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得必有失

得失成败从来都是一体,同时发生的。得到鱼便失去得到熊掌;得到了想要得到,便失去了因为得到而不得不失去本来拥有着的得到。

买了车便失去了走路坐公车的安全感。得到了自驾车的方便,便有了伺候车的麻烦。得到了物质的满足,便失去了身心精神的自由,得到了身心的快乐,又可能意味着会失去身心的健康。走向成长老练的同时也是失去天真烂漫的过程。

培养孩子,希望孩子成长,但往往总偏颇于急于求成,慢养孩子,静等花开,不是浮躁心急的事。单一的望子成龙的价值观,会毁了不适合不需要成龙孩子的快乐与幸福。想让孩子走向独立,但过早断奶,过早让孩子脱离应经过的对亲人的依赖期,稚嫩弱苗会受伤,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有得必有失

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摧残的过程,是开发智能的过程也是被污染被扼杀窒息的过程,是失去灵动走向僵化苍老苍白的过程。受挫折是成熟的过程,也是走向毁灭的过程。智商的提高会摧残了情商的成长,而情商的成长又会压抑影响了智商的提高。教育对孩子也是双刃剑。

没有失去,便没有得到,而只要有所得,便一定因有所得到而有所失去。得到必定要以失去为代价,有所失一定会有所得,关键是看是否值得,为了值得的得到而付出必要的失去,虽然失去常会是很让人遗憾的,会留下遗憾的,那也得忍痛舍弃。因为会有所得而轻易失去了太多或失去了不该失去,会得不偿失,会因留下后遗症,有了因不值得而后悔。

有得必有失

如果为了必要必须的得到而暂时舍弃以后还有机会可弥补的失去,那或许可以权宜,而如果为了得到而失去了不可以失去,且这失去一旦失去,以后便永远不能、再没有机会去弥补,那也许宁可不得到,也不可以失去不该失去。

想要做到有所得而同时无所失,几乎没有可能,即使分寸平衡把握得再好再适度,如果真能做到,那也许失去很少,但得到也必然难充分实现或会落了空。培养了刚强,便减损了柔弱,扶植了柔情,便失去了义勇与果敢,注重了细节,可能失去了对大度培养的机会,忽略了对大气培养。风雨磨炼,锻炼了身心意志,可能也同时减损生活的热情,会变得不自珍自贵多了草根心、而轻淡了自己,心智的成熟,可能意味着失去单纯、朴实与厚道。当我们关注一方面的时候,便无可避免的会忽略了另一方面,甚至会走向了极端。

且人各不同,棍棒之下出孝子,对顽皮孩子可能有效,脆弱细腻的孩子,粗糙手段只会打孩子成了苶子、傻子。不是质胜文,就是文胜质。要做到文质彬彬,何其难也。文雅常会成就了无用、好人常是庸人的别名。惜物的极端是吝啬,简单意味的是粗糙。婚姻给生活带来安稳,但也带来了义务、责任、与辛苦。失去了随意、自在与自由。

有得必有失

世上从来没有想有所得而不想有所失,从来没有可以不劳而获的便宜事。若要心怀侥幸,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先去承受失马的遗憾与可惜;曰:塞翁得马焉知非祸,那免不了当下的心怀忐忑不安,也一定免不了或迟或早,会有麻烦祸殃会找上门来。

面对得失,有限的我们,除了茫然就是困惑。最终只能看我们的置心若在,我们的功利所在。而取舍抉择,全然我们的智慧能力了,但也终于不过是赌一把而已。

有古训: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岂止只是淡定从容心态?其实是深知凡事因果,岂有凭空而来的?欠了债迟早要还,伤亏他人、作孽自受,报应不到,只是债主还在路上。亏了心,鬼随之进了心门,岂能不怕夜半有敲门?凡事没有空来的,种瓜得瓜,不种豆岂能得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