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才聞香氣巳先貪,白楮油封四小甑。

滑似油膏挑不起,可憐風味似江南。

這是清代乾隆年間十分喜歡吃黴豆腐的著名詩人李調元寫的詩

字裡行間,一個吃貨躍然紙上。

黴豆腐的發明,是個偶然。

據史料記載:在唐朝的某個深秋,湖南益陽白鹿寺的海印和尚做了一些豆腐,因有事情外出幾日,回來後發現豆腐長了細細長長的白黴菌了。

出家人有節約的本能,不捨得丟掉,刮掉黴菌之後拌了一點調料試著吃,沒想到味道還很不錯,這就是今天的豆腐乳最早的雛形。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古人忌諱講:龍、虎、鬼、夢四個字,腐乳的腐字諧音“虎”,虎字通常說成貓,所以通假借字稱之為“貓乳”,又諧音取乳為餘,有連年有餘之意,所以作為腐乳發源地的益陽人把腐乳叫作:貓餘

貓餘味道鮮美,在明代加了辣椒,腐乳便成了喜辣之人家居不可缺少的開胃菜。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湖南人和江西人是俵親,一來二往,貓餘的製作方法就傳到了贛西的宜春各府縣,又從贛西宜春轄下的藥都樟樹(古稱清江)通過藥材商人帶到了全國各地

不過,江西人不喜歡稱腐乳為貓餘,而因其製作特點直呼其名為”黴豆腐”。

小時候,每到立冬之後,大概是在11月中旬,正是深秋之後、即將入冬、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節,老媽就會做黴豆腐。這個時節,不光是我家,家家戶戶都製作黴豆腐,因為立冬到冬至這段時節制作的黴豆腐最為美味。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宜豐黴豆腐其製作工藝古老而獨到而被列為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地方飲食文化保護起來了。與所有的醃製品一樣,黴豆腐以其低廉的價格,簡單方便的存儲美味,抵抗時間,亦香亦臭,在唇齒間構築起另一個世界。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宜豐黴豆腐在幾百年的傳承、發展中,其製作工藝在選材、浸泡、磨漿、煮漿、黴制、配料、裝罐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工藝雖繁不減其工”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真正的古法制作,當地俗語講“搞酒做豆腐,充不得老師傅”,意思是像蒸酒、做豆腐這類技術性較強的手工藝活,決不能光憑“老師傅的經驗”,必須按步驟做好每一個工藝步驟,還要看火侯,溫度,溼度,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酒和豆腐都會走樣。

宜豐黴豆腐製作全部選用當地的黃豆、井水、紅椒、山茶油等為原材料。

對黃豆的挑選十分嚴格,在大豆浸泡前,還要人工剔除其雜質及黴變大豆。

浸泡大豆用水也十分講究,一定要選用含鈣、鎂在300PPM以下的井水或山泉水。

宜豐黴豆腐製作很注重煮漿,需要控制好蛋白質的適度變性。

宜豐黴豆腐富含多種維生素B族,各種氨基酸及酵母等物質,所以它不僅能增強食慾,有助消化。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宜豐黴豆腐最有名的,莫過於宜豐賓館生產的“賓順”牌黴豆腐了。

宜豐賓館,顧名思義你懂的,當年可是宜豐縣最好的賓館,上邊有領導來,吃住都在這!

餐桌上,山珍海味雖然少不了,可是,一罐不太起眼的黴豆腐卻打動了幾乎每一個下鄉來的領導……吃完了,回去了,仍然念念不忘。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迴響就是宜豐賓館的黴豆腐成了省內人盡皆知的好味道。在外工作的、高升的、衣錦還鄉的,離開的時候,都不會忘記打包一箱宜豐賓館的賓順黴豆腐帶走。

現在,它已經是一罐鄉愁的承載品和體面的伴手禮。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罐小小的黴豆腐,

我在這頭,

故鄉在那頭。]

要做一罐美味的黴豆腐,先要有一桌上好的豆腐。看看宜豐賓館腐乳廠工人做豆腐的場景,是不是跟古時候一樣一樣的?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做好的豆腐,就可以用來製作腐豆腐了。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在老家,一般人家黴制豆腐的時候,都是用稻草,一層稻草一層豆腐一層一層往上放,最上面放上棉被之類的東西來保溫。估計是因為幹稻草上有枯草桿菌可以使豆腐裡的蛋白質發酵使大分子蛋白變小,從而更容易被人體吸引。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一般情況下,宜豐在立冬之後的氣溫在15度上下,且經常有雨,在這樣的溫度和溼度下,只要一個星期左右,豆腐上就會長出細密的絨毛。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白色的黴豆腐長有細長綿密的白黴菌。純白的黴菌,看上去很漂亮。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刮掉這些絨毛後的豆腐就進入晾曬環節: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天氣好的話,翻曬半天,豆腐表面就會變成豆黃色,就可以鹽漬了: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鹽漬後的豆腐再用高度白酒清洗殺菌: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醃製的調味料一般是用紅辣椒粉、細鹽、桂皮、八角等香辛料配置而成的。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把配好的調味料跟晾乾的豆腐塊充分翻拌,使豆腐的每一面都均勻地裹上醃料: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最後,把醃製好的豆腐裝瓶並用上好的山茶油、麻油等進行油封,再放置兩個星期,一罐讓人垂涎欲滴的黴豆腐就做好了。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黴豆腐的吃法除了可以蘸饅頭、佐飯的直接食用方式外,還有放少許豬油同蒸的吃法,味道不錯,此外吃羊肉火鍋的時候,調料里加一點黴豆腐進去,妙不可言。

據說李鴻章當年出訪英國,就隨身攜帶一罈腐乳同往,因為奇臭無比,差點過不了海關,當年似乎並沒有食物檢測的科技,有無此事,已不可考。

要小心的是,有了這些豆腐乳,你家的米會消耗得很快。

一罐可以解鄉愁的黴豆腐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由覓食特工整理編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