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天,高溫預防病害、水中的藻類和菌類的營養,你知道多少?

入伏天,高温预防病害、水中的藻类和菌类的营养,你知道多少?

廣 · 告

高溫時期,該如何預防病害的發生?現在又到了高溫時期,最高氣溫已經超過30℃,也是病害頻發的時期,特別是以細菌病為主的病害,將為整個水產養殖業帶來新的一輪危機。因此,我們又將如何在這個高溫季節,將病害減少到最低呢?

我們都應該明白一個簡單的道理:病害是預防容易,治療是相當難的。但實際生產過程中,養殖戶往往是到了魚蝦出現病害時才想到去救治,但當發現病害時,治療往往只是將損失減少而已,有的甚至血本無歸。

因此,要懂得未雨綢繆,將病害控制在其發生之前,而不是有病才想到去救治。

入伏天,高温预防病害、水中的藻类和菌类的营养,你知道多少?

那怎樣才能防患於未然?

1、高溫時期,由於氣溫炎熱,水溫高,水中的生物都處於生長快速期,特別是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更是旺盛,因此細菌病是這段時間的主要病害;

2、由於水溫高,水產養殖動物也是處於生長快速期,魚蝦攝食旺盛,胃口大開,吃得多,因此肝膽綜合症也是這段時間的主要病害;

3、由於水溫高,水中藻類生長旺盛,水體上層溶氧過飽和,但水體下層溶氧卻經常會處於不足狀態,主要是由於熱分層以及底層微生物的大量耗氧,以及飼料投餵多,因此,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大量積累也是這段時間的主要病害。

入伏天,高温预防病害、水中的藻类和菌类的营养,你知道多少?

高溫時期的病害,往往不是單個發生,而是綜合發生的。即以上三種情況同時發生或更多的病害一齊發生。因此當病害發生時,想一下子控制病害,是相當困難的。

高溫時期病害的發生,如何防治?

1、降低水溫:

可通過換水的方式來降低水溫;搭遮光棚或遮光網;加速水體流動,如多開增氧機;潑灑“穩定型VC”等可降溫的產品!

2、減少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積累:

一方面要減少飼料投餵量;一方面要內服“乳酸菌群”、“高活性芽孢桿菌”等有益菌,可減少飼料中氨氮、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排放;能換水的可定期換水;定期使用微生物製劑,如“紅螺壯”、“聚能菌素”等,控制水體的氨氮、亞硝酸鹽等的積累;定期使用碳源產品,如“安進肥霸”,以碳促氮,讓有益微生物消耗水中氮源。

3、減少耗氧微生物的使用:

一方面大量使用耗氧微生物,如芽孢桿菌等會使原本溶氧不足的水體,溶氧更低,嚴重的會泛塘;另一方面,耗氧微生物在生長繁殖時會產生大量的熱,會使水溫更高,溶氧更低。

入伏天,高温预防病害、水中的藻类和菌类的营养,你知道多少?

4、增加底層溶氧:

多開增氧機,特別是中午時分,讓底層水上升到表層來增加底層溶氧;可增加底層增氧納米管等增氧設備,增加底層溶氧;傍晚或夜晚可用“安進巨能氧”來增加底層溶氧。

5、控制飼料投餵量:

不要讓魚蝦吃得太飽,一般只喂7、8成飽就行,特別是高溫、暴雨等不良天氣,更應該減少投餵量,或者一個星期停喂一次料,讓魚蝦適當休息休息。不要以為吃得多才能大得快,那是在沒發病的時候,一旦發病,吃得多死得更快。

堅持以上3減1加1控制,可有效預防高溫時期病害的發生。記住,病害只能預防,很難治療,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損失也是很大的,因此,一定要做好預防措施,儘量減少病害的發生。不要當魚蝦發病時才知道後悔,那裡已經晚了。

水中的藻類和菌類的營養,你知道多少?飼料是為魚蝦而定做的,營養只適合魚蝦自身的生長,並不適合水中藻類和菌類的生長繁殖,因此造成水體的生態平衡受到影響,反過來影響魚蝦的生長。我們都會為魚蝦提供合適的營養飼料,為什麼不為藻類和菌類也提供合適的營養物質呢?

