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相当于今天的什么?

用户59725205727


“秀才”的本义就是指优秀的人才。《管子*小匡》里有一段说“农人之子常为农,朴野而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意思是说,即便是农人之子,世代为农,如果有特别优秀的才华才也可以选拔为士。在先秦时期,对于“秀才”没有一定的考核标准,只是对优秀人才的一个统称。

到汉代的时候推行察举制选拔官吏,“举秀才”是察举的项目之一。举秀才在汉代是地方政府来考察和推举,算是官方的正式行为,就不同于先秦时泛指优秀人才。东汉末年,对于这种察举制讽刺的民谣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明这种察举制度已经彻底失败了。

“秀才”地位最高的时候应该是唐代。隋唐时期创立了科举制,其中就有秀才科。唐代初年秀才科取士的地位非常高,而人数也一科只有一两人而已。这个时期的秀才指的是举人中博识高才、强学待问、无失俊选者,秀才科录取可以直接任职为正八品官。

宋代开始,秀才的地位急转直下,凡应举者都可以称为秀才。明清则称州县生员为秀才,俗称“相公”。明清秀才的地位非常低,仅代表有功名在身,享有免除徭役、见父母官不用下跪等一些基本特权,秀才本身却是不能直接当官的,也没有身份带来的直接收入。好多秀才可能一辈子都未能在科举的道路上再更进一步,只能以教村学为生,经济来源不广也就很窘迫,所以有“穷秀才”的称呼。

所以说,秀才的含金量在古代不同时期也是不同的。现在的当今社会,可能一般受到过高等教育的普通大学毕业应该能和明清时期的秀才境遇差不多。


沅汰历史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分朝代来看。

秀才在中唐之前的地位极高,到后来就越来越低,甚至一度变成了读书人的泛称。

这就像我们现在滥大街的“美女“一词,一开始是真指美女,而现在,美女似乎只代指性别,大街上叫一声美女,十有八九前面的人都会转头。

但总体来说,古代秀才与如今社会的读书人比起来,含金量依然不低。听我一一道来。

秀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汉,那时选拔人才的机制以察举制为主,汉武帝诏令民间各地举荐人才,秀才因而得名,非常直白,就是才能秀异之人;后在光武帝时期避讳,改为茂才,到三国时期又复名为秀才。

到隋朝,隋文帝推行科举制,设立秀才科。秀才是博识、强学和策问都最为优秀的俊选者.因其标准太高,隋代举秀才不过十人,其地位及稀少程度可见一斑。

隋灭,唐朝沿用科举制。唐初,秀才科为贡举科目之最,其声望高于进士科,所定的标准高,录取的人数很少,很多读书人因而畏而不敢求试,由此造成了秀才科并没有推行多久便被废弃,主流还是进士科与明经科。

在唐玄宗之后,凡称作秀才的,一般都是进士科,甚至慢慢开始被泛指为读书人。

到了明清,又稍有不同,读书人参加童生试,通过县试称士子,继续通过府试称为童生,院试录取者便称为秀才。

之后才可以进行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最后才有资格参加会试及殿试,后者便是真正的功名星光大道。

有人认为明清时期的秀才可算是如今的大专级别,我觉得欠妥。如今九年义务制教育让绝大多数人都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然而在物质和教育不甚发达的古代,整个社会的文盲率是极高的,读书人非常稀少。秀才通过的虽然是最基础的童生试,但远远比如今的大学生少得多,因此纵向比较,秀才含金量远在如今的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之上。况且秀才还有免税、见官不跪之类的特权,从这个角度如今的博士恐怕是要羡慕的:)

而唐玄宗之前的秀才,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定是真正出类拔萃的人才,用凤毛麟角形容并不为过。其仕途不可限量,地位跟之后的秀才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如今,我似乎无法找到与其对等的,国家杰出青年?高考状元?诺奖获得者?长江学者?院士?似乎都不恰当。


经史通义


中国古代长达2000多年,秀才含金量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汉唐时期“秀才”待遇最高,明清下降很厉害,我这里就简单谈一下明朝秀才所享受种种特权,至于相当于今天什么,那是题主你自己体会。


在明代秀才在徭役上是有优免政策的,在万历三十八年之前,明朝秀才可以优免粮二石、丁二人,在万历三十八年以后,秀才可以优免八十亩地。


看上去这点优惠似乎不算什么,但是这要看和谁比。


如果和明代普通老百姓相比,那么明代秀才所享受的优待和普通老百姓相比,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



