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夜晚睡覺時感覺到腿痛難忍?可能是「生長痛」

兒童生長髮育時期會有一種特殊的生理現象、常常是在夜晚睡覺時,孩子感到腿痛,手痛,身體不適而啼哭,這種現象多被稱為“生長痛”,生長痛多見於3-12歲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的兒童,其中3-6歲兒童尤其多。

孩子夜晚睡覺時感覺到腿痛難忍?可能是“生長痛”

生長痛的定義:

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局部組織無紅腫、壓痛。生長痛大多是因兒童活動量相對較大、長骨生長較快、與局部肌肉和筋腱的生長髮育不協調等而導致的生理性疼痛。臨床表現多為下肢肌肉疼痛,且多發生於夜間。

生長痛屬於肌肉性疼痛,出現後是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疼痛發作時最有效的處理方法是為兒童進行局部按摩、熱敷,幫助減輕疼痛程度,使其心理得到關懷和安全感。

孩子夜晚睡覺時感覺到腿痛難忍?可能是“生長痛”

生長痛的原因:

1、骨骼生長迅速。

尤其是3~6歲的兒童,骨骼生長迅速,而四肢長骨周圍的神經、肌腱、肌肉的生長相對慢一些,因而產生牽拉痛。

2、代謝產物堆積。

小兒過度活動,或發育過程中組織代謝產物過多,不能迅速地排洩清除,會引起酸性代謝產物的堆積,從而造成肌肉的痠痛。

3、脛骨內彎。

幼兒開始學步時小腿的脛骨較彎曲,為了適應這種現象,人體會代償性地出現一定程度的膝關節外翻。隨著身體的生長,大部分幼兒依靠腿部肌肉力量,會逐漸使脛骨內彎和膝關節外翻這兩種暫時性的畸形得以矯正,而少數幼兒沒有及時矯正,為了保持關節的穩定,腿部肌肉必須經常保持緊張狀態,故出現疼痛。

孩子夜晚睡覺時感覺到腿痛難忍?可能是“生長痛”

生長痛的特點:

1:多為下肢疼痛

生長痛常見的發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前,偶爾會在腹股溝區。

2:多為肌肉性疼痛

生長痛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關節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也不會有紅腫或發熱的現象。

3:疼痛多發於夜間

夜間是生長痛發生的時間,因為白天孩子的活動量較大,即使身體疼痛,孩子的注意力也會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很難察覺到。而夜晚孩子的身心都已經放鬆下來,這種不適的感覺就會越發強烈。

孩子夜晚睡覺時感覺到腿痛難忍?可能是“生長痛”

如何緩解生長痛:

1.補充營養

要保證孩子每天攝入均衡的營養,牛奶的鈣含量最高,而且人體吸收率高,早晚各一杯熱牛奶,能夠促進孩子的骨骼發育。

2.局部熱敷

有些孩子痛感明顯,疼痛持續時間長,為了不影響孩子睡眠。家長可以拿熱毛巾敷在孩子疼痛的部位,這樣能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改善肌肉痙攣,鬆弛神經,減輕孩子的痛感。

3.膝蓋處穿蓋好

受涼會加重肢體的疼痛,不論秋冬,還是春夏季節,睡覺時孩子的膝蓋處都要穿蓋好,避免風邪入侵。夏天空調的溫度最好保持在27度,不可貪涼。為了避免孩子蹬被子,晚上睡覺時最好讓孩子穿上純棉材質的睡褲。

4、減少劇烈運動

生長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寶寶的活動,但如果疼痛比較厲害時,應該注意讓寶寶多多休息,讓肌肉放鬆,不要進行劇烈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