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顛覆傳統的旅遊區塊鏈,如何成爲流量大戶?

所謂的去中心化,說白了就是把渠道分散化。

希望顛覆傳統的旅遊區塊鏈,如何成為流量大戶?

旅遊行業大數據殺熟、捆綁加價、信息不透明引發大眾討論行業痛點,在攜程變成渠道品牌,並且一家獨大的時候,所謂去中心化就給了其他的渠道類似的公司機會,把渠道分散化。

區塊鏈+旅遊以旅遊為根基,區塊鏈為助推劑,"互聯網野蠻人“ ”征服了6座世界高峰的創業者"戴政,以區塊鏈為利器重回旅遊行業,能否打破現有市場格局?

7月13日晚,火種百家談第13期線上分享課邀請了旅遊行業知名大咖戴政,就《希望顛覆傳統的旅遊區塊鏈,如何吸引資源成為流量大戶?》主題做交流和分享,以下是本期分享實錄,Enjoy it。

主持人:

鄧永強:英諾創新空間創始合夥人、英諾天使基金合夥人、清華校友TMT協會秘書長、盜火者區塊鏈應用聯盟發起人、清華校友三創大賽組委會執行秘書長、清華校友總會文創專委會副會長、中關村股權投資協會創業互聯網分會會長、中國高校創新創業孵化器聯盟理事長。畢業於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是互聯網領域連續的創業者和投資人,20多年來在軟件開發、智能語音、移動互聯、新媒體等領域擁有豐富的創業與投資經驗,創立和投資了包括得意音通、航班管家、英諾創新空間、品玩網、南友圈等機構。

分享嘉賓:

戴政:UTour優旅鏈創始人、環球悅旅會創始人兼首席領隊、決勝教育科技集團創始人、去哪兒網創始成員、中國資深旅行家、中國旅遊協會休閒度假分會副秘書長、2017年中國十大旅遊新銳人物。目前擔任南開大學MBA客座教授,北京郵電大學以及北京服裝學院創業導師。

一、想和梁建章掰手腕看好4大新風口

鄧永強:我和戴政帥哥都是老互聯網的連續創業者,很多共同的軌跡,特別是我創辦航班管家時和去哪兒也是友商。今天我們兩個第一代的古典互聯網人,在世界盃總決賽前,也在區塊鏈的所謂泡沫破滅期,一起談股論今,談鏈論證,談區塊鏈的應用落地、價值實現。

開始今天第一問,戴政你是知名的連續成功創業者,職業經歷豐富,擔任過8848、噹噹網、新浪的高管,在去哪兒、決勝網都是創始團隊成員,12年離開去哪兒之後創辦決勝網涉足教育行業,15年辭去決勝網董事長工作創辦優旅鏈,為什麼現在選擇回到區塊鏈➕旅遊領域重新創業?創業初衷是什麼?

戴政:這是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選擇回到旅遊領域,旅遊行業目前我們發現有四個很有意思的風口。

1)國民消費經濟,服務業吃住行遊購娛,這些都跟旅遊關聯,這是第一個我們看到的風口,

2)攜程一家獨大,去哪兒、藝龍都是攜程的,漸漸的攜程變成一個渠道品牌,當它變成渠道品牌,並且一家獨大的時候,就給了其他渠道類似公司的機會,所謂的去中心化,說白了就是把渠道分散化。

3)社群,社群就是說有一定信仰或者有一定層級的用戶聚集,在人均收入大於8000多美金的時候,去哪玩,變成了跟誰玩,這個跟誰玩的這個誰,就是散狀的帶頭大哥或者是說達人、明星、網紅,把一個大的中心化變成了一小撮一小撮的社群。

4)整個酒店業態由1變成1+X,1是客房,X接入客房的餐飲、SPA、健身、土特產等產品的售賣,大家會發現說美團切酒店為什麼這麼牛,是因為美團是從餐飲切入客房,而攜程是從客房切入餐飲,這個打法是完全不同的,酒店由標品向全品類擴張也給了去中心化改造的時機。

講到創業初衷,還是回到那句話,我覺得在去哪兒一直沒有認認真真的顛覆掉攜程,我是覺得在區塊鏈是有機會再重新認真的PK1次攜程,我總覺得當年創辦去哪兒,最後又納入到攜程儘管是在財富上實現價值,但總覺得差點什麼,這就是初衷。

鄧永強:一個題外話,戴總和攜程相愛相殺,當年的公司處於對立面,後來又被各種併購,去哪兒和攜程又在一起了。UTour優旅鏈目的就是為了顛覆傳統旅遊業巨頭,比如攜程,但是聽說私底下你和梁建章總是很好的關係,怎麼評價這個少年班出身的互聯網+旅遊業強人?

