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跌去30%,銀行股怎麼了?

作為銀行業內部人士,今天說說我眼中的銀行股。

銀行股在年初一月份雄起了一把,並且是和地產攜手上漲,讓人很是激動,以為又要迎來中國房價的新高潮呢。誰知道2月7日到現在5個月,銀行股跌去了30%。這已經比大盤整體跌的還多了,也就是說銀行股是拖累大盤下跌的主力,這究竟是為什麼?

半年跌去30%,銀行股怎麼了?

第一個原因:銀行沒錢放貸款。

我不是在開玩笑,銀行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銀行放貸款是要佔用核心資本的。

具體到某中小銀行,在資本充足率的約束下,根本沒有能力投放滿足客戶需求的貸款規模。甚至對於部分收益低的貸款還要求退出。

不是每家銀行都能像農業銀行那樣,找到幾個股東定增1000億補充資本金。好幾個銀行想發債都不讓發。

農業銀行補充了1000億之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也不過從10.63%提升了0.8%到11.43%。

而作為系統重要銀行,農業銀行的監管紅線是核心資本充足率9.5%,11.43%到9.5%,又有多少空間夠農行發揮?

第二個原因:銀行不像以前掙錢那麼輕鬆了

增速下降這是肯定了,經濟增速也慢了嘛。以前普遍兩位數的增長現在都很少見。

而且銀行也有自己的難處,要求退出收益低的貸款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現在中小銀行的淨息差一直是下降的。

吸存的成本非常高,結構性存款是最近半年銀行主要吸存手段,目前市場上1年期結構性存款的報價甚至高過5%。

5%什麼概念,1年期人民幣貸款利率才4.35%。這都形成利率倒掛了。

當然4.35%這個價格基本上沒誰能貸出來。都這個價格銀行就虧死了。

特別是中小銀行。

半年跌去30%,銀行股怎麼了?

第三個原因:嚴監管導致銀行業發展受限

從去年開始的"三三四十"檢查已經讓銀行忙的腳朝天,但至少還是以對業務違規的自查自糾為主。

但是今年開始的資管新規,表外回表內,掐斷通道式服務等監管要求就讓銀行很難受了。

為何今年通過結構性存款吸存?因為同業存款被叫停了,上半年銀行業同業存款減少了1.8萬億。

表外回表內、資產新規、非標業務叫停,不但減少了銀行的收入,同時還新增了一部分風險資產,進一步佔用了核心資本。

根本原因:經濟下行,宏觀去槓桿

股票市場是經濟晴雨表,對銀行業來說更是如此。銀行業是萬業之母,反過來說,銀行業受到各行各業供養。經濟好、各行各業發展的好,銀行業才會好。

上半年M2增速只有8%創歷史新低,這個貨幣增速能維持GDP6.7%的增速也真是難為統計局了。

歸根結底一句話:現在經濟不好。

這句話就是當前股市低迷的最大客觀原因。

不信的話可以看看美股嘛,美股天天新高。因為經濟好嘛。

誰見過經濟好的時候央行和財政部掐架的?誰見過經濟好的時候銀行收貸款客戶死給你看的?甚至有的還沒等銀行抽貸,客戶自己就跑路了。

我就沒見過經濟下行期銀行股還能走出上漲趨勢的,經濟下行壞賬的爆發隨時吞噬銀行的資本金。

半年跌去30%,銀行股怎麼了?

看看下面這幾個新聞:

貴陽農商行信用等級遭下調:不良率逼近20% 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變負

河南修武農商行不良飆升超20%

山東鄒平農商行評級被下調 一季度不良率激增至10%以上

這是銀行還是P2P啊?

如果不是供給側改革,全國性銀行也是這個樣子。

為了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國家還推出了債轉股。

經濟好的時候怎麼不轉股呢?怎麼銀行現在放貸款還能放成股東?

就算債轉股實行了,不能改進參股企業經營情況,不能提高所持股權價值的,都是財務障眼法而已。

以上說了這麼多,是總結過去半年銀行股大幅下跌的原因,還有人民幣貶值、金融委、金穩委等原因沒說到,基本意思已經表達清楚了。

但是,我要說但是了。

我對銀行股的下半年或者未來一年並不悲觀。

我認為上面幾條在未來一段時間就會有改善。

就算沒有改善,現在部分銀行股的股息率,已經超過大多數你能買到的理財了。

無論作為打新門票,還是價值投資,都很有配置的價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