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司马狂/文

随着天气温度不断攀高,记忆中一种美食没来由的在脑海中浮现出来,当晚便去菜市场寻摸着。在杭城的菜市场内,还真的有它的踪迹,兴冲冲的买了一把,回家自己炒了一盘,结果大失所望,老得完全不成样子,无法下箸。于是,愈发怀念小时候家里自己种的。这让我味蕾大开的食材,其实就是苋菜。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牙牙学语的时候,不知道苋菜的名字,只能含混不清的说着“红红菜”。这是因为苋菜本身就有红红的颜色,更是因为烧好的苋菜,那汤汁红彤彤的,于是年幼无知的孩童便将此物叫做“红红菜”。我小时候比较笨,七岁依旧不知道自己的名字,更不消说这苋菜的名字,所以一直管它叫红红菜,叫了好多年。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记忆里,父母会在春天撒下苋菜的种子,施的也是农家肥,随着温度升高,苋菜也日渐长大。每每随着父母亲去雪梨山掐苋菜的时候,总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情愫萦绕着,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苋菜也成为一种绝美的食材,如今想来,确实不可思议啊。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其实,我对于苋菜念念不忘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烧熟以后的那红彤彤的菜汤。小时候家里穷,基本上是吃不起肉的,大多数时候,只能奢望着炒菜时候放的那些荤油(猪油)来打打牙祭,所以很喜欢把菜汤拌饭吃。可大多数时候,荤油也是不见踪迹的,菜汤拌饭也不见得有多美味。唯有这苋菜上市的时节,才是最为幸福的时光,因为那红色的菜汤拌入碗中,把整碗饭都染成红色。白白的大米饭莫名就变成了红色的一大片,那时候还特别认真的搅拌,以求均匀,力图让整碗饭都红起来。尔后,这碗饭似乎拥有了某种魔力,莫名其妙就好吃起来,平日里吃不下饭的孩子,也能只凭菜汤把饭吃完,甚至连汤汁都不会留下一点。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有些习惯一旦养成,很难去改变,对于苋菜我便是如此。直到今天,不论去的场合有多高大上,只要在有苋菜的时节,我一定会点一份苋菜,也铁定会把苋菜汤拌入碗中,浑然不顾旁人诧异的目光,自顾自的吃这碗红红饭。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现如今,蔬菜不再是自然生长的了,都是大棚里面种出来的,于是记忆深处那些个味道很难再去找寻回来。我试图挽留的并不是苋菜的那份味道,而是藏在我心灵某个地方,对于曾经的那些,当时看来很苦,如今却无比回味的青葱岁月。苋菜只是承载着这份记忆的一个外在表现物而已,那是一种属于那个时代的留给我自己的烙印。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本文所有照片,由歙县一亩山庄庄主提供。这些苋菜不是大棚里种出来的,都是正常吸收天地精华长出来的,这样的苋菜才有苋菜应该有的味道。夏日里,多放一些大蒜,一定要多放大蒜,炒出一盘这样的苋菜来,那才是我最爱的“红红菜”。若是配上的米饭,还是家里土灶烧出来的铁锅饭,那这碗“红红饭”会让我大快朵颐的。方便的话,你可以直接去一亩山庄试试味道哦,不知道地方的亲,百度地图搜索“歙县一亩山庄”。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舌尖上的徽州(66)还记得小时用苋菜汤泡的红红饭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