基礎架構和軟件協調平臺來實現自由遷移。在企業的雲化過程中,為解決計算力的問題,他們正在通過與雲計算公司的合作在開發上做延伸,與人工智相結合的新興應用正在興起。

全新動力來自更智能的“芯”

以數據為中心的數字化變革時代,你需要全新的動力,那就要從更智能的“芯”開始。

談到“芯”,我們不得不談在數據中心佔據了半壁江山的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推出,的確稱得上是數據中心近十年來最大的技術進步。

除了性能方面的大幅提升,它還可以運行人工智能工作負載並處理複雜數據集,以構建深度學習模型,再通過TensorFlow、Caffe、MXNet和PyTorch等深度學習框架,實施神經網絡模型來解決圖像分類、語音識別和目標檢測等領域的各種問題。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從英特爾近兩年的收購中看到他是如何讓那顆“芯”更智能:2015年,英特爾收購了“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巨頭”(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Altera。FPGA在雲計算、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方面有很大的潛力;2016年,英特爾收購了人工智能芯片企業Nervana,以增強自身能力;同年還收購了視覺處理芯片初創公司Movidius。Movidius是在邊緣和終端計算機視覺的芯片,其顯著特點就是功耗低。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人工智能產品事業部總經理Naveen Rao,在前不久的人工智能開發者大會上曾談到,當下,我們正處在加速向人工智能驅動的未來計算過渡的時期,對於英特爾來說,需要提供全面的企業級解決方案,這意味著其提供的解決方案需要更廣泛的計算能力,並且能夠支持從毫瓦級到千瓦級的多種架構。

2017年,英特爾還推出了面向至強CPU和FPGA的加速堆棧,將一些通用功能集成在裡面,並開源了該軟件站API的部分接口。

英特爾數據中心銷售集團中國區戰略客戶董事總經理陳葆立,在接受記者的採訪中也談到說:“低延遲性是FPGA天然的優勢,運營成本較低。同時,至強處理器在全球擁有龐大的用戶群,所以英特爾的CPU+FPGA的組合可以在數據中心的舞臺上大顯身手。”

Intel Select讓你的選擇不再迷茫

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一經推出,得到了眾多廠家的認可。據陳葆立介紹,“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行業內的各個夥伴都跟我們緊鑼密鼓的推出基於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新產品,全球大概有480個以上的合作伙伴推出了基於至強平臺的方案。著名的服務器廠家,華為、浪潮、曙光、聯想等都在第一時間和與英特爾合作推出了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2路4路以及4路以上的服務器。”

也正是基於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英特爾推出了英特爾Select解決方案,這主要用來解決企業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的工作負載問題。比如,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不同的環境之下,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應用場景之下,用戶比較難選擇應該配置什麼樣的數據、處理器,搭載什麼樣的內存等等這些問題。

“在英特爾Select解決方案裡,硬件方面,我們會有不同配置的推薦套餐提供給客戶做選擇。此外,我們也與諸如VMWare、微軟這樣的企業合作,提供可選擇的軟件包搭配,比如VMWare的虛擬存儲,或者是微軟的Data base。兩邊的工程師一起調優,在推出上市的時,最終用戶能夠簡單、方便地來選擇硬件和軟件的搭配。”

通過英特爾Select解決方案,客戶的選擇過程變得更簡單。在英特爾看來,計算的未來取決於聯合提供企業級解決方案的能力,通過全面的解決方案企業可以充分發揮人工智能的潛力。因為正如Naveen Rao所說,不僅是CPU或者GPU,企業級人工智能需要更全面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