入伏天,高温预防病害、水中的藻类和菌类的营养,你知道多少?

為藻類和菌類提供合適的營養物質有利於水體生態系統的建立與穩定。

一切生物的生長與繁殖都離不開營養物質的吸收與利用,不管是魚蝦還是藻類和菌類,因此我們不但要了解魚蝦的營養需要還要了解藻類和菌類的營養需要,只有這樣你才能把魚蝦養好。

魚蝦不是吃飽了就能長大,生活環境對它們的生長同樣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調水高手,其實就是營養專家,是對水體中的藻類和菌類的營養需要比較瞭解的專家,如果連藻類和菌類的營養需要都不知道,那就不能說是調水高手了。

藻類的營養需求是什麼?

藻類的營養主要是無機鹽,包括氮、磷、鉀等,其中還有一些微量元素和生長因子和水中的二氧化碳,但由於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一般可從水中的碳酸氫鹽中得到二氧化碳來進行光合作用。

菌類的營養需求是什麼?

菌類的營養主要是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子和水,初看起來好象跟藻類完全不一樣,但其實細心的人就會發現,其實他們對營養的需求是差不多的。

入伏天,高温预防病害、水中的藻类和菌类的营养,你知道多少?

藻類和菌類營養需求的區別:

藻類和菌類的營養需求基本上是相似的,都是五大營養物質:碳源、氮源、無機鹽、生長因子和水;都是蛋白質構成的基礎。雖然總體上一樣,但其實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藻類的碳源是二氧化碳,是無機鹽,而菌類的碳源是含碳化合物和無機鹽。異養型菌類的主要碳源是糖類,如葡萄糖、蔗糖、糖蜜等;自養型菌類的主要碳源是含碳的無機鹽,如碳酸氫鹽、碳酸鹽、二氧化碳等,跟藻類差不多。其他的氮源、無機鹽、生長因子都差不多。

藻類和菌類的營養的區別主要是:

藻類一般只吸收無機鹽來當營養,而菌類則會吸收有機物和無機鹽來當營養。

不同的藻類對需求是有所不同的,但還是以五大營養物質為主,只是需要的比例有所不同而已,因此,要針對不同的藻類的營養需要來培育不同的藻類,如綠藻的營養主要是碳、氮、磷、鉀,比例一般是30:6:1:1,而硅藻還要有一定的硅酸鹽,藍藻、裸甲藻等由於碳、氮比失衡,造成有害藻類大量滋生,嚴重影響水體的生態平衡。

不同的菌類的營養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主要還是在碳源的選擇上有所不同,但水中的溶氧對不同的菌類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微生物按對溶氧的需求,可分為好氧菌、厭氧菌和兼性厭氧菌。

入伏天,高温预防病害、水中的藻类和菌类的营养,你知道多少?

對於藻類來說,在養殖過程中,營養物質雖然經常富營養化,但其中的營養對於藻類對說很難利用,因為都是有機物過量,藻類一般利用不了,從而出現營養失衡的情況,如氮源太多,而碳源不足。因而在養殖過程中,藻類經常會由於營養不足,出現老化、死亡情況,因此要定期補充適量的營養物質來使藻類健康生長。

對於菌類來說,在養殖過程中,營養物質一般都會過多,因此我們更多的是考慮水體中的溶氧量是否足夠。一是養殖動物的生長需要;二是好氧菌的生長需要。如果水中溶氧不足,必然會使厭氧菌大量生長,引起病原菌的大量滋生,從而引發病害的發生。

水中的致病菌主要還是以厭氧菌為主,因此通過減少致病菌的營養需求或者改變其生長環境,可達到影響厭氧菌生長的目的。但由於養殖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富營養化情況,因此通過減少營養需求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只能通過改變其生長環境來達到減少致病菌。提高水中溶氧量是抑制致病菌生長繁殖最有效的方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