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有苦味,为什么中国人还是爱清饮?

西方人爱喝咖啡,中国人常饮茶。两种毫不相干的饮品却有一点相通:无论多么浓香的咖啡,或多么清洌的茶都是带着苦味的,人们品味着这其中的滋味,乐此不疲。

不同的是,西方人会给咖啡加入方糖,而中国人却很少掩盖这香茶的苦味。

茶有苦味,为什么中国人还是爱清饮?

茶的原性是苦的,古代称为“苦茶”。如果说人们一开始就喜欢这种苦味的饮品,纯粹是假话。用一点茶水试一试懵懂的小孩,他绝对是拒绝的。青少年更爱喝可乐而非茶,也是这个道理。

再如边疆少数民族饮茶,会加奶、加糖烹煮,如西亚、北非饮茶会加薄荷、香料、糖等调饮,本质上都是不能接受其苦。

茶有苦味,为什么中国人还是爱清饮?

那为什么中国人后来能忍受茶的苦味并且还喜欢呢?这其中肯定有一个逐步发展、接受的过程。

1

——

我国中医药理讲“苦入心,能泻火、燥湿”,人们在食用苦味的食物和饮料时,可能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它的某种功效,能实现清热解毒或者其他需求,尽管是苦的,但乐于接受,长期以后便形成了习惯。

茶叶也不是一开始就被直接用来饮用的。从最初的与其他药材配伍成为方剂,到唐代陆羽倡导在茶汤里放上盐巴调味,直至宋代以后,茶才实现清饮。

这也说明直至此时,整个社会饮茶风俗才稳定下来,对于茶的苦味已经逐步普遍接受,真正成为一种嗜好品。

茶有苦味,为什么中国人还是爱清饮?

2

——

人们愿意接受茶的苦味,还在于制茶技术的长期发展,改善了其苦味。

比如明代利用炒青大面积取代蒸青,茶的香味在一定程度上遮掩掉茶的苦味,使茶更易于被平常人接受。

现代制茶技术,如绿茶的摊凉,乌龙茶的摇青等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都减少了茶的苦味。再比如,普洱茶长期存放后,苦涩味物质会慢慢降解、转化甚至消失,茶汤滋味变得醇和、甘甜、厚重。

茶有苦味,为什么中国人还是爱清饮?

3

——

茶叶的滋味其实是一种多味的协调综合体。好茶总是苦后回甘,涩后生津……

茶的氨基酸等物质,在苦味之后确实能化开,逐步回甘,给人味觉和精神的愉悦。

当人们在喝茶的过程中,形成了味觉依赖和习惯时,苦已经不是问题。

茶有苦味,为什么中国人还是爱清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