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武:養子防老儒家文化是怎麼來的?

陳志武:養子防老儒家文化是怎麼來的?

注:本文作者陳志武為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所長及馮氏基金講席教授、耶魯大學金融教授,這是他在喜馬拉雅開的《陳志武教授的金融課》中的一講。轉載時需要註明出處。

2017.6.20.

我們都知道,金融主要是近現代才發展的,現在有養老保險等金融。那麼,在以前的傳統社會,沒有金融市場,老百姓靠什麼規避風險、安身立命呢?靠什麼來達到跨期價值交換呢?孔子孟子為什麼要推出儒家文化體系呢?不同人之間進行跨期價值交換時,最大的挑戰是跑路、違約風險,如果一方逃跑、逃債了,你怎麼辦?

我們先來看前段時間的一個熱門故事:

深圳人張勇61歲,已經退休在家,10年前,為了讓獨生女兒到美國留學,他們夫婦把唯一財產——房子賣了,等於把未來的養老金都供女兒留學了。如今,不僅女兒留在了美國,還和美國男友結婚。於是這一年來,張勇一直在做女兒的工作,勸她回國,甚至拿“斷絕父女關係”要挾,但效果不大,還是不肯回。這讓張勇覺得,這輩子做的最錯誤的決定就是送女兒到國外上學。

你怎麼看這個故事呢?這個故事的內容很豐富,張勇完全不用這麼被動,他女兒本來也可以有更多選擇空間。這些維度我們在這門課裡慢慢談,但今天我們首先看到,這是典型的“養子防老”安排,是張勇生了女兒,過去20幾年不斷地在女兒身上投資,甚至10年前把唯一的財產也賣了投資在女兒身上,他指望的當然是女兒今後能幫他養老。也就是,過去不停地投資,今後從女兒得到回報,這是經典的跨期價值交換,用今天的錢換取未來的收益。

可是,女兒違約了!或者,按儒家的說法,就是“不孝”了!這個故事既點出了儒家文化的核心出發點與終極目的,也點出了儒家文化今天面對的挑戰。我們今天和今後幾講,就集中從金融邏輯角度談儒家文化。

“養子防老”是儒家文化的出發點

我們之前講到:金融是跨期價值交換,是未來跟今天或者未來不同點之間的價值交換。正因為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有未來生老病死的需要,都有跟其他人做跨期交換的需求。但問題在於,一旦涉及跨期承諾,信任就是核心。如果沒有信任,違約賴賬的概率如果太高,就沒人願意參與跨期價值交換。這就是張勇後悔自己10年前送女兒去留學的意思。

那為什麼張勇之前願意在女兒身上做這種投資呢?是因為他繼續按照中國的傳統在做,卻忘記中國社會已經變了。

中國原來沒有金融市場,也就是說,雖然古代有刑法與司法框架,但在涉及商業尤其是陌生人之間跨期交易的領域,沒有相關法律規範,所以,中國人過去沒法靠外部法律環境進行跨期交換。

那他們怎麼辦呢?儒家的答案是:靠血緣組建信任體系,並輔以相配的“仁義理智信”行為規範,包括孝道、禮教、婦道等等,通過這些把“養子防老”的違約“不孝”概率降到最低,降到零。也就是說,張勇就是學著前人的做法,依賴“養子”來“防老”,先生兒育女,供孩子讀書,花盡錢財保證孩子有出息,以便將來得到高回報,就像買股票、買基金、買保險一樣。可是,他的錯誤在於,他忽視了“養子防老“所需要的儒家文化體系已經變了。沒有這套文化體系,違約風險就大大提高,這是你要記住的。

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也看到了張勇的痛苦。當時,孔子身處春秋與戰國時期,看到沒完沒了的戰爭與社會動盪,他認為,之所以會有周天子權力被諸侯奪取,諸侯權力又被大夫奪取這種動盪局面,問題出在社會關係日益混亂。沒有社會關係秩序怎麼可能有社會穩定呢?

他提出兩個核心概念:一是“正名”,一是“仁”。

“正名”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明確他自己的特定名分,並履行與自己名分相對應的職責,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要父親清楚自己是父親,並做父親該做的事,兒子明白自己是兒子並做兒子該做的事,把每個名分所對應的“該做的事”定義清楚,比如婦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那麼,正因為每個男人既是別人的兒子又是別人的父親,整個社會中,每個人從生到死都有他固定的名分,根據名分而固定的等級秩序就毫不含糊,該做的事也就不含糊了!

一旦每個人的地位和義務關係基於名分固定下來,父親對子女有養育義務,子女對父親有孝敬義務,這就形成了整個社會的“養子防老”跨期交易鏈條,生老病死的保障需要就有了。子女就是古代社會里的“保險”、“債務”、“股票”、“基金”等載體,是人格化的跨期交易載體。

“三綱五常”的價值

為了使名分等級秩序能運行,避免“養子防老”安排中出現太多違約,“不孝”必須是不能容忍的,個人自由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孔子認為每個人都必須修身養性,提高個人道德素質,使儒家的行為規範深深地內化到你的心裡,達到“仁”的境界。這樣,任何時候你違背儒家規則,你就會感到無地自容!深深的內疚感是儒家賴以管用的主要方式。

為了達到“仁”,就必須遵守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綱推衍出的“禮”和“義、智、信”。只有在日常生活和社會儀式中處處遵循“禮”,一個人才可能達到“仁”和實現“義”的境界!在孔子和孟子看來,禮是實現“三綱”名分等級秩序和“五常”社會契約的關鍵。

歷代儒家學者在孔孟的基礎上,對儒家規範不斷進行細化,包括通過具體的財產製度進行鞏固。比如,在土地私有制下,一家最年長的男性是土地的擁有者和控制者,只要他還活著,他就掌握土地的分配權;子女的婚姻也必須由長輩安排、決定,因為婚姻不只是年輕人自己的事,而是全家甚至整個家族的共同利益,婚姻自由當然是不可能的。張勇的女兒就違反了這一點;甚至在餐桌上,一桌子飯菜也要按照名分等級秩序,長者先動筷子,晚輩後吃。實際上,儒家名分等級秩序是傳統中國社會的資源配置體系,更是跨期價值交換體系。

所以,“三綱五常”是實現“養子防老”的規則體系,是用來降低人與人之間跨期交易的違約概率。原因在於,它使個人“不孝”的主觀成本很高。當然,前提是子女都接受並內化了儒家的價值體系。而在張勇的故事中,他忽視了這一點,還以為“養子防老”繼續行得通,卻忘記了對於他女兒而言,儒家體系未必管用。

你看到,傳統社會沒有個人自由是完全能理解的,因為自由選擇和“養子防老”是不能兼容的。如果子女有選擇自由、不遵循“孝道”規則、不按照“父母在,不遠遊”行事,父母怎麼敢指望子女來養老呢?如果不能靠子女養老、防患未然,同時又沒有金融市場,那麼,父母長輩們怎麼會有安全感,社會怎麼能穩定呢?看完這一講,你會對傳統社會沒有自由多幾份理解,也為現代金融市場加幾分!

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