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有益於健康」的說法,不完全對!

大量的運動是否有益於人體?大家只要看看那些專業運動員的情況就知道了,他們中的很多人,年齡稍大後身體出現的問題比常人多。運動——尤其是大量運動——是要耗費人體大量氣血的。

在大自然的環境中,冬天來臨時人們給果樹的根部下添加糞肥,這樣來年的果實才能結得又多又大還好吃。

其實人體也一樣,人與天地自然相應,秋天人的氣趨於收斂,冬天轉為收藏。冬季是人體陽氣潛藏、溫養臟腑的好時期,所以古人養生,要求此時儘量減少活動。早晨要待太陽昇起才起床,晚上天黑就入睡,另外還要吃各種大補的食物。

“運動有益於健康”的說法,不完全對!

《黃帝內經》上說:“冬不潛藏,春必病溫。”

冬天不休養,春天就會生病,其根源在於體虛。冬天不好好休養造成體質虧虛,用時下流行的說法,就是人體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各種外部疾病。

然而,與我們祖先幾千年積累的經驗恰恰相反,目前,運動的觀念深入人心,種種“運動有益於健康”的說法甚囂塵上, 其實,過量運動也是眾多疾病的根源。

冬天時節,運動過程中每每都出一身大汗,自己感覺身體很舒服。請記住,人的精氣是有定量的,在長年累月折騰之下必然大量損耗,而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容易胡亂折騰自己,但感覺不到身體有什麼大的變化。

“運動有益於健康”的說法,不完全對!

冬不潛藏。來年必虛。人的經絡並不是想打開就能打開的,果農們知道只有到冬季來臨時,才給果樹上肥,不能顛倒季節的次序。人類也是一樣,冬季要滋補,加強飲食的調理,健康狀況才會有明顯地好轉。

大量運動過後,由於人體原本該緩慢釋放的精氣快速外洩,雖然自我感覺精神健旺,其實卻是提前透支,並不可取。

大量的精氣儲藏於人體深處,它持續緩慢地供應著人體的日常生活所需。而大量運動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大量氣血的損耗,就會逼迫人體把原本應該儲藏起來慢慢使用的精氣在短時間內大量釋放出來,用以維持人體的需要。

“運動有益於健康”的說法,不完全對!

年輕時運動過度,可能當時並沒有什麼不適的感覺,但歲數大了的時候很多疾病就可能找上門來。另外,建議老年人千萬別大量運動。還有生病之後,人本該靜養,如果選擇運動,卻反而會嚴重延緩身體恢復的時間。

活動活動身體,既促進經絡中氣血的流通,又不損耗氣血,這才是正確的運動之道。人做任何事情,關鍵在度,不要盲目相信所有的運動都是有益於人體的,一定要把握好適量的原則。身體虛弱的人可選擇緩慢散步、太極拳等運動作為日常的保健之法。

“運動有益於健康”的說法,不完全對!

近來常有新聞報道,年紀輕輕卻突然猝死,多數原因是心臟出了問題。心臟為什麼會突然失去動力?長期熬夜,人體精氣不僅得不到補償,反而會更多地耗損。心臟的動力來源於人體精氣,精氣虧到極致之時,就是人的死亡之日 。假如你經常熬夜,趕緊調整作息時間,讓人體順應天時,好好休養潛藏。

請記住,人的精氣是有定量的,在長年累月折騰之下必然會大量耗損,就如同家中金錢,未用盡之時,總覺得有錢可用,身體也是這樣,一旦發病,想要恢復就很困難了。這樣的例子很多,只是大家往往不以為然。其實,正是自己生活中的諸多失常才會導致疾病纏身。

“運動有益於健康”的說法,不完全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