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歷史著名人物蔡邕(二)

人物春秋——歷史著名人物蔡邕(二)​二、曠世逸才

邕出身名門,家教深厚,蔡勳之忠節,蔡朗之博學,蔡稜之清高…給他以深刻的影響,本人又聰穎好學,遂成為曠世逸才。

(一)學識豐富,書法高超

邕少時即以博學能文聞名郡縣。及長,師事當代大儒太傅胡廣,他“覃恩典籍,韞櫝六經”,專心治學,熟知兩漢史事,家藏典籍四千餘卷,淹貫精通,遂成通儒。

他的學術成就在於正定水經文字。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他校書“東觀”,任議郎,鑑於經籍去聖人之世已遠,文字多謬,俗儒穿鑿,貽誤後學,乃與五官中郎將堂谿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張訓、韓說、太史令單揚等奏請正定六經文字。邕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洛陽正陽門外太學講堂之前。後世稱為《熹平石經》,共4部,碑46方;西行為《尚書》、《周易》、《公羊傳》計28方;南行為《禮記》15方;東行為《論語》3方。其中《禮記》碑署名為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郎蔡邕。

《石經》又是書法瑰寶,隸體書就,洋洋巨篇,筆筆精道,字體方正,古樸典雅,用筆以方為主,方圓結合,致多變化,歷代推崇為漢隸之最高成就,古今隸書之典範。

蔡邕之書法成就,除《熹平石經》外,又工篆書,所著論《篆書勢》:“或龜文針裂,或節比龍鱗,紓體放尾,長翅短身,頹若黍稷之垂穎,蘊若龍蛇之棼縕,揚波振撇,鷹跱鳴震,延脛挾翼,勢欲凌雲。或輕筆內投,微本濃末,若絕若連,似水霧緣絲,凝垂下端,從者如懸,衡者如編,香秒斜趨,不方不圓,若行若飛,蚑蚑翾翾,遠而望之若鴻鵠群遊,絡繹遷延,迫而視之,端際而小可得見……。”他還在《筆論》中提出:“先散懷抱,任情姿性”,要有良好的精神狀態,而書法造型又須合乎客觀事物規律與表現人的心理狀態。其所論《九勢》,則論為:“書肇於自然,自然出於形勢,而形勢又賴於用筆,形勢要互相映帶,用筆亦藏頭護尾………”他的這些精妙絕倫的論述,又充分表現了他的博大精深的學識與躬行實踐的深厚功力。據傳:他還曾於鴻都門見匠人運帚塗壁有所感悟而創“飛白體”,雖無流傳,但也反映了他隨處留心書法,銳意創新的精神。

蔡邕在書法上的成就和歷史貢獻,為歷代所推崇,元代鄭枃《書法流變圖》譽為書法之“開山鼻祖”,其他也有稱之為“授書之祖”的,蔡邕是當之無愧的。

(二)政見卓越,忠君憂國

蔡邕本來立志於學,無意仕進。至靈帝建寧年(公元170年)始闢司徒橋玄府屬員,年已38歲。自出仕至光和元年(公元178年)直言被禍的8年間,他出於憂國憂世之忱,提出了切中時弊之政見。如停行“三互法”之議。初,朝議為防“州郡相黨,人情比周”,限婚姻之家幽、冀兩州人士不得互相監臨,後又行“三互法”,禁止互相為官。以至幽、翼二州“闕職經時,吏人延屬,三府選舉,逾月不定,“比年兵飢,漸至空耗”“百姓虛懸,萬里蕭條”。他針對此弊,奏請止“三互”之禁,申明憲令,以法治吏,並列舉前朝不避鄉籍,惟賢是用而收實效事例為證,未被採用。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雷電、疾風、地震、隕雹、蝗蟲數災頻發,鮮卑犯邊,靈帝引咎自責,詔求群臣各陳政要。邕假託天人相應之說,奏“敦明教化,廣求得失,獎擢諫臣,肅清吏治,區判人才,考績官吏,杜絕詐偽,7條政見,靈帝本無悔過誠意,又不能察其忠誠與卓見,僅迎氣北郊,行辟雍禮,將“宣陵孝子”之為舍人者改任丞尉應付了事。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因連年蝗災,母雞滿身生長雄毛而群情驚擾,靈帝召蔡邕等於金商門,問災變之由及消改災變所應行之事。邕等各陳所見,又特令留邕再作專對,邕憂國心切,不避禍害,直言災異為亡國之怪,其由遠在門垣,近在寺署,其應驗在於帝之乳母趙嬈封賞逾制,及永樂門史霍玉、太尉張顥之奸邪,光祿勳姓璋(姓,該人之姓,名璋)之貪墨,長水校尉趙玹、屯騎校尉蓋升之佞幸,均應斥逐,而忠良之臣廷尉郭禧、光祿大夫橋玄、太尉劉寵等應加重用。並建議靈帝自責自勵,作出表率。因事關重大,且涉及一批寵幸奸黨,乃以“皂囊”封奏,求靈帝為之保密。可惜這一忠諫,不但未被採納,反因洩密引起群奸忌恨使蔡以不白之冤而遭禍。

(三)多能的通才

邕以博學多能著稱,好辭章,精天文、術數、音律,尤以精音律傳為後世佳話。其在吳會時,嘗語吳人曰:“吾嘗過會稽高遷亭,見其椽竹東間第十六(支)可以制笛。”吳人取以制笛,其聲果異,伏韜為作《長笛賦序》:“柯亭之觀,以竹為椽。邕取為笛,其聲獨絕。”又有燃桐為薪者,邕聞其火烈之聲,知為良材,取之制琴,果有美音。因琴尾處有燒痕,故名“焦尾琴”,與齊桓公之“號鍾”,楚莊王之“繞樑”,司馬相如之“綠綺”,並稱四大名琴。

邕著述頗豐,史籍有《十意》,例同《前漢書》之《十志》,系邕積20年之功至任著作郎時始成。又邕在“東觀”時,曾與盧植韓說等撰補《後漢記》,因受禍中輟。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被王允付獄時,請黥首刖足續成漢史而被拒,使一代良史之才齎志以歿,成為千古遺憾。所著《靈紀》(漢靈帝紀)及續補列傳42篇,失於李榷之亂。傳世有《蔡中郎集》,錄《獨斷》《勸學》《釋誨》《敘樂》《女訓》……400餘篇。(未完待續)(杜寶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