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太慢就重罰,這個我支持!

正文共:1779字

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你的佛系開法,正在摧毀著交通


文| 文凱

從4月2日起,在西安車如果開得太慢,也會被扣分罰錢了!

開車太慢就重罰,這個我支持!

交警:“從四月二號開始,我們將對在高速上低速行駛的司機進行處罰,低於最低時速百分之二十的都會扣三分,罰兩百。”

開車太慢就重罰,這個我支持!

聽到這則新聞,我激動萬分

車開的越久會越小心

對自己平靜

對車子也暴躁不起來

轉速基本不上4000

高速不過100

市區開的四平八穩

讓別人盡情超去吧

掉頭變線如履薄冰

輕微的剮蹭任憑高架堵死

也能安心等來交警

佛系的生活方式

車開的愈發養生

於是

路越來越堵

開車太慢就重罰,這個我支持!

週一早晨,滿共八公里的上班路生生開出了五十六分鐘的歷史新高度。

為什麼會堵車?捫心自問,先能想到的就是道路設計問題和車流增加導致的。然而,堵了這麼久才發現,一個個佛系司機佛性的駕駛,也會導致通行效率低下,導致擁堵。

對於“慢就是安全”的開車思維是所有車主的共識。但是小心謹慎地開慢車就真的好麼?

比如市區道路中最常見的紅綠燈起步。本來能夠一次過去的左轉綠燈卻因為前車的緩慢起步硬生生被卡在了斑馬線前過不去,紅綠燈迅速起步本來就是全世界共認的通行常識,但是對很多國內車主而言,綠燈亮起,掛擋、送剎車、左右看看在確保行人優先通行,這一波操作基本要耗費掉三秒的時間車子才能緩慢動起來。再看看美國很多州都會要求駕駛員地板油起步,這種對中國車主來說損車不利他的行為幾乎從來不會踩,幾乎所有的駕校也根本不會教自己的學員這樣做。

開車太慢就重罰,這個我支持!

地板油難免會直接拉高轉速,高轉速=費油+毀車,這又是很多車主存在的誤區。綿密的齒比,更多的檔位,1500轉就能換擋,這才是國內車主孜孜追求的。到底通常我們路上見到的大部分車的最大馬力卻都是在4500-5000轉才會完全爆發出來。無論是高轉速還是低轉速都是在發動機正常動力輸出範圍,所以根本談不上拉高了轉速就毀車。對於現在大部分開自動擋的車主而言,轉速錶幾乎就是成了擺設根本不用考慮轉速錶的指針指在了哪。

除了起步轉彎,高架上減速變道也能分分鐘就堵上好幾個車道。從保障高效通行的角度來說,變道超車應該提前打轉向,深踩油門提速變緩車道,但是大部分的情況都是先踩剎車減速,觀察後方車輛再變道,這樣的一個超車動作就像是在平靜的水面投下了一顆石子瞬間就能激起一片漣漪,由此引發高架多個車道的震盪。

開車太慢就重罰,這個我支持!

過長的車距也是車流變大後堵車的又一誘因。

市區的道路限速多在60km/h以下,高架在80km/h以下,但是並沒有最低的限速標準。但是你在限速80km/h高架上以40-50km/h的速度行駛,顯然就非常不合適了。還有些車主為了保持所謂的安全車距,在車流較小的時候預留一大段距離似乎並沒什麼影響,但是在車流變大後,就會讓通行效率變大打折扣。如果都能遵循跟車的兩秒法則,會大大提升通行效率。

為什麼是“兩秒”?

駕駛員的制動反應時間0.39-0.63秒

傳遞到腳上制動時間1-1.35秒

加起來就是1.39-1.98秒

以任意參照物為基準同前車保持兩秒的車距,是在保證安全和通行效率最大化之間的平衡點。

還有最讓人詬病的就是前車並行。佛系的駕駛,讓並行都沒了超車的慾望。可怕的並行就如同封路,在高速公路上,同向行駛的兩條車道上,左側車道的最低時速不得低於每小時100km/h,如果有三條車道,最左側車道則不能低於110km/h,中間車道不能低於90km/h。一般遇到並行的情況,左邊車道的車輛應該提速,這些都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有明確規定。

在很多車主的意識中,行駛在道路中間最為安全。但實際上應該是在不影響其他車輛行駛的情況下靠右側車道行駛。通常在高速公路上,左側車道都是默認的快速超車道,不僅速度快,而且緊鄰隔離帶,不論是同側還是對向道路上發生緊急情況碰到隔離帶對車輛來說損傷都不會輕了。開車的時候遵循靠右行駛,對道路的通行效率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提高容錯率。說的直白點,就是給其他車道行駛的車輛更多糾正行車動態的空間。

開車太慢就重罰,這個我支持!

至於看到那些出了個剮蹭事故就在原地等交警處理的“智障”行為,就是在給自己拉仇恨。堵著路不說,路過的車輛就是出於好奇看上你一兩眼,車速無形之中就降了下來,前面只是下降20km/h的時速,對後面車速的影響就會達到30-40km/h.可能你心中所謂的“保護現場”就會讓一條二環生生變成停車場。

如果是小的剮蹭沒有造成人員或者公共設施傷亡的情況,奉勸一句,車能開走就儘快開走吧。

魯迅先生不是說過麼: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

開車太慢就重罰,這個我支持!

中國新銳非職業車評人聯盟

開車太慢就重罰,這個我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