戴政:我對梁總是特別欽佩的,當年實際上我跟梁總沒有真正交過手,12年底梁建章回來,那個時候去哪兒11年賣給百度之後,和李彥宏沒談妥,比如說未來的期權,未來的股票獎勵機制沒談妥,我就離職了,和梁總就是沒有真正交過手,我投的一個實體業務,梁總投了A輪,就是連長李瑞孵化的項目,我們都是在董事會上,所以跟梁總私下關係特別好,我是覺得攜程在後來在梁總的帶領下,產業佈局做得特別好,部署的特別快尤其是用賬上的現金這種碾壓式消滅競爭對手的收購,我認為很值得欽佩的,在這個區塊鏈+旅遊的領域,我希望還是能夠跟梁總有過手的機會,也了卻一種遺憾吧。

鄧永強:戴總確實是旅遊行業的超級資深人士,對於旅遊業和互聯網行業都有深入的實踐和反思,對於新興的區塊鏈行業也有很多的思考。傳統旅遊業模式,大數據殺熟、不能滿足顧客個性化服務、平臺中心化導向等一系列現象已經讓所有人更加意識到行業瓶頸,針對行業痛點,旅遊業+區塊鏈真正能解決,以及需要解決的痛點是什麼?如何解決?

戴政:針對行業痛點傳統旅遊遇到的問題,我們舉三個例子:

第一,不可篡改,實際上傳統旅遊遇到的問題,就是很多東西可以被篡改,韓雪投訴這個攜程加價,其實說白了你發在新浪微博發在百度的貼吧,過段時間肯定都會被刪掉,區塊鏈上你就沒法被篡改了,對於消費者來講,是一直可以讓後來的消費者發現商家曾經的問題。

第二,信息透明或者是去中心化以後的完整呈現,舉個例子,其實上鍊後攜程也可以加價,但是會寫上說我加你15%,我的佣金要多收15%,包含了機場接送機機等服務,所以消費者可以來選擇攜程,傳統的互聯網領域改造到區塊鏈,其實所有的商家只有兩個角色,一個叫產品提供商,一個叫服務提供商

,酒店租車導遊這些都是叫產品提供商,OTA就是服務提供商,區塊鏈就是把服務提供商和產品提供商拉平,讓更多的經濟價值能夠回饋給消費者,這就是區塊鏈去中心化的一部分的。

第三,合約,消費者和一個商家訂合約,現在的很多合約實際上會遇到某個酒店你訂了最後會沒有房,這些角度來講,其實旅遊整個的上游是散狀的,下游用戶也是散裝的,所以區塊鏈旅遊合約在區塊鏈上的呈現就變得對消費者非常有價值。

傳統旅遊的每一個痛點在區塊鏈上都可以完整對應。

鄧永強:看來旅遊+區塊鏈,確實可以讓行業、用戶都可以有更好的體驗,所以能產生實際的真正的價值。你提到過由輕到重去推進區塊鏈應用,作為旅遊為根基,區塊鏈為助推劑的項目,行業目前處於起步期,基礎設施和生態體系都不完善,你們從哪個細分點切入市場?實踐過程中有哪些知識點分享給大家?

戴政:定位行業公鏈就要先解決技術,從技術角度來講,布比給了我們非常強的支持,我們整個的公鏈基礎建立在布比的基礎上,我從技術角度來講分成三層,第一部分底層基礎公鏈,第二部分行業公鏈,第三部分在上面做DAPP,在DAPP的過程當中,攜程也可以作為我們DAPP叫服務提供商上鍊,其它的比如說單獨的酒店、單獨的導遊都可以單獨作為DAPP上鍊。

細分點從三個方向做切入,首先第一個切入我們先解決跟我們特別近的合作伙伴首批上鍊包含了七家,第一家是環球悅旅會,這是我們實體的業務,它實際上是一個會員制特權旅行平臺,它的用戶量是足夠多的。

第二直訂網本身是6000家酒店的營銷範圍,同時基於酒店,我們還有兩家跟酒店非常強關聯的企業,一個是韓國的三星新羅酒店集團,一個是奧蘭多奇林酒店集團。

我們認為酒店本身上鍊實際上能夠非常快的解決token的流轉,並且它是有標準等價物的,這樣的話就意味著實際上由輕到重去推進整個的這個區塊鏈的落地應用,在落地運營過程當中最重要其實有三點經驗給大家分享。

第一,要做區塊鏈,一定在技術上真的要非常用心,我們昨天的技術同學還一直跟布比在研究怎麼開發,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分享。

第二,DAPP應用一定要先從最簡單的開始,我們大概會在8月份出一個demo,實際上就是解決導遊和用戶之間基於時間或者基於問答展生的激勵政策,這些激勵的token可以進行酒店產品的兌換購買等。

第三,小程序,特別值得學習,微信的小程序竟然有一個購物鏈上面直接使用token支付產品,微信竟然過了。

二、區塊鏈+時代用戶流量也為王

鄧永強:現在bumo的@郭強 普豐創投合夥人 帥哥也正在另外的群分享,所以很遺憾不能在這裡一起互動,更高興的是我們英諾同時也是BUMO和UTOUR的投資人。

你們在旅遊行業和區塊鏈行業已經有很強的合作伙伴和資源,你也是互聯網領域的技術和產品大拿。那麼UTour優旅鏈的技術框架有哪些優勢和創新,旅行場景對底層公鏈有哪些技術要求,哪些已經解決哪些還有待解決?

