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历史之拿破仑打仗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屡屡得胜

有趣的历史之拿破仑打仗的特点是什么 为什么屡屡得胜

拿破仑说过:“战术者,常识也。”也就是说,战争理论是源自于战争诸要素与人性的合理思维所推论出的结果。由此可知,拿破仑所擅长的“内线作战”并非单纯以一部兵力抗阻敌方大部兵力,或同时集中大部兵力来迅速打击敌之一部兵力而已,拿翁的胜利关键实取决于其智力、判断力、想像力和健全的决心,并不断为部队创造有利的条件。以下特就“蒙特诺特”及“露地”之战,一窥拿破仑如何巧妙运用各项作为,来支持其理论之可行。

一、蒙特诺特战役

1796年3月,拿破仑3万大军正面对着以撒军在右、奥军在左,相并列的7万奥撒联军。

拿翁为迫使奥撒放弃同盟,遂对敌采取“中央突破”以遮断其连锁--故意以要求当时的热内亚政府(为中立国)开放该市之喀比要塞,以供法军通过的佯动措施来欺骗奥军。当时奥军主将波里果然受骗,竟以主力向热内亚方面移动,拿翁随即迅速以主力向中央猛进,而于蒙特诺特附近粉碎敌军。

二、露地之战

第二场战役时,拿翁仍故计重施,故意要求撒丁王国同意:法军拥有在巴伦萨波通过波河之权利,藉以伪示“法军将由此渡河,并向隆巴第首府--米兰前进”之意。此时奥将波里复中计,急将主力转移至巴伦荫对岸布阵以待法军。而拿翁便乘暗夜,以惊人速度到达波河下游,渡河进出奥军背后

奥将波里闻之大惊,又急向阿塔河东岸退却,于露地市对岸布阵。当拿翁追至露地,目赌河上架有一桥,便知奥军欲集中火力于一点--企图扼杀渡桥之法军。此时拿翁便决定:以大密集的纵队由桥上冲锋通过;另派一部兵力至上游3英里处,徒步渡河以迂回奥军侧背;并将炮兵排列于河岸待射;再于河流沙洲草丛中潜伏伺机而动的狙击兵。

战斗开始瞬间,法军积尸布满桥上,情况危急之际,拿翁甚至主动挥舞军旗,跃身危桥阵头,大声疾呼:“跟你们的将帅来!”于是勇将之下无弱夫,全军奋进,一再突进,终将敌阵中央突破,纵横席卷,大破奥军。

探究这两场战役可知,拿翁以年仅27岁的青年将军,竟能打败71岁的奥将波里,一则为政治及外交谋略的成功运用--连续2次欺敌、佯动和绝对秘匿企图的达成--虽然其作法似有违孙子兵法“战胜不复”的原则,然拿翁其实早己判定奥军主帅的心理状态,在合理推断后,才会大胆行之。这种自如的运用,实已对用兵理念达到通彻了悟之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