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方法|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淺談作文立意

寫作方法|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淺談作文立意

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要求考生作文能“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提示問題產生的原因,觀點具有啟發作用。我們不論寫什麼文章,在下筆之前,總要先考慮寫什麼內容,體現什麼思想。這個過程,就是提煉主題的過程,古人稱之為“立意”。立意,就是確定文章的主題.“意”立得如何,可以直接影響文章的格調與品位。那麼,如何才能做到立意深刻呢?

一、透過現象看本質

任何事物無不具有各自外部的表象和內在的本質。要看到事物的本質,就要有一個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過程。有了若干這樣的過程,才能達於事物的本質。這種深刻不是靠引用一兩句話或“靈機一動”所能奏效的。

【例如】考生寫了一篇《撥開感情的迷霧》的思辨說理的文字。該文在反思感情和認知的關係時,在社會、歷史、人生的大背景下,“將人的目光投向更深處”,進行了反覆的追問和求索,並且時時觀照現實,最後得出結論。“讓我們跳出心靈的依託和貪歡,用靈魂和良知去判斷。每一次打破感情的樊籠,必將帶給我們一片綠樹一片春天,每一次對感情的反抗,必將給我們帶來一股甘泉一絲甘甜。”這個看法是比較深刻的。

二、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

由果索因法,是作文立意式分析論證的常用方法。一個矛盾的產生,一種現象的出現,總是有前因的。分析它,發現它,弄清來龍去脈,就能找到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的主次關係,也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途徑。找到某種原因,比不揭示原因深刻;找到根本原因,比找到一般原因深刻。

三、觀點具有啟發性

這是指文章所透射出來的思想能引起讀者的聯想而有所頓悟。寫議論文,能針對現實生活中人們所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或者易被人們忽視的“邊角”問題,激濁揚清,撥亂反正,充滿對社會進步的真誠關注,表現出對事物發展的前瞻思考,有一石激起千層浪之效。寫記敘文,取材鮮活,小中見大,微中寓著,充滿情感,從而催人感奮,使人聯想,在關注周圍人事上產生共鳴。這些都是富有啟發性的。

講“深刻”,一般指議論文字而言。使文章深刻,當然不止這三方面,但主要是這三方面。追求深刻,不是用大話、套話所能奏效的。我們應該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基礎上,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掌握科學的方法論,運用實踐認識、內因外因、量變質變、發展變化、局部整體等基本的哲學原理去看世界、辨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