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鄉姑留學北大:自學中文 愛說寶寶真是醉了

英国乡姑留学北大:自学中文 爱说宝宝真是醉了

白若汐在北大。

英国乡姑留学北大:自学中文 爱说宝宝真是醉了

白若汐在劍橋大學中文學院。

兩個月來,她和身邊的同學一樣,忙著畢業論文答辯、找工作;不同的是,在北大留學的她得適應與英國小鎮的鄉村生活全然不同的節奏。這裡的生活帶給她繁忙和壓力,但更多的卻是驚喜。

她是北大歷史上第一位在開學典禮上發言的留學生,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併成為北大優秀畢業生,找到了一份讓人豔羨的工作。

白若汐的微博個人簡介是“留學北大的英國鄉姑”。自從她兩年前來北大留學,學會使用微博後,簡介就沒有換過。她的中文十分流利,也會用一些網絡流行語。這個1994年出生、身材高挑的英國女孩,喜歡旅遊、拍照,她把自己的中國故事分享給英國朋友們,也在中國延續著充滿驚喜的生活。

採訪定在中午12時整,白若汐還沒來得及吃中午飯。7月11日,她從北大政府管理學院公共政策專業碩士畢業離校,如今在一家非營利性國際組織實習。

這樣的生活,是她以前不敢想的,一切源於她15歲時與中文的結緣,讓她從英國偏僻小鎮走出來,書寫了一段獨特的中國故事。

白若汐的英文名是Imogen Page-Jarrett,有愛爾蘭原住民的意味。她來自英國東部諾福克郡諾維奇市附近的一個小村莊,離北海很近,風景漂亮,但交通非常不便,“每天只有4趟公交,下午4時最後一班”, 說起家鄉,她用流利的中文笑著總結道,“很小很鄉下”。

2009年,在公立中學讀書的她第一次走出歐洲。學校的國際基金與重慶市舉辦交流活動,成績優異的她和9名同學一起,開始了她的第一次中國行。

白若汐來到了重慶七中。當時她看到一些學生在寫作業,發現漢字很漂亮很複雜,搞得她很迷茫,“那麼複雜的字寫那麼快?”回到英國後,她決定自學中文,瞭解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她“從沒有看過像重慶那麼熱鬧的城市”。

由於英國的公立學校只有法語課,沒有中文老師,白若汐只能自己買課本,在家自學。

9天的中國行帶給她的收穫遠不止於此。她在重慶遇到了一位好朋友,兩人成為筆友,每週發郵件交流生活。這激發了她學習中文的熱情。她也開始做兼職,打算“省錢回中國”。

她的中文名字“若汐”也來自這位中國筆友相贈。2012年暑假,她去筆友家住了一個月,並決定報考劍橋大學中文系。“中文系只有十幾人,從一二三開始教”,除了語言課,還有文學、歷史、政治、社會學等選修課,涉及聽、說、讀、寫、譯。

她最喜歡的是現代漢語,“尤其喜歡說和聽,方便交流”。最讓她頭疼的是古代漢語,“大一就開始學《論語》《孟子》《老子》……”看不懂的滋味讓她叫苦不迭。

“但到了大四卻很享受。”她饒有興味地說起讀過的那些有趣的古代小說,尤其是《山海經》 。

2014年,她作為劍橋大學中文系大三學生來到北大對外漢語學院交換學習一年,這段學習時光讓她感覺“要學中文還是得來中國”。2016年9月,她來到了北京大學報到。“學點專業知識,讓我中文水平提高更快。”她希望未來的事業跟外交或者公共政策相關,最終選擇了政府管理學院。

但白若汐沒想到,剛開學她就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成為北大校史上第一位在開學典禮上發言的留學生。

“當時負責交換項目的老師只是在演講三天前才找到我。”白若汐說,她當時毫無準備,“很緊張,完全沒想到”。

擬好發言稿,白若汐第一次看到場地。“我感覺很大,我就問到底要來多少人,老師才告訴我——5000人!”白若汐驚呆了,她此前從沒有做過演講,劍橋大學整個中文學院也不過200人。

上臺發言的時候,她的手緊張得一直顫抖,長著大眼睛的她“只好當作面前沒有人”。

對中文和中國的熱愛為她贏得了不少掌聲。這之後,每當她在食堂吃飯,常常會碰到不認識的人加她的微信,“感覺很多人認識我,很搞笑”,這也是她在英國沒有經歷過的。

白若汐很快就感受到了在北大學習的壓力。接受全中文上專業課,對她而言“非常非常的難”。她拖長了語氣,似乎說出這幾個字都很用力。

每週她要提交讀書報告,準備課程展示,剛開始“寫一頁紙要花半天時間”,她總是寫好後找朋友校對。

上課模式也讓她吃不消。“以前在劍橋每節課才一個小時,但是在北大每節課需要連著上三個小時。”她並不是覺得課程難熬易犯困,而是“連續聽三個小時中文太累了”。

有一門課是《中國政府制度歷史》,包含一些古代的文字資料。她記得那時的焦急,“老師講得很好。有一些話不是我聽不懂,而是內容從來沒接觸過,比如古代中國的政府部門、制度、運營什麼的。我不能只靠老師講的。”她只能趕緊做筆記留作課後研究。

