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热点:御捷改名领途摘低速帽 壮士断腕还是杀鸡取卵?

新名字领途摘得掉御捷低速车标签吗?

快评第一,我是小伊。今天小伊要跟大家聊的是御捷改名为“领途”的那些事。

近日,小伊在工信部网站获悉,在7月17日公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10批)公告中,“河北御捷车业有限公司”拟更改名称为“领途汽车有限公司”

EV热点:御捷改名领途摘低速帽 壮士断腕还是杀鸡取卵?

许多经销商都纳闷,御捷在低速车行业里品牌名声是响当当的,为啥要改个谁也没听过的名字呢?有经销商直言:“还是御捷好听!”

小伊就来跟大家唠一唠企业改名背后的那些事。

小至娱乐餐饮门店,大至知名上市公司,都有“改名换姓”的例子。“人如其名”、“文好题一半”的说法都彰显了名字的重要性。

许多汽车发烧友都了解,宝马以前不叫宝马,而叫“巴依尔”,谁想当时的消费者对这个名字并不感冒,所以销量并不好,谁知道后来写出了这一神来之笔——宝马,放在古代,有身份背景的人就是以宝马作为坐骑的,宝马的品牌定位跃然纸上,所以说,宝马在这次改名中获益匪浅。

除了改名让产品或者企业起死回生,通过更名来配合战略的企业更是数以千计。

苏宁当时为了推进线上线下的融合,曾将公司名称由

“苏宁电器”变更为“苏宁云商”,2009年又改为“苏宁易购”。意味着苏宁多年的互联网转型已现成效,双线融合的智慧零售模式全面成型。

壮士断腕 摘掉低速标签

御捷更名的动作也与企业战略布局有关,据媒体报道,御捷董事长张立平透露,今年下半年将成立领途汽车控股集团,将旗下品牌细分,其中领途汽车将成为领途控股旗下专注小型电动汽车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原来御捷公司主要经营的是低速电动车,但现在公司重心转向乘用车领域,如果继续沿用御捷车业有限公司名称,必然不利于公司乘用车布局战略的实施。

对于御捷来说,此次更名的动作是壮士断腕,在低速电动车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摘掉低速车的帽子,是否就是明确的选择?

重起炉灶 面临接续风险

企业一旦变更字号名称,前期的宣传投入可能付之东流,投入了大量资金做宣传的品牌企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轻易更改字号的。

业内人士表示,在决定变更名称时,企业负责人应考虑今后10—20年时间里,公司事业领域是否还有扩大的可能,大致朝哪个方向走等问题。

御捷这次的改名动作显然已经经过了深思熟虑,张立平曾对外透露,御捷的下一个十年目标:2020年,御捷将力争做到小型纯电动汽车细分品类销量全国第一,2027年成为全球优秀出行服务提供商和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会如御捷所想吗?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以技术、资金、人才及规模效应为支撑的行业,北汽、上汽、众泰、长安等实力强劲的传统车企大牛,作为先入者已经为后入者垒起了较高的门槛。

新能源造车不是百米冲刺,而是残酷的马拉松比赛。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说:“经过未来3年至5年的淘汰,90%造车新势力会成为‘先烈’,而且这还是很理想的结局。”

御捷虽然已经拿到了SUV、MPV、皮卡整车和新能源纯电动其他乘用车资质,但是对于乘用车消费群体来说,仍是非常陌生的品牌,即使在低速车市场已耕耘近十年,还是得从零起步,在一众豺狼虎豹中,御捷这只低速车出身的小绵羊能成功突围吗?

背水一战 专注乘用车业务

事实上,除了更换名称外,公司还可以另外注册一家或几家公司的形式,与母公司并成集团或企业联合体,这种方式可以避免企业更名的危险。

但此次御捷并没有选择另立门户,而是直接更名“领途汽车有限公司”,显然是痛下决心改变根深蒂固的低速车形象,准备好要在乘用车领域背水一战。

在此前的2018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上,领途汽车下纯电动SUV车型领途K-ONE已经进行了亮相。

EV热点:御捷改名领途摘低速帽 壮士断腕还是杀鸡取卵?

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品牌,知名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让消费者记不住的名字,很容易让顾客在做选择时忘记你的存在。好名字不能让一家差劲的企业藉此立足,但是,对于一家优秀的企业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御捷的新名字领途,你觉得会好用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