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成攝政王,52歲登基,見到權臣就掉淚,臨死還道出了劉備遺言

西晉滅亡後,中原士族南逃到江南地區,晉武帝司馬炎從子司馬睿在世家大族的擁立下登基建立東晉。司馬睿本來在皇族中就聲望不夠,登基後處處受到掣肘,這就奠定了東晉歷代帝王難以掌握實權的基調,司馬睿也因此憂憤而終。

25歲成攝政王,52歲登基,見到權臣就掉淚,臨死還道出了劉備遺言

司馬睿有一個小兒子司馬昱,自幼聰慧,深受寵愛。有人斷言東晉中興就在此子身上,司馬睿自然是高興非常,對司馬昱更加喜愛,2歲的時候,他就封兒子為琅琊王。

成年之後,司馬昱並沒有如他父親所期望的那樣胸懷大志,以匡扶天下為己任,而是表現得清心寡慾,崇尚玄學。不過他的仕途倒是順利異常,先後出任散騎常侍,右軍將軍,20歲升任撫軍將軍。而在短短的十幾年中,東晉帝國朝政動盪,先後經歷了四位帝王。

25歲成攝政王,52歲登基,見到權臣就掉淚,臨死還道出了劉備遺言

司馬昱看著皇位在兄弟侄兒之間更替,他卻胸無大志。司馬昱志大才疏,為官期間倒是以仁德著稱,加上他是司馬睿的小兒子,在朝中積累了不小的聲望,所以在他25歲時,群臣一致建議由司馬昱做攝政王,輔佐年幼的晉穆帝。

只是司馬昱接手的是一個燙手的山芋。此時的東晉王朝,權臣桓溫掌握重兵。司馬昱一攝政就面臨了一個棘手的問題,也就是抗衡桓溫,保住東晉的江山。他想到的辦法是用聲望極高的揚州刺史殷浩來對抗恆溫,由此兩人之間爆發了多年的衝突,最終以殷浩的失敗告終。

25歲成攝政王,52歲登基,見到權臣就掉淚,臨死還道出了劉備遺言

至此,東晉的朝政盡落於桓溫手中。司馬昱只是名義上的攝政王,朝中內外大小事情都得與桓溫商議,實際上只是一個權力大一點的傀儡,這從桓溫能夠肆意廢掉登基的司馬奕就能看出來,可憐司馬家族,強勢的時候曾經把曹家玩弄於股掌之間,這時候三十年河東,遭了報應。

司馬奕被廢后,經歷了七位皇帝的司馬昱,終於在52歲時坐上了龍椅。可他根本高興不起來,在桓溫的陰影之下,司馬昱擔心他也會像司馬奕一樣被廢掉。擔驚受怕之下,每次見到桓溫,他居然都忍不住掉眼淚,搞得桓溫莫名其妙。在位僅僅八個月,司馬昱就憂鬱成疾。

25歲成攝政王,52歲登基,見到權臣就掉淚,臨死還道出了劉備遺言

臨終之際,司馬昱留下遺詔:“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取之。”這句話再熟悉不過了,當年劉備託孤時也說過同樣的話,不過劉備表現的是對諸葛亮的絕對信任,司馬昱的話語中流露的卻是深深的無奈。唯一讓司馬昱欣慰的是,他死後,在王謝為首的大族對抗下,桓溫終究沒能稱帝,東晉帝國繼續苟延殘喘著,又堅持了近五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