明代社会相比之前朝代,对社会控制很严。明朝户口,分为三类,即民户、军户、匠户。民户中包括儒户、医户、阴阳户,军户包括校尉、力士、弓铺兵(负责巡查、警戒的地方武装);匠户包括厨役(供京师太常、光禄寺办膳时驱使的户)、裁缝(供官府役使的裁缝匠人)、马船(驾驶运河中运送官物官船的民夫)。此外,沿海有煮盐的灶户,寺院的僧户、道观的道户等等。


明朝徭役对这三类户口都有严格的规定,明代徭役有多重?到了宣德、天顺(明英宗)时代,因为徭役太重而逃跑的老百姓根据统计,差不多有一两百万之多。相比负担沉重徭役的普通老百姓,免除徭役的明朝秀才简直就是天上人。


除了徭役,还有政治待遇与经济待遇。


明代百姓见官员时,行拜首礼的,别说民众,就连利玛窦这样的西方传教士,因为没有明朝功名,一样必须跪着和官员说话,直到官员要他起来的时候才能起来。


而秀才是可以见官不跪的。


像秀才里的优秀分子,比如廪膳生,国家甚至给予补贴,一个廪膳生每月国家补贴一石大米,而在明朝,除了明末,根据历史学家估算,一石大米卖0.8—0.9两白银。


再加上学田等收入,一名秀才大概每年可以获得12两银子的补贴。


而根据历史学家们的统计,一般明朝秀才,低的一年可以拿到8两银子,多的可以拿到18两,而同时,明朝卫所兵里的征操兵(战兵),一年收入4.8两—6两。


明代秀才收入远高于明朝卫所战兵。


更何况明代秀才除了这些正常收入,还有许多不正常的额外收入,明代史料有如下揭示:


至于请托行私,起灭罔利;包揽钱粮,隐蔽差役;请祀名宦、乡贤,管分斋膳、廪粮;乡饮邀速宾介,祭祀营求监宰;进学先为保引,行礼图充导赞;扳亲人族,上书献诗;夺授生徒,勒索束脩;霸佃学田,占种抛荒;放债收租,过取利息;科举起贡,争论盘缠;身具衣巾,杂乞人而待赈;手提秤斗,作牙侩而不辞。傍驿递,拨马差夫;予里甲,挂牌销卯;当行坐铺,赌博赢钱。彼方得意,何有愧颜?


这则史料揭示了明代秀才的不正常的额外收入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包揽钱粮、硬帮中保,藉此获得“二三钱轿马”;第二部分是包揽词讼,嘱托公事,从中获利,亦即到府、县衙门里去说人情。


所以说,明代秀才相比举人等高级士人,当然整体可以算是穷困潦倒,然而对比普通明朝百姓,明代秀才含金量那是相当的高。


兰台


想知道古代秀才含金量有多高,首先咱们得把这个问题细化一下——请问你说的哪个朝代的秀才?

要知道,汉朝就有秀才,唐朝也有秀才,明清两朝更有秀才,这不同朝代的秀才含金量,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

在唐朝,秀才如凤毛麟角,考取非常难,地位非常高,甚至比进士的地位还要高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唐朝科考,进士可以搞出来几百名,秀才最多搞出一两名,有时候干脆就没有。换句话说,很可能所有人都当不上秀才,你只有当进士的资格,而没有当秀才的资格。

打个比方,如果说唐朝的秀才是吴彦祖,是林志玲,是刘亦菲,是埃及艳后,而唐朝的进士则只能是三线艺人、九流明星、海天盛宴的外围模特

可是到了明清两朝呢?呼啦一下子完全颠倒过来了。所有人都知道,明清两朝的秀才只是科举考试的初段,考中了秀才之后,还要再考举人和进士。进士第一,举人第二,秀才只能屈居第三,被压在科举金字塔的最底层。

假如各位想知道唐朝秀才的含金量究竟有多高,我举个例子就清楚了:

唐宪宗在位的时候,有一年科举考试,大约39000名考生参加了州县一级的初级选拔,1200名考生得以通过,成为地方官府保送到中央的“举人”;这1200考生到了京城,其中170名考中了进士。

可是那一年有多少人成为秀才呢?答案是:只有一个人。

为啥只有一个人成为秀才?因为那时候的秀才是必须得到皇帝御笔亲点的全才!既要精通诗词歌赋,又要精通文韬武略,同时还要在道德层面出类拔萃!