論文是讓所有研究生“壓力山大”的一道坎。但白若汐遇到的最大問題是“很多信息不知道從哪裡去獲得”。

“在英國,提交論文的要求、形式、答辯時間,一年前已經公佈。在北大,提前10天才確定答辯時間。”她有些不適應這樣的匆忙。她花了5個月時間寫好論文,今年3月提交,還要找工作,兩頭兼顧,“準備過程壓力很大。有一些信息,只能頻繁找班長和導師去問”。

白若汐也會擠出時間做些兼職。在劍橋求學期間,有翻譯公司通過中文系找到她翻譯《精彩吳仁寶》和《馬雲傳記》,她花了半年,幾乎每天都在翻譯,累計5萬字。在北大趕論文的時候,她也在顧問公司實習,白天黑夜忙得團團轉。

愛玩的性格讓白若汐走遍中國,交到很多朋友。她數起在中國走過的地方,“北京、天津、上海、蘇州、南京、廈門、香港、澳門、臺灣、重慶、成都、敦煌、吐魯番、西安、雲南、山東”,言語間都不帶停頓,“如果不去旅遊,就浪費了在中國的時間”。

她特別喜歡吃川菜。她回憶過去在英國讀書,“去外面吃飯很貴,一個學期才出去吃一次,還只能刷信用卡和用現金。”而在北京,她一個禮拜有兩三次在外面吃,可以“騎著小黃車,吃一盤餃子,用支付寶買單”。

短短几年時間,白若汐已經在中國過了兩次春節,“第一次在廈門的一個小漁村朋友家裡,節日氣氛很濃,每天吃魚和螃蟹,放鞭炮”。而以往,她每年回家過聖誕節,就待在家裡兩個禮拜,“平時下雨很多,不能常常到外面逛街,作為年輕人就會比較無聊”。

白若汐說:“英國的老人很孤單。而在中國,小孩老人都愛逛商場,阿姨就出來跳舞。”

不出去“浪”,她就在北京城內逛。“公交很便宜、很方便”,她喜歡古老的建築,愛去頤和園、北海公園等,“在北京能去的地方很多”。

過去沉浸於鄉村安靜的生活,現在白若汐也習慣了擠北京地鐵。“我對北京的地鐵都很熟悉。”而每次去倫敦,她都會迷路,反而覺得自己是個“外地人”。

白若汐說話直接不繞彎。記者問起她在中國最大的收穫,總離不開“找一個好工作”。她說:“大學畢業後直接找工作很難。先來北大讀研究生,這為找工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10年間3次來中國,白若汐看到了太多的變化。“中國新建了很多新的基礎設施,高鐵很棒,也建了很多高樓。中國的馬路很乾淨,綠化越來越好。”

通過努力,她在校期間獲得了中國政府獎學金,參觀了一些優秀企業。今年上半年,她專心忙畢業論文、找工作、辦理簽證、找租房。實習後,公共政策專業的她每天早上都會花一個小時看國際新聞,“看央視的《朝聞天下》,瀏覽國務院和其他部門的官網,瞭解今天的動態和政府部門最新發布的政策,豐富自己的知識”。

白若汐對未來還沒有想太多,她想先穩定下來,再請假回英國待一兩個禮拜陪年事漸高的外公、外婆。

儘管北京仍然有她不適應的地方,但她很快又會回來。“在北京缺乏社區的感覺。在家鄉的村莊,大家都互相認識。”北京吸引她的地方總是更多,“中國一直在改變,短期內不打算回英國。”採訪完,她打開手機app,為自己叫了份外賣。

她的微信頭像是一張陽光的大頭照,微信朋友圈和微博她玩得很溜,美圖和表情包現在成了白若汐發朋友圈的必備,她不定期地分享在中國的生活,“在英國的朋友喜歡看我的信息”。

她也接觸到了很多新鮮的網絡用語,有時候看到,她會“專業病”似的要“研究它的來源和用法”。1994年出生的白若汐喜歡自稱“寶寶”,碰到無奈的事情感嘆一下“真是醉了”。

儘管中文的發音已經很好,但猝不及防時,白若汐也會犯一些“好玩”的錯誤,比如介紹自己是“十六級碩士”(2016級碩士),發文字動態,她還會特別小心,“有時候發的東西寫錯了字,平常不太聯繫的人都跑出來評論,嚇死寶寶了。”白若汐忍不住哈哈笑了,她說,她很不喜歡這種犯錯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