骏随笔丨乱弹琴、音乐细胞和老天爷赏饭

骏随笔丨乱弹琴、音乐细胞和老天爷赏饭

“乱弹琴”这个词说的人越来越少了,似乎人们都越来越“放飞自我”,一切情绪都可以用“飚粗话、骂脏话”来表达。

在音乐上,“乱弹琴”似乎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个是好奇的,明明不擅音乐,看见钢琴、吉他等乐器,就忍不住伸手按几下、拨几下,好在这样的乐器音质悦耳,虽然乱弹乱拨的一塌糊涂,听者倒也能够忍受。至于琴的主人是不是“膈应”,那是另一个话题了。

骏随笔丨乱弹琴、音乐细胞和老天爷赏饭

还有一种“乱弹琴”,其实是“外行人”眼里的乱,演奏者兴之所至,信手拈来,但琴下流淌的是情绪、感悟和表达。这是一种“即兴演奏”,其实似乱非乱,不是乱弹能弹奏美妙音乐,“好听”,是从小练学音乐基础和知识“换来的”。

人们对两种“乱弹”的分类有时候简单粗暴,有没有音乐细胞,就成了“分水岭”。

但“音乐细胞”不是什么“独家秘门的祖传绝技”,我们可以半开玩笑地说自己的长相是“设计图纸”不好,但不能说自己的“音乐细胞”就天生对赶上“自然灾害”。确实有“老天爷赏饭”的天赋异禀,但对大多数人来说,音乐细胞有还是没有?答案是:这个可以有。

骏随笔丨乱弹琴、音乐细胞和老天爷赏饭

“日本幼儿教育专家指出,人的脑细胞网络是由出生后受到刺激,逐步发展与完善的,人生下来就具有各种细胞,其功能起初是潜在的。如果不适当地给予刺激,它们便不能分裂增殖,很可能在发挥作用之前就告终结。兴趣就是对这种潜在的种种细胞有效的刺激。如果这种刺激持续而强烈,兴趣就会使细胞增殖。儿童时期,大脑细胞需要多种刺激,从而为具备多种功能作准备。”

这段话听起来有点绕,但说白了就是,音乐细胞的本钱是给你了,怎么经营发展,是破产还是上市,关键在后天。

骏随笔丨乱弹琴、音乐细胞和老天爷赏饭

那到底该怎么经营呢?家长和家庭是关键中的关键。

家长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听到一段乐曲,会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这是因为,音乐本身就是表情达意的艺术,而孩子的情感都是外露的,他的肢体动作,是因为他还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应该说,孩子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和向往,每个孩子都有渴望接受音乐的“先天基因”。于是,这“音乐细胞”的胚胎或萌芽,命运掌握在家长手里。

骏随笔丨乱弹琴、音乐细胞和老天爷赏饭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听。

音乐是听的艺术,所以和声音密不可分。大自然里的鸟叫、蛙鸣、丰盛、雨声,城市里的汽笛、马达、工地、闹市,都是随时随地的好素材,可以引导孩子发现音有高低、长短、强弱之分。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敲敲听听”的游戏,例如在厨房里用筷子先敲敲铝锅,再敲敲玻璃杯,比比谁的音高、谁的音低。让孩子闭上眼睛,让他们“猜声音”,这样就能在游戏中训练孩子的听觉,积累丰富的听觉经验,使孩子从小听觉灵敏。

另外,还要教孩子学会记。

孩子很容易对某种“新声音”产生兴趣,这是要帮助孩子“记住”这些声音,将孩子的无意识转换成有意识,这样孩子对各种声响会更加全神贯注、集中精力、有目的地去听。例如:让孩子辨别家人的说话声、 走路声、敲门声等。听到家 人的脚步声,就请孩子猜猜是谁回家了?假如对孩子在听声音和记声音方面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后,你会发现孩子对各种声音的敏锐感觉和细微辨别能力,远远超出你的想象,而这其实就是走进音乐的基础。

骏随笔丨乱弹琴、音乐细胞和老天爷赏饭

还有,要和孩子在游戏中感知音乐。

比如和孩子拍拍手,就是对孩子进行初步的节奏训练。其实孩子自身许多本能的动作也是极富节奏感的,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哭哭闹闹到说说笑笑,其中包含了许多快慢、强弱、有规律的节奏交替。拍手是孩子们经常重复的动作,也是孩子表示内心喜悦的动作,我们可能对儿时玩过的“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记忆犹新,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节奏训练。还有那首歌——“假如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都可以在拍手拍腿、跺脚等活动中,培养孩子对节奏的敏感。

骏随笔丨乱弹琴、音乐细胞和老天爷赏饭

最后,还要多鼓励孩子模仿。

当孩子呱呱落地时就唱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音符。孩子们更希望通过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自 己的愿望和理想。模仿是孩子的最大特点,我们应当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给孩子准备各种歌曲、乐曲、世界 名曲供他们欣赏或学唱。要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夸奖,给孩子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孩子尽情地表现自己,抒发内心的情感。当亲朋好友来家做客时,给孩子一次表演机会,让孩子在掌声中享受音乐给自己、给大家带来的欢乐。

我常说:音乐改变孩子未来。音乐能给孩子的思维、观察、记忆、想象等各方面的能力最大化的提升,所以,音乐细胞的“培植”办法过很多很多,家长的“轻易之举”,也许留给孩子的就不只是“不再五音不全”,而是受益良多的最宝贵的财富,让他享用一生、快乐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