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牟钟鉴著《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出版暨简介目录

「新书」牟钟鉴著《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出版暨简介目录

「新书」牟钟鉴著《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出版暨简介目录

书名:《儒道佛三教关系简明通史》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内容提要】

本书从中华文化的整体视野出发,以儒、道、佛三教关系为着力点,梳理和探讨了三教和而不同、聚同化异、互补互渗、共生共荣的历史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两千年中华思想文化在动态中形成的基本结构,即“一、二、三、多”。

“一”是儒家主导,“二”是儒道互补,“三”是儒、道、佛合流,“多”是包纳其他宗教和外来文化。作者将这种既有主体性又有开放性的文化交融之路概括为中华文化的“多元通和”模式。

本书结构严密、气魄宏大,不仅填补了三教关系整体探讨缺失的学术空白,而且其提炼出来的“多元通和”模式对正确处理当下的文化关系多有裨益,真正体现了“文化自信”。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研究儒道佛三教关系的重要性

第二节 儒道佛三教内在结构的多元互补性

第三节 儒道佛三教的主要内涵与精神

一、儒家

二、道家

三、佛家

第二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儒道关系史

第一节 中华文明多元通和传统的早期形成

第二节 孔老并生、儒道互补构成中华精神发展的轴线

一、孔子是中华德文化承前启后的道德大师

二、是开拓中华文化深层哲学思维的智慧大师

第三节 战国后期儒道两家的互评与对先秦文化的总结

一、儒家荀子的总结

二、道家《吕氏春秋》的总结

第四节 两汉时期中华思想文化的综合发展

一、道家思想的实践与发展

二、儒家思想的实践与发展

三、两汉时期儒道关系史小结

第三章 儒道佛三教关系发生阶段(汉末时期)

第一节 东汉人将佛陀视为神仙

第二节 汉未佛教渐具规模

第三节 牟子《理惑论》与三教碰撞的正式发生

第四章 儒道佛三教互动并在论争中求同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分化与创新

一、魏晋玄学经学

二、魏晋南北朝经学的理性化、多样化

第二节新道家玄学的兴盛与道教的壮大

一、玄学引领学术潮流

二、道教的壮大

第三节佛教的崛起与融汇发展

一、佛经翻译与东传规模的扩大

二、佛教信仰扩展到社会上层和多民族地区

三、中华高僧大德相继问世

第四节儒道佛三教之间的论争与融合

一、东晋时期儒佛的论争与佛家走近儒家

二、刘宋时期三教之间的几场大辩论

三、齐梁时期三教争论走向高潮和学理的深入探讨

四、二武灭佛的事件

五、三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及其历史意义

第五章 儒道佛三教鼎立具全国规模并成为常制阶段(隋唐时期)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一体化、制度化和经世致用

一、儒家经学的统一

二、儒家经学的制度化

三、儒家经学的经世致用

第二节 儒学复兴运动中的排斥佛老与融会佛老

一、傅奕、韩愈排斥佛老

二、柳宗元、李翱融佛补儒

第三节 道教的兴盛和理论创新

一、皇室崇道

二、道教清修派道士

三、道教理论的重大创新--重玄学的建立

四、外丹道的昌盛、危机与钟吕内丹道的兴起

第四节 隋唐佛教的大繁荣和佛教中国化事业的成功

一、隋唐王朝对佛教的大力扶持

二、隋唐译经的成就

三、隋唐佛教主要宗派及其中国化的程度

四、隋唐佛教对中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第五节 隋唐儒道佛三教关系综论

一、三教关系的新格局

二、三教会通理论家宗密和三教关系文献学家道宣

第六章 儒道佛三教理论深层融合并出现学说创新高潮阶段(宋辽金西夏元明时期)

第一节 儒家经学的重大变迁

一、“四书”成为儒家诸经之核心要典,科举推动“四书”的流布

二、经学发展汉学训诂经学而倡导宋学义理之学

三、宋元明儒家经学的三大特色

第二节 宋元明道学对佛老的深层融合

一、道学的开创者周敦颐和邵雍及其理论特色

二、道学的奠基者张载的关学——融孔老和批佛道

三、道学的布局者二程的洛学及其对佛老的消化

四、道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闽学和对佛老的深层融会

五、陆九渊的心学与佛老

六、元代理学与朱陆合流

七、王阳明心学的兴起及其特色和成就

八、王门后学与泰州学派

第三节全真道在三教圆融中壮大及江南净明道的儒道一体化

一、宋元明道教发展概况与王朝崇道

二、全真道的兴起、昌盛

三、江南净明忠孝道---儒道合一、佛道相融的新道派

第四节佛教与儒、道的合流及其代表学说

一、佛教在宋辽金西夏元明发展的概况

二、宋明时期佛教界推扬三教融合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论说

第五节宋元明时期儒道佛三教融合的特点和高度

第七章 儒道佛三教融合思潮的下移与扩展阶段(明清时期)

第一节 明末至清末儒道佛三教发展概况

一、儒学的发展

二、道家和道教的发展

三、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潮的下移

四、儒道佛三教合流思潮的扩展

第八章 儒道佛三教边缘化与奋力复兴阶段(民国时期及部分学者的延伸)

第一节 社会历史背景概述

一、中国经历的苦难和社会转型的曲折

二、西学的猛烈冲击和儒道佛的衰微

三、三教的转机、复苏和三教关系新特点

第二节三教复兴中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学说

一、出入三教与西学的通士大师

二、当代新儒家代表者及其学说

三、现代道教的复苏与义理创新的代表者

四、现代佛教在艰难中复兴和高僧大德的懿行精进(藏传与南传佛教省略)

第三节民间宗教在民国时期的流衍与三教归一色彩的保持

一、在理教

二、皈一道

三、普渡道

四、九宫道

五、同善社

六、一贯道

七、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

八、红枪会

第九章 简明的总结

第一节 三教关系历史发展的特点与趋向

第二节 三教关系通和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 三教冲突论与三教融和论

第四节 三教同异与互补

一、三教之同

二、三教之异

三、三教各自的优势与互补

四、三教各自向对方学了什么?

五、三教分工合作论述评

第五节 三教关系发展史给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训和当代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牟钟鉴,男,1939年出生,烟台市芝罘区人。1951—1957年在烟台二中读书,并以烟台市文科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1957—1965年底,在北大哲学系攻读哲学专业本科和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冯友兰、任继愈、朱伯崑诸教授。

毕业后进入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后调入中央民族大学。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学科学术带头人,荣誉教授,是我国当代的哲学史家与宗教学家。

其研究成果极为丰硕,主要有《与思想研究》《中国宗教与文化》《中国道教》《走近中国精神》《儒学价值的新探索》《新说》《概说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与吕大吉合著)《宗教·文艺·民俗》《当代中国特色宗教理论探讨》《新仁学构想》《道家和道教论稿》《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等;

主编《中华文明史·宗教卷》(十册)、《民族宗教学导论》《道教通论》《宗教与民族》(1—6辑)等;参与写作《中国哲学发展史》(1—4卷,任继愈主编)、《宗教学通论》(吕大吉主编)、《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等。

此外,还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主要有: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顾问、中国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尼山圣源书院荣誉院长等。

作为“中国文化的守望者、拓新者”,2012年他荣获第四届孔子文化奖。《中国宗教通史》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他还获得北京市教师、全国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12月18日,他应邀走进,在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中,就“当代世界宗教和加强我国宗教工作”主题进行了讲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