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讀書」陳志武,《金融的邏輯》讀後分享

陳志武

著名華人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終身教授。曾獲得過墨頓•米勒獎學金。專業領域為股票、債券、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與經濟史。

1983年獲中南工業大學理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國防科技大學碩士學位,1990年獲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現擔任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及量化歷史研究所所長。

2000年,一項頗得全球經濟學家首肯的世界經濟學家排名出爐,在前1000名經濟學家中,有19人來自中國,陳志武教授排名第202位;2006年,《華爾街電訊》將陳志武教授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之一。其擔任學術總顧問的紀錄片系列《華爾街》與《貨幣》,對中國金融文化的發展影響巨大。

最近幾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國轉型過程中的市場發展和制度機制建立的問題以及其他新興資本市場問題。其著作常被《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遠東經濟評論》、The Boston Globe,Barron's所引用,也常發表於許多香港和大陸的報紙和雜誌上。此外,他還是Zebra Capital Management 三位合夥人之一。


「國慶讀書」陳志武,《金融的邏輯》讀後分享



《金融的邏輯》這本書最大的特點 就是語言生動有趣、淺顯易懂,但又由淺入深,觀點獨到。 當然這麼長的篇幅只反覆強調了幾個問題,讓讀者感覺 到一絲繁瑣,但對於金融學剛入門的人來說還是值得一讀的。

此書分為五個部分,共二十二章。在序言中,陳教授通過美國次貸危機引發 的一系列問題, 進一步提出了一系列關於金融的問題,隨後又深入淺出地從財富 的文化和制度基因等方面告訴讀者:金融到底是怎麼回事?危機之後,金融市場 是否會終結?人類社會為什麼要金融市場?金融交易除了讓華爾街、 金融界賺錢 之外,對社會到底有沒有貢獻、有沒有創造價值?如果有的話,是如何貢獻的? 如何創造價值的?金融的邏輯是什麼? 以下是我對本書幾大部分的摘要和思考:

一、金融與文化

初讀這本書,其中一個觀點引起了我的思考。陳教授對古代族群、宗族、家 庭以及儒家文化從金融視角的分析,強調中國的傳統家庭,在長輩和子輩之間存 在著一種隱性的金融關係。金融,顧名思義,關鍵就在於融字一字上,金融的作 用強調的就是資本的融通、資本的跨空間跨時間的重新配置。在市場規則、信用 交易保障體系均不發達的社會里,人們主要依靠以血緣建立的家庭、家族為跨時 空利益交易的場地,或者說家庭、家族就是隱性的內部金融市場。在傳統中國社 會里,血緣是這些族內、親情內部利益交換的信用基礎,而儒家“三綱五常”名 分等級秩序便是信用交易的具體文化制度保障。 “孝”道文化是這種個人未來生 活安全保障體系的另稱,所以古代講究的是通過“三綱”來維護信用關係。比如 說儒家文化中“孝'文化的提出, 在陳教授看來就是為了加強對子女心理的約束, 來使他們未來履行養老義務,也即是來保證他們對父母前期投資進行未來的償 還。 所以陳教授指出古代的這種孝道並不完全純粹是親情,同時還夾雜了利益關 系。 只有現代金融的建立才能幫助老人能夠不依靠兒女來安排養老,這樣家庭子 女關係才能在非利益的基礎上變得更加重視感情。

對於陳教授的這一觀點, 我是持保留意見的。他將人與人間的關係說的太過 於冷酷, 但是他提供的這一個視角我認為是新穎的並且值得思考的。也許人和人 之間的關係, 從古到今一直都是這種冷冰冰的利益交換,文化和感情就是這種利 益交換的潤滑劑和溫情的面紗, 而我們有時可能已經忘卻了它的本質。有人說父 母對兒女的愛是不求回報的, 但這種不求回報的背後是否也無形中對兒女造成了 道德綁架,這也算是一種投資與約束吧。只有脫離了利益交換基礎的感情,可能 才能更加純粹和真摯。

二、未來收入資本化

在後面的章節, 陳教授談到美國之所以更有錢,關鍵在於美國有著讓人們能 放心進行證券、票據交易的制度架構和金融中介體系。也就是說,美國經濟的富 裕在於他們有完備的制度使他們將未來收入資本化。

把未來的收入今天就資本化 變現,其好處在哪裡呢?

陳教授舉了創業家沈南鵬的例子: 1999 年沈南鵬創辦攜程,2003 年在納斯達克上市使他立即成為億萬富翁。 通過上市變現的是攜程未來多年的部分收入, 所以他的錢不同於中國傳統意義上 的錢。當然,有了這些通過證券化變現的“未來財富”之後,沈南鵬繼而於 2004 年投資分眾傳媒、創建如家快捷連鎖酒店等企業,其中,分眾於 2005 年成功上 市, 如家快捷正在上市申請過程中。 去年, 他辭去攜程的總裁和首席財務官職位, 創辦美國私人股權基金——紅杉(Sequoia)在中國的分公司,開始更多的創投 項目。 換句話說, 正是由於沈南鵬能夠把它創辦的攜程的部分未來收入提前變現, 讓他今天的“錢”就多了億萬,他在過去幾年裡能通過利用這些錢做新的投資, 從而創造更多的財富,也使他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相反地,如果他不能將攜 程和其他企業的收入流權利通過證券化、票據化交易變現,他的創業空間就要小 得多。 能否把未來的收入流作證券票據化,對企業的意義也是如此。誰能夠以更低 的成本把更多的未來收入作證券化變成今天的錢, 誰就能在未來擁有更多的發展 機會。因此,證券融資不只是簡單地把未來的收入提前花,而是為未來創造更多 的發展空間,也會決定在競爭中誰會成功。

