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初期正面戰場爲啥打得那麼吃力張自忠將軍犧牲前說出了原因

從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項”迸發以來,中國進入了全面抗戰的期間。抗戰迸發初期,中國軍隊和日軍先後進行數次的大會戰。翻開歷史的面紗,抹去塵封的記憶,底蘊常常讓我們吃驚。在這些數次的會戰中,中國軍隊常常都是損失沉重,打得很是辛苦。

1937年8月7日南口會戰,日軍投入70000餘人兵力,中國投入60000餘人,終究兩邊的傷亡是中國29376人,日本15000餘人。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日軍投入9個師團和2個旅團28萬餘人,中國則投入75個師和9個旅75餘萬人。最終日軍傷亡40000餘人,中國軍隊傷亡333500餘人。

1940年5月,棗宜會戰打響。張自忠將軍親率麾下第55軍74師兩個團渡河作戰 。世人傳聞將軍要親身渡河作戰,都來勸止,因為河對岸就是槍林彈雨,隨時都有可以或許犧牲。面對世人的勸止,

張自種將軍說了一段話:“我受命追截仇敵,豈能自行撤離!士兵的臨陣退縮要殺頭,總司令碰著風險可以逃跑,這公道嗎?莫非我們的命是命,前方兵士都是些土坷垃?我們中國的軍隊壞就壞在當官的太怕去死了!"說完以後,將軍便帶著軍隊衝到了前哨。

這一次,是將軍最後一次上陣殺敵,5月16日,張自忠將軍不幸殉國。張自忠將軍用生命踐行了本身的為國盡忠,守土為平易近的諾言,他臨去世之前的話更是振聾發聵。所幸,我們這個平易近族歷來就不缺豪傑,用生命守護了中國,完成了將軍的遺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