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證券汪濤:下半年偏緊的國內政策基調或有所調整

瑞银证券汪涛:下半年偏紧的国内政策基调或有所调整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黃蕾 7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我國上半年經濟數據,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41896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

瑞銀亞洲經濟聯席主管、特約首席經濟學家汪濤根據公佈的相關經濟數據進行了分析,並對2018年下半年的國內政策進行展望。

汪濤表示:“整個上半年經濟還是不錯的,不過從5、6月份的數據來看增長勢頭放緩已經比較明顯。勢頭放緩最重要的因素是在去槓桿大形勢之下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對地方基建項目管理的收緊,和對地方政府融資的收緊,使得基建投資出現了明顯的增速下滑。我們認為考慮到目前國內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主要來自金融監管強化和信貸政策收緊,下半年政府可能首先會調整偏緊的國內政策基調,特別是對地方政府融資和基建項目的約束。”

國內經濟增長小幅放緩

瑞銀證券研報認為,雖然北方省份生產活動收到了大氣汙染治理的影響,但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仍較為強勁,實際 GDP 也保持了同比6.8%的穩健增長,強於預期。但進入二季度以來,受制於結構性去槓桿和緊信用、特別是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基建項目面臨顯著的融資約束,經濟活動有所走軟。瑞銀證券認為其中基建投資增速放緩尤其明顯,根據其估算,基建投資增速從 2017 年15%左右放緩至一季度的8.3%、二季度進一步放緩至1%。

受此影響,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速從一季度的7.5%放緩至二季度的5.2%。雖然房地產投資維持了10%左右的同比增長,但這主要受益於土地購置費大幅提升,而非土地相關的房地產投資則同比下跌。過去幾個月,部分開發商融資面臨困境。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增速也從一季度的9.8%小幅放緩至二季度的9%。

雖然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名義和實際增速都有所放緩,但二季度住戶調查顯示實際人均消費同比增速從5.4%強勁反彈至8.2%,主要受穩健的實際可支配收入增長支撐(同比增長 6.6%)。

對此,汪濤表示:“兩個數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和實際人均消費增速)之間其實有一點衝突。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認為首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只涵蓋了商品,沒有涵蓋服務,隨著收入的增長,人們越來越多消費的是服務。其次零售裡面也包含對機構的銷售,可能相對於居民來說,包括企事業單位等的消費有所收緊。再者一些線上服務是否被統計進來,尤其在國家線上消費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這也是值得注意的問題。”基於這個判斷,瑞銀證券認為居民消費依然比較穩健。

今年以來,隨著去槓桿的推進,企業債券違約事件頻發,汪濤認為:“這並非完全負面,一定程度上是打破剛性兌付的必要市場調整過程,目前整體違約率依然較低。”瑞銀證券估算6月底整體信貸增速(社會融資規模餘額剔除股票+地方政府債券餘額)已從2017年底的13.6%放緩至11.1%,其主要原因是信託貸款、委託貸款等表外影子信貸的收縮。

預計下半年政策有所放鬆

考慮到目前國內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主要來自金融監管強化和信貸政策收緊,瑞銀證券認為下半年政府可能首先會調整偏緊的國內政策基調,特別是對地方政府融資和基建項目的約束。

今年央行已三次降準,瑞銀證券預測年底之前央行還將再降準150個基點,此外,央行還會通過MLF和其他流動性管理工具增加對市場的流動性投放,從而保持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充裕、市場利率平穩。汪濤認為:“對經濟而言,更重要的政策支持將來自放鬆準財政約束和偏緊的信貸政策,包括加快基建項目的審批和建設,並增加對其的資金支持。”此外,瑞銀證券認為強化金融監管和去槓桿的政策執行步伐應會更為循序漸進,再加上保持流動性穩定,相關企業的融資壓力可能會有所緩解。

瑞銀證券預計下半年整體信貸增速有望觸底反彈。6月官方社會融資規模餘額同比增速已從2017年的12%放緩至9.8%,主要受制於債券發行量疲弱、且表外的信託和委託貸款等影子信貸持續收縮。受此影響,雖然表內銀行貸款比較穩健,但其估算的整體信貸(社會融資規模餘額剔除股票融資+地方政府債券餘額)同比增速也從2017年底的13.6%下行至11.1%。再進一步考慮到社融統計中缺失的非標影子信貸,更廣義的信貸增速瑞銀證券估算可能已從2017年底的12%跌破10%。

瑞銀證券認為其中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疲弱尤其明顯,今年一般和專項地方政府債新增限額共2.18萬億,但迄今為止的新增債務的地方債券發行僅3300億(佔年度新增額度的15%)。因此汪濤預計下半年政府可能會努力保證債券市場流動性充裕、加快表內銀行貸款發放,並放緩影子信貸的收縮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