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昆明旅游的“突围”之路

智慧旅游:昆明旅游的“突围”之路

视察组在听取智慧旅游情况介绍

智慧厕所、人脸识别、语音导览、扫码入园……自今年3月1日“一部手机游云南”正式上线以来,这些变化已经可以在昆明的部分景区感受到。

在今年年初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一部手机游云南”为平台打造“智慧旅游”,让“游客旅游自由自在”。

“这是最具代表性的智慧旅游的项目之一。”有专家表示,作为由省旅发委、腾讯公司联合打造的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一部手机游云南”依托“互联网+旅游服务”,通过官方App、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为游客提供“智能线路”“无现金支付”“电子发票”“人脸识别”“智能导游”“诚信体系”等互联网产品,全面覆盖游客在云南的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需求,确保真正实现让游客旅游自由自在,让政府管理无处不在。

昆明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面对今天旅游和出行方式的变化,如何再次领跑旅游?也许,智慧旅游正是一条“突围”之路。

旅游之变

昆明,一个拥有着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城市 。在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过程中,如何发挥昆明区位优势,把昆明打造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

智慧旅游助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这是社会各界较为普遍达成的共识。

日前,昆明市政协副主席胡炜彤带队对昆明市智慧旅游建设情况开展视察并召开协调座谈会。会议提出,昆明要借助智慧旅游建设契机,通过“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构建和完善,推进昆明智慧城市建设。

委员们认为,智慧化是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昆明市智慧旅游打造过程中,不仅要在旅游产品差异化打造上下好功夫,还要做好服务体验方式的升级,助力昆明旅游“二次创业”。

然而,昆明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在因“速度变化”而引发的旅游方式转变下的今天,同样面临着新的问题。

从在地游到在册游,由在册游到在线游,近年来,人们的旅游方式和习惯正在发生变化。有观点认为,以高铁和“互联网+”为代表的“速度变化”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模式。因此,伴随着高铁入滇,昆明旅游同样令人激动。

2016年,一次由云南政协报社与民进昆明市委联合举办的“昆明高铁旅游发展议政建言讨论会”在昆举行,高铁旅游发展话题引发各界专家学者热议。

高铁开通意味着什么?对高铁旅游来说,这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在此次会上,有关专家提出,如何练好内功,树好形象是增加吸引力的关键。“我们应该认真梳理沿线旅游城市的负面清单,清除重复部分,根据负面清单打造特色旅游。”昆明市政协委员徐萍说,这就需要对沿线旅游进行一次认真的“体检”,寻找属于自己的特色。

智慧旅游引领转型升级

在新时代下,如何应对旅游之变?

14日,昆明市政协视察组先后对昆明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中心、西山风景区和云南民族村智慧旅游建设情况进行视察,并对“游云南”App中的智能项目进行实地体验。

据介绍,昆明于2009年启动“数字旅游”信息化建设项目,建立以旅游行程计划监管为核心的综合监管平台,并与公安、交运、银行等部分信息系统建立了数据交换共享机制。在此基础上,昆明“智慧旅游”提出打造一个“云端大数据中心”,建设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三大体系,建设“产业监测及大数据应用平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旅游行业监管平台、旅游目的地智慧营销平台”四大平台,沿2个轴线推动“涉旅企业智慧化”“区县旅游智慧化”。

人脸识别、智能导览、VR互动……当天,视察组成员体验了科技元素对旅游产业的影响和带动。委员们认为,“一部手机游云南”为代表的智慧旅游,为全域智慧旅游时代的开启带来了新体验。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或将成为当地整治旅游乱象、推动旅游产业升级、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另一“利器”。

从信息化建设到智慧旅游,这是一种质的改变。委员们认为,智慧旅游是昆明旅游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然而,目前昆明智慧旅游发展也还面临一些困难。比如由于发展智慧旅游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 ,造成数据的传输能力和预期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 ,从而成为制约智慧旅游发展的瓶颈。另外,缺乏既熟悉信息化又精通旅游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对智慧旅游的迅速发展造成困难。因此,要加大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力推动旅游信息化基础建设工作 ,支撑产业快速发展 。同时,要建立覆盖全省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的教育培训 ,从而全面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