戴政:旅遊行業底層公鏈3大待改進的方向:

1)用戶用通證交易過程中,對手方持有過程中當時錨定物的價格以及交易的速度。

2)反饋速度,以往你站在酒店門口使用傳統預訂平臺,五分鐘之內不能回覆是否預訂成功,區塊鏈能否解決更快的反饋,達到所見即所得。

3)個人信用的累計,目前大量傘狀的合作伙伴,都是一個比較單一的獨立個體,怎麼樣能夠在經濟通證上讓個體信用和聲望,變得更公平、透明?

主持人:作為老互聯網用戶,我也是OTA的重度用戶,當然,我會優先用我創辦的航班管家、高鐵管家及其提供的酒店預訂、夥力專車接送等服務。我也期待有更好的產品和服務,特別是更好的用戶體驗、性價比更高、更優質的產品供給。希望旅遊業+區塊鏈可以超越甚至顛覆傳統的OTA服務,包括我的航班管家等。傳統OTA平臺中心化優勢在於平臺流量,做為去中心化的DAPP旅行產品平臺,如何吸引更多資源方和用戶入場,增加平臺交易和流量?

戴政:鄧總這個問題非常好,首先要有基礎用戶才能增加平臺的交易和流量,大量的古典互聯網人跑步入場,實際上進場之前,都是有相應的實體業務,有大量的用戶,這個時候就會發現說有用戶有了商家其第一步的經濟價值和商業的流轉就能夠順利地進行。

整個DAPP都是去中心化的,都可以進行整個用戶流量的整體打通,我們舉個例子說,A導遊在北京他是導遊,但是他到雲南就是個遊客,相對於A導遊在北京,他所服務過的用戶實際上不太可能再來一次北京,會發現說用戶除了給他介紹讓他口碑好以外,之間是一個弱關係,因此A導遊是很願意把他的用戶和這個在雲南的B導遊在某種激勵政策下做交換,平臺的流量和平臺的交易其實就是這麼來的。

鄧永強:@元道師兄也是我們盜火者區塊鏈應用聯盟的發起人之一,他也是國內互聯網的首批創業者和基礎設施建設者。今天也積極在線上線下為區塊鏈模式和應用創新探索、呼籲和聯合,看來我們古典互聯網人確實是勞模。

而古典互聯網領域的很多應用和APP,也能通過+區塊鏈,通過通證化改造,來更有價值和更有競爭力。UTour作為B2B2C平臺,B端與C端之間的流通機制是什麼,B端和C端token的獲得和消耗機制是什麼?

戴政:www.utour.io 這裡有完整的白皮書,發token的意義,是生態中可以有使用場景。

我口述一個案例,然後大家就明白了。

一家人要去泰國玩,你找到一個叫玩遍全球哥的達人,看了他的攻略之後,你發現酒店、美食、司機、潛水都有相關服務提供商推薦,於是可以在整個上鍊合作伙伴當中,直接通過商家口碑來選擇服務方,達人獲得token有三個維度:

第一,遊客獎勵,遊客體驗很開心,獎勵達人。

第二,服務提供商獎勵,你給我拉了客,所以服務提供商給達人獎勵。

第三,社區獎勵,因為服務提供商和達人貢獻了更好的上鍊機制,社區又給服務方和達人獎勵。

玩遍全球哥拿到通證以後,要去美國旅遊,他去美國的時候就變成一個用戶,可以用通證解決住宿、上鍊的其他產品購買,token就進行了第二道流轉。

更多的服務提供商看到整個token在經濟體當中做了更好的流轉,也要上鍊,他就需要從二級市場或者是說其他的方式獲得新的token上鍊,因此實際上token流轉在最後在整個體系內變成一個標準的通兌等價物,這是大概的一個邏輯。

鄧永強:旅遊服務質量才是用戶關心的重點,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遊。現在的互聯網+旅遊業,依然大量的問題、投訴,旅遊+區塊鏈應該比傳統的互聯網+旅遊有優勢。區塊鏈的token機制對提升用戶服務體驗有什麼優勢?如何平衡協同效率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問題?

戴政:我們當時做經濟模型的時候,也在思考這個問題,讓所有DAPP自轉,把整個生態DAPP的建設放給更多用戶和去中心化的合作伙伴,用這種方式來解決服務質量的把控,把服務質量的監督和服務質量的控制交給社區,交給每一個上鍊的合作伙伴來解決。

三、區塊鏈+ 2大坑經濟價值和用戶教育

鄧永強:區塊鏈的應用開發,其實國內外都在探索,在垂直行業領域,暫時還沒有特別成功、影響很大的案例。你提過區塊鏈+有2個坑,第一個經濟價值,第二用戶教育,給大家詳細分享一下?

戴政:經濟價值是這樣,很多人對通證的理解是不同的,現在很多token,從經濟價值的流轉,我認為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就長期持有,第二個方向是錨定的等價物,這個比較容易理解。

用戶教育我覺得是這樣,區塊鏈行業目前都缺用戶,用戶教育有一個先來後到,區塊鏈未來產生的影響不確定,在對區塊鏈的理解上,如果用戶還有牴觸,行業就還需要一段時間發展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