因此,一個國家有沒有“錢”取決於 它能不能將各種未來收入流和“死”財富作證券化、票據化,不取決於它有多少金銀。而能否進行廣泛的證券化和票據化交易又受制於它的制度。所以,制度的 優劣決定一個國家“錢”的多寡。

三、借貸消費模式

陳教授以一個美國人借貸買房的故事引入,介紹了美國典型的借貸消費模 式,也告訴我們:一個不會借錢的公民不是好公民,一個不會借錢的政府不是好 政府。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先說政府。陳教授認為,負債累累的政府是一個權力難以擴張的政府,因為 負債後,一方面政府就得面對債券市場,另一方面就得徵稅,就得面對納稅人。 或許,負債、債券市場、徵稅、納稅人,這都是民主憲政的磚瓦。金融不只是能 幫助一個國家平攤一時的支付壓力,還能促進制度的良性發展。書中舉了美國和 中國的例子。 今天的美國雖然負債全球第一卻是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立國之初就 是靠負債倖存下來, 這應該跟中國各朝代的經歷正好相反,中國曆朝之初國庫滿 滿,但之後每況愈下,到最後財政危機終結朝代;而美國立國之初就負債累累, 之後不斷利用債券市場透支未來, 而且還透支越來越多, 可是其國力卻越來越強。 再來說個人。陳教授認為,在中國文化中,借錢總是件很負面的事,透支、 負債、欠錢等等是一些貶義詞。或許正因為此,證券類金融市場在我們的歷史上 沒有機會發展,一直受到抑制,金融學更是不能走上正堂。因此,在本書的最後 一章,作者警示我們打倒“孔家店”,不要被落後的文化束縛。 陳教授所言是非常有道理的,但在我看來這在中國恐怕很難實行得起來。對 於政府這一方面,我知識儲備不夠,不好妄下意見,但就個人而言,拋開儒家的 傳統文化不談,中國人也很難大膽地消費,尤其是借貸消費。一個是沒錢,雖然 中國經濟發展了, 但基本上國富民窮,個人的收入增長速度遠遠跟不上 GDP 的增 長速度,沒錢何談消費?另一個是缺乏保障,在房價飛漲、醫療教育養老等保障 跟不上的情況下, 誰都想多存點錢以備不時之需,或者說中國人傾向於多儲蓄而 不消費其實是無奈之舉。

四、民富才能國強

本書還提到了國家要強大必須“藏富於民”,這也是一個很有深度的觀點。

陳教授從一個簡單的思路解釋了政府和民間關於社會財富分配的思路。 社會總財 富為 GDP,由政府和民間個體進行劃分,劃分的工具主要為稅收。但美國卻較少 採用稅收工具,由於美國國債利率較低,政府採取多發債而少徵稅的方式,讓社 會財富留在民間, 民間可以更有效率的使用這筆財富,其較高的投資收益率能夠 補貼政府的國債利率並有盈餘, 最終實現社會財富總量的增加。此思想實質是自 由市場:即資源向更高收益的部門流動。 讀到這裡, 雖然理解得不是很透徹,但還是不得不感慨美國政府的遠見和能 力,不僅從道義上明白藏富於民,更重要的是找到了經濟學上的理性依據。在整 個金融危機期間, 美國政策充分體現了這一思路,奧巴馬政府為個人和企業繼續 減稅。 美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絕非偶然, 也必然能夠從金融危機中再次復甦。 反觀國內, 在物價高漲、 收入增長緩慢的情況下, 財政收入卻年年刷新歷史記錄, 政府選擇依賴稅收並將社會總財富的大頭留給了自己, 個人因為實際工資收入下 降, 不得不節衣縮食, 造成了國內需求的進一步萎縮, 並進而打擊國內實體經濟。 整個社會財富形成不可持續發展的狀態。冰凍三尺,實非一日之寒。

陳志武教授這本《金融的邏輯》,本來是報刊上文章的合集,難免有一些段 落的重複和拖沓, 但其中的道理確實讓人茅塞頓開。他的某些思想不僅是對讀者 金融學上的點撥,更難能可貴的是對很多社會現象、人類發展歷史規律的解析。 從金融的視角分析儒家文化, 沒有尖利的語言,有的是透過“孝”的外衣看到的 強制、束縛人性的本質,有的是邏輯清晰、語言通俗的解說。並且這本書也使我 深刻地意識到金融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關於人的學問,能夠對社會方方 面面起到決定性作用,讀後方知金融之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