秀才在唐朝的含金量,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院士+社科院院士+诺奖得主。

可是到了明清两朝呢?秀才的含金量骤然下降。如果说进士是院士级别,则秀才只能是普通本科生的级别


开周说宋


中国科举制度到了明清两朝已经到了巅峰状态,各项程序已经很成熟了。

从考试的种类来说,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其中院市又包括(县试、州市、院试),读书人如果通过了这每一级的考试,这都会有一个头衔。

最开始在私塾读书的,或者从私塾毕业后在自己家中学习的读书人,都叫童生,这和年龄没有任何关系,在古时候还有六十多岁的童生,很正常。

如果这个童生通过了院试里面的三场考试,那就通过了所谓的童试,具备向上升级的能力了,那可被称为生员,也就是我们称的秀才。

秀才下一步参加的考试是乡试,上面说过的院试是在省城进行的,而这个乡试也是在省城进行。不同的是院试的主持者是本身的学政,而乡试的主持者是朝廷从中央派下来的官员。

秀才如果通过乡试,则就是举人了。举人已经可以当官了,而且身份很高,见知县级别的官员都是可以有座位的。

举人下一步是参加在京城由礼部组织的会试,通过会试的举人被称为贡士。

贡士下一步就有资格参加最后一部的殿试了,殿试一般由礼部尚书主持,皇帝参加,过了殿试,就是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所以秀才的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考中了秀才,虽然不能直接做官,当时也能保证你这一辈子吃喝不愁,不用务农为生了。今天的考试级别和古代不同,不是升级制的,而是根据年龄和学历的增长而进行的考试,没有可比性。

如果真要硬性比较的话,按照今天的学历划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来算,秀才勉强可以对得上本科这个级别。


老秦来煮历史百味


秀才是古代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的功名,加上古装剧中秀才总是以贫穷、迂腐的形象出现,导致了多数人对秀才的误解。


事实上,在古代,特别是明清时代,秀才的待遇很好,“含金量”很高,比现今的公务员一点都不差。



具体如下:


一、可以免除徭役。


不仅秀才自己不用服劳役,而且可以有两名亲戚跟着沾光!劳役,即是做苦力,如挖河修堤,修陵建城等,是古代一种繁重的义务劳动,家家户户必须出劳工。


二、可以免除赋税。


也就是不用交公粮。家里一旦考出了一个秀才,全家就可以不用交公粮。在那个年代,这条诱惑实在太大,从此全家人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实在令人羡慕。


三、可以不跪县令。


我们看到,在古代,老百姓一旦疑似犯了法,拖到公堂上,不问三七二十一,先打几十大板,再问罪。


但是,秀才与人发生纠纷,作为嫌疑人的秀才,不必亲自到衙门起诉,应诉,由家人代理即可。

地方官员,也不得随便抓人。到了大堂,享有不跪县令、不准随便用刑这样的特权。“刑不上大夫”,就是这个意思。


若要批捕,需报到省学政批准,或取消了秀才功名才可以,确实有罪,不受体罚,只要拿钱赎罪即可。

这些在法律面前所享有的特权,让秀才挣足了脸面。



四、秀才享有言论自由的特权。


在古代,只有博取了功名的人,才可以对世事进行评说,有言论自由,可以监督地方官史,甚至可以质疑县令,叫“心忧天下”。


但如果你是个平民百姓,那就叫“妄议朝政”,对朝廷发泄不满,轻则大刑伺候,重则身家性命难保。


五、秀才在穿戴上也与普通老百姓不同。


中了秀才,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脚蹬长靴,一副知识分子派头。

着长衫是古代读书人的象征,而普通劳动者只能穿短衣。


在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穿长衫者被称为“阔绰”,能“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而普通劳动者被称为“短衣帮”,只能在店外站着喝酒。身份、阶层立见分晓。

由此看来,古代的秀才不仅有诸多的特权,“含金量”还特别高。


所以,有书君认为,古代的秀才,从社会地位来说,绝不亚于今天重点大学毕业生及公务员。

但是,由于古今考试制度及科目不同,秀才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八股文、经论、律赋、策论等为主。


