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系统的历史天顶,已经过去

恳请您点击右上角,订阅“媒介之变”的头条号。

孙佳山

广电系统的历史天顶,已经过去

第一个“见顶”是2012年,我们的电视剧产量开始“见顶”,开始触到了全行业的天花板。中国电视剧从新世纪伊始,经过十多年的高速上扬期,开始“见顶”,并要长期面临着在现有广电机制下的电视剧的产能过剩的现实(央视的“标王”也是在同年“见顶”,二者有着互为因果的共通结构)。这在业内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说法,叫“剧荒”。 所以,我想做的第一个判断是,在2016年,会不会有第二个“见顶”?就是现行广电领域的综艺会不会“见顶”呢?我觉得很有可能会,至少将进入顶部区间,不会再有什么质的变化。

所以回到“两个节目”,为什么央视对《叮咯咙咚呛》《挑战不可能》这么重视?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央视开始将综艺节目视为自己的“救命稻草”,央视为了宣传《叮咯咙咚呛》,甚至连续八期在《新闻联播》中给它做宣传,并调用了4个频道来播这个节目。虽然收效不大,但足以说明现在的综艺节目在央视受到的重视程度。然而眼下,一档综艺节目,低于8千万的预算,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搞综艺,而且现在一线明星在综艺节目的身价,早就进入到千万元的阶段,在电视行业营收不断下滑的今天,这么高的投入,真的是连央视都有些无福消受了,太贵了。资本是很清楚的,只要投了钱,每一个节目都要有收益,收益不好,股价就可能受影响。可见,现行的广电机制就是已经到了这么畸形的一个阶段,现在的电视台都将综艺节目看做“救命稻草”,我的问题反而是,综艺节目会不会是“压死”现行广电领域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拭目以待。

那么该如何处理、怎么面对今天的现实呢?也就是我想做的第二个判断是,如果仅仅从内部预测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综艺节目的下一步方向显然就是像《挑战不可能》一样,用“素人”,为什么呢?因为“素人”便宜。就像为什么现在的综艺节目这么依赖韩国人?也是因为韩国人的各种报价都比国内便宜——韩国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文化工业机制,所以没那么贵。“素人”之外的另一个特征是“养成”,也就参照日韩已经非常成熟的“天团”模式——90后、95后尤其喜欢这个模式,让“素人”通过参与综艺节目获得一种成长性。用学术圈里用烂了的说法,就是鲍德里亚的“超级真实”,“素人”在综艺节目中的“养成”将比真的还真,真的都不会这么真。以上是综艺节目在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并不会明天马上就到来,但会一步步通过市场的残酷淘汰,逐渐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