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在行动」把驻村当住家——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熊忠德

熊忠德同志自2016年4月担任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秀水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用真情打动百姓,用发展造福百姓,用行动赢得称赞。以“一宣六帮”为抓手,积极动员发动群众,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推动全村脱贫攻坚取得较好成绩,获得群众一致认可。

「脱贫攻坚在行动」把驻村当住家——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熊忠德

熊忠德正在查看韭黄长势

把自己当村里人

到村以后,熊忠德很快适应了角色,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员,为尽快摸清村情全面了解民意,他主要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与村内党员干部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本村基本状况。二是深入致富能人及村民家中走访座谈,听取村民的发展愿望,详细了解致贫原因,并鼓励他们要树立信心发展生产。三是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议共商发展之策,理清发展思路,结合村情实际制定了《秀水村产业发展规划》、《秀水村村庄整治规划》和《驻村帮扶计划》等。

「脱贫攻坚在行动」把驻村当住家——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熊忠德

召开院坝会宣传、动员农户参与产业发展

把村里当自己家

熊忠德严格按照驻村工作要求,把村里当成自己家,吃住在村,不分昼夜深入群众家中走访,不遗余力为“家”做贡献。积极协调各级项目,改善秀水村基础设施。一是抓好“组组通、户户通”项目落实,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及生产运输问题,建设了木当至徐家坝的产业路,为韭黄种植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打下了基础。二是争取到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并协调区科技局5万元、政协配套4万元支农资金,用于秀水村的韭黄种植业;三是争取区民宗局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0万元,改造了平桥组的危桥,协调“一事一议”项目,硬化平桥通组道路。

「脱贫攻坚在行动」把驻村当住家——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熊忠德

对塌方路段进行标识提醒行车安全

把群众当自家人

驻村以来,一直把村民当成自己家人,家人有困难了,他一定第一时间去帮忙;家里人发愁了,他一定第一个送上关怀。为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一是帮助贫困户家中有劳动力、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外出务工或是在村里参加村基础设施建设务工,做到应出尽出,应工尽工,增加了贫困家庭收入。二是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两年来,共发动村民种植西红柿300余亩、韭黄种植150亩、蔬菜300亩等产业,2017年,为发展壮大韭黄种植规模,组织村支两委同志和村民代表、合作社负责人到云南省澄江参观学习韭黄种植技术,现育苗20亩,用于2018年计划种植250亩韭黄。通过发展产业,进一步拓宽了收入渠道,为增收致富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经营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帮助水洞组张国营家引进了马犬养殖,万兴国户发展生猪养殖,前景喜人,为按期脱贫打下良好基础。四是想方设法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申请到区政协帮扶基金1.5万元,补助贫困户王从於户建房;同时,拿出1万元的驻村工作经费帮助贫困户段发祥户装修住房。

「脱贫攻坚在行动」把驻村当住家——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熊忠德

查看韭黄育苗情况

把村务当自家事

熊忠德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开展工作,一是加大政策性保障力度,截止目前全村纳入低保45户126人。二是协调举办蔬菜种植培训班,培训村民200余人次,并邀请市农科院专家现场授课,解决村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三是加强宣传政策。充分利用村民大会、党员大会、村支两委会、村组院坝会,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学习、宣传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特别是贫困户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政策;宣传医疗、教育、三改、产业发展等各项扶贫政策,帮助贫困户知晓、用好惠农政策。四是协助完成入户核查信息工作。积极配合村支两委及包保干部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全覆盖入户调查摸底。五是认真开展农民讲习所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的讲习。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对村两委成员、顾问团成员、包保干部、党员同志、迎检向导等进行了脱贫攻坚应知应会知识培训讲解。

「脱贫攻坚在行动」把驻村当住家——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熊忠德

熊忠德同志说:驻村干部要转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思想,才会有奔小康的路子。借鉴“塘约经验”、“大坝经验”动员贫困户入股,真正让贫困户参与到村级合作社来,传授他们专业的技术,通过入股、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就不愁脱贫。扎根基层就是了解群众疾苦,我感受到的不仅是责任,再苦再难,只要百姓说一句“好”,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认可。

“此处心安是吾乡”。熊忠德不仅吃住在村,更是将自己融进村庄,秀水村是他的家,秀水村的村民是他的家人,秀水村的发展是他的家事。在他的号召下,有效整合全村干群力量。2015年以来,全村集体经济累积达到207.53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9850元,实现减贫59户226人,贫困发生率为降至1.4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