所以秀才在诗词歌赋、写文造字方面的才能更为突出,超过如今的硕士都是有可能的,其它专业技能方面,与现代相比,就基本没有可比性了。


因为那个时候,读得起书的人很少,一般读私塾或请家庭教师,教授若干年后,要有4名庄里的头面人物和1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的县试、府试,通过之后,参加院试,合格后,才能成为秀才。


可见,秀才在当地也算是百里挑一的人才。


这样说起来,秀才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985、211大学的学生,但从他们享受的特权来看,含金量似乎还要更高一些,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读书的重视程度。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说到古代秀才的含金量有多高,那就得从科举制度来说了,因为科举制度在明清时代最为成熟,所以我们主要说明清时代的情况。

那我们先来说,怎么样才能成为秀才,而秀才之后叫举人,举人之做进士,那么秀才之前又叫什么呢?秀才之前叫童生。其实科举考试总共可以分为四场考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那我们一一来说明。

童试,就是童生参加成为生员的考试,这里面的生员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而童试一共分为三场,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其中县府由知县主持,每年二月考一次,府试由知府来主持,每年四月考一次,通过了府试叫做童生。

院试是每三年考两次,是由各省学政主持,这两次考试一次叫岁试,一次叫科试,而通过了这次院试就能成秀才了。而秀才也分成三等,分别是一等是廪生,由公家每月发给粮食,二等是增生,没有给粮食,三等是附生,也就是新进来的秀才。

秀才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权,比如不需要交赋税,不用服徭役,见到县令级别的官员不需要下跪,还有就是可以当私塾先生了。有一些人,活到七八十岁,也只是个童生,成不了秀才。

那每次能考中生员,也就是成为秀才的有多少人呢?不同时期数量不一,但平均下来,每个县差不多一次也就二十名左右,如果按院试是三年考两次,也就是说一年只有十三名左右。

那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每年的高考,县里面的文理科前七名,应该能被什么样的学校录取呢?第一名很有可能被清华,北大录取,而其他人呢,能够被排名较前的985大学录取。

那么答案就出来了,古代的秀才的含金量是相当的高,相当于名次比较前面的985大学的毕业生相比较。

那举人呢,每三年一次乡试,每次乡试每省大约会产生一至两百名左右的举人,我们按一百五十人来算,那么也就是说每年每省会产生五十个举人,那就是相当于高考省文理科前二十五名。

那进士呢,每三年一次会试与殿试,就是乡试的第二年举行,平均每次会产生两百多人,算下来,全国每年也只有七八十名左右的进士,这个就可以相当于每年的高考各省的文理科状元了。那状元,榜眼,探花更不用说了,三年才各出一个。


历史简单说


看了几个网友的回答,感觉,他们把问题给带偏了。用“秀才”来对应今天的学历、职称或官阶,这样只怕永远也说不出“秀才”的含金量来,也说明不了“秀才”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或学位。要弄清楚,还是先看看过去的秀才都要读哪些书吧。


启蒙类的有:《声律启蒙》、《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等,然后才是“四书”、“五经”,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读完这些书才可以考秀才,有资格考秀才的人必须把上述书中的内容烂熟于心才行,绝大一部分人穷尽一生的苦读,还不一定考上,停留在“童生”阶段。那么,一个合格的“秀才”的含金量出来了。讲《论语》的于丹什么学历职称?讲《三国》的易中天什学历职称?怕是古时“秀才”们只比这二位高不比这二位低吧!另外,一个“秀才”的“算数”的水平一定得过关,都得珠算高手,让他们搞个什么工程预算、建筑肯定没问题。过去,各级官吏的师爷和幕僚们大多都是落第秀才出身。但是,要比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秀才”们肯定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就别比“含金量”和学历、学位了。



燕北林丛


封建社会,秀才是最低功名,府考为秀才,府:相当于现在地市级别。秀才相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中专文科生,虽有功名,但不能做官,做官必须是举人及举人以上的功名,可以教书授课,在地方上受人尊敬。要说他的含金量,真不好说,过去考一个秀才真的很难,一个县三年也只十几个名额。不过古代读书人真的很奇少,在乡下几乎百分之九十多的文盲率,妇女识字率更是麟角凤毛,百不逢一。

我的祖上是两代秀才,我算是第三、第四代孙。祖上没有官职,相传有一家学,其故址仍在,以前哥哥在那盖了房子,现已搬迁了,只是后来家道中落了,只能说是地方一个殷实之家。在封建社会,一般穷人是读不起书的。秀才也就相当于现在大学文科师范生,我们不能以人数多少来衡量其社会地位,毕竟时代不同了,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就是现代初中生所学的知识,或许一个举人,甚至进士也完成不了的。相反,一个旧时代的秀才,今天一个文学博士也不能达到对古文学剖析的高度。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规律,社会总在规律中进步。


蕲阳秀士


要想说明白古代秀才的含金量,就要先了解古代的科举制。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成形于隋朝,在此之后,就成为了历代朝廷命官的选拔制度。这个制度的特点就是采用一个统一的考试制度为唯一门槛,不分贵贱不分老幼,使得人才(官员)的选拔范围非常广泛,同时也给寒门之子提供了一条与豪门之后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平台。

科举制度的优缺点不在这里讨论,这里只是说明一下科举的具体步骤,也就是说,一个人要想通过科举入仕,应该过几关。

首先,要成为童生。童生也是一种身份,可以进入官家学堂的身份,童生也是要经过考试,只不过这种考试是在县以下的基层进行 。

考试通过,成为童生就可以进入公办学馆继续读书。一年以后进行第二次考试,这次考试一般是在县一级衙门进行,多称为“院试”。

院试通过,即被授予“秀才”称号。不过每年的秀才名额是有限的,所以,院试中了秀才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有的童生考一辈子也中不了秀才。

所谓秀才,就是“优秀之才”,也是待选之才。既然优秀,既然待选,就有了特权。简单的讲特权有两个:第一,家里出了秀才,这个家庭就可以不用交税了,这叫“不纳粮”。第二,秀才本人可以不从事劳动,不服徭役。朝廷每月补贴钱粮 专心学习,只要有了秀才的功名,一辈子如此,所以在古代考上秀才就相当于“跳龙门”。当然,光宗耀祖也算。

秀才们每年都要再进行一次更高层级的选拔,也就是考“举人”。

秀才,尽管已经算是准“朝廷的人”了,但也只是“优秀人才”而已,在人生的竞赛中,只能算是“海选通过”,要想入围就要不断的考,考,考。

举人考试一般都在州,府(省级)进行,通常称作“乡试”。乡试的选拔更为严格,名额也是有限。但是乡试的意义已经有了本质的变化,那就是乡试选拔的“举人”已经算是“士绅阶层”,明朝的“祝员外”、“赵员外”都是举人出身。

“举人”,就是朝廷官员的“候选人”。中了举人,就算一只脚踏进了官场的大门。

所谓“一只脚”就是举人做官,有两个条件,第一是“捐官”,也就是有了花钱买官的资格。第二,是“候补”,先在朝廷签个到报个名,然后排队等着。

但是举人已经不简单的是不纳粮,不服役这么简单的待遇了,举人开始有“工资”了,就像现在的硕士博士有工资一样。

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名(省内)的称作“解元”。

在接下来,人生的关键时刻带来了,那就是中了举人的“候选人”进行更高一级的全国统一“高考”,一般呢朝廷每年进行一次,特殊年份加“恩科”——皇帝特许加试。

全国考试称作“会考”,会考过关的举人们就有了新的称呼“进士”。

进士也是分等级的,一般全国前十几名(名额不固定)被称为“一甲”(一榜)进士,这是硬邦邦的功名。其他的称作“二甲”,二甲有区别于一甲,叫“赐同进士出身”。

会试当中的第一名(全国)成为“会员”

会试结束,还要进行最后的总决赛(殿试),决出年度总冠军以及年度前三名,总决赛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监考,总决赛前三名,由皇帝欽封一甲第一名(状元),一甲第二名(榜眼),一甲第三名(探花)。

能够一路第一名的家伙就叫“连中三元”。

所有的进士,包括同进士出身,都会被授予各种官职,至此,就完成了从平民到官僚的全过程。

了解了这个科举的过程,应该大概知道秀才是什么地位了。

首先,秀才是在读书人里海选入围的那一部分人,成为竞赛专业户,直到自知无望,退出赛场。

第二,海选入围相当于获得了一定的特权,这个在现今是没有可比性。

按照性质来讲,秀才应该相当于现在的高中毕业。

简单类比一下:

童生就是完成义务教育的初中毕业生

秀才就是高中毕业,可以考大学,也可以选择工作,但是学历不高。

举人就算大学毕业,有资格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但是入围要难得多。

进士相当于考取公务员或事业编制。因为“进士”就是“进入仕途”。基本上和我们现在的硕士博士不沾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