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I2018丨基礎研究成果交鋒,共謀臨牀轉化發展——全國青年醫師優秀論文競賽基礎組(一)

CICI2018丨基础研究成果交锋,共谋临床转化发展——全国青年医师优秀论文竞赛基础组(一)

編者按:今天上午舉辦的第十五屆心臟影像及心臟干預大會(CICI2018)“CICI青年論文競賽”,吸引心血管基礎研究領域的青年學者參加。陳韻岱主席代表主辦方到場致辭,希望通過這種新穎的形式為青年學者搭建切磋技藝、彰顯風采的舞臺,以鼓勵他們不斷研發具有臨床轉化意義的基礎研究成果。參賽者紛紛表示,基礎科學研究必須要以臨床應用為導向,通過本次競賽單元,不僅讓他們在與同道的交流中看到自身的不足,還能充分聆聽傑出專家學者們近距離的教誨,這將激勵他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進步。《國際循環》對參賽作品進行整理,以饗讀者。

楊峰:新型調控因子miR-22在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轉化和血管損傷後內膜新生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CICI2018丨基础研究成果交锋,共谋临床转化发展——全国青年医师优秀论文竞赛基础组(一)

本研究的目標是探索miR-22在成熟平滑肌細胞表型轉化及血管損傷後內膜新生中的作用,並揭示其潛在的分子機制。

miR-22的表達水平在體內和體外都隨著平滑肌細胞表型轉化而改變。過表達miR-22能顯著增加平滑肌收縮基因表達從而抑制其增殖和遷移能力,而抑制miR-22能起到相反作用:降低平滑肌收縮基因表達並增加其增殖和遷移能力。之前文章報道過的甲基化CpG結合蛋白2(Methyl CpG–Binding Protein 2,MECP-2)在本研究中也被證實參與了平滑肌細胞表型轉化過程。轉錄因子和癌蛋白-熱帶病毒整合位點1(EVI-1)是miR-22所介導的平滑肌細胞表型轉化調控的另一下游靶點。更為關鍵的是,在導絲損傷的小鼠股動脈損傷模型中,通過損傷血管過表達miR-22能顯著降低其靶基因EVI-1/MECP2的表達,減少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並最終抑制病理性內膜新生。最後在臨床患者病變血管中我們發現,相比正常人的健康血管,其miR-22表達明顯降低而靶基因EVI-1/MECP2表達顯著上升。進一步的統計學分析發現,miR-22與其靶基因EVI-1/MECP2在健康人及病變血管中都存在明顯的負相關。

本研究成功揭示了作為新型調控因子的miR-22能通過調控下游基因MECP-2和EVI-1,進而在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轉化和血管損傷後的內膜異常增生中發揮重要作用。miR-22可能是治療血管增殖性疾病的新靶點。

周浩:血管平滑肌細胞表型調控與新內膜形成的新媒介——miR-22

CICI2018丨基础研究成果交锋,共谋临床转化发展——全国青年医师优秀论文竞赛基础组(一)

FUNDC1是新型的線粒體自噬受體,受到CK2α的磷酸化失活調控。我們通過在體心肌特異性敲除CK2α和FUNDC1,來觀察CK2α-FUNDC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我們的研究發現:CK2α主要在再灌注階段顯著上調,激活的CK2α誘發了FUNDC1的磷酸化失活,從而干擾了線粒體自噬的活性。在體敲除CK2α,可以恢復FUNDC1的活性,上調線粒體自噬,對抗線粒體碎片化、減輕線粒體氧化應急、恢復線粒體能量代謝、促進線粒體生物合成,減輕缺血再灌注誘發的心肌損傷。而在體同時敲除FUNDC1,可廢除CK2α敲除介導的心肌保護,證實了CK2α敲除的保護機制是由於FUNDC1的線粒體自噬機制。我們的數據第一次揭示了FUNDC1調節的線粒體自噬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也確認了線粒體自噬對線粒體穩態的調節機制,闡明瞭缺血激活、再灌注失活線粒體自噬的分子過程,為線粒體心肌保護干預提供了重要的基礎研究證據。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提出基於線粒體動力學為中心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分子模式。FUNDC1是近年來由中國學者(中國科學院陳佺教授)首次鑑定出來的線粒體自噬受體,屬於國人的原創系列研究。文章刊登在

Cell Death Differentiation雜誌上,一經發表就被寫入多篇線粒體自噬相關綜述,受到了FUNDC1發現者陳佺教授的高度評價。

吳嶽:人C反應蛋白可抑制AMPK-eNOS軸功能誘發內皮功能障礙和高血壓

CICI2018丨基础研究成果交锋,共谋临床转化发展——全国青年医师优秀论文竞赛基础组(一)

長期的慢性炎症可導致血管功能紊亂及高血壓,人C反應蛋白(hCRP)是非常重要的炎性生物標誌物,其升高是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但關於人CRP究竟是“旁觀者”還是“始作俑者”,至今仍存在爭議。同時,人CRP在內皮功能失調和高血壓中的作用及機制仍不清楚。本文旨在闡明人CRP在內皮功能和血壓控制中的作用,為探索防治高血壓的新策略提供新的分子細胞學證據。

用AAV-hCRP轉染大鼠肝臟,發現高血壓表型;然後建立人CRP轉基因大鼠模型,以探討人CRP在高血壓和內皮功能障礙中的作用;檢測人CRP對eNOS敲除小鼠的血壓調節和血管功能的影響;機制上,用蛋白質磷酸化組學分析檢測重組人CRP處理的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s)不同時間點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差異,並在體外實驗及離體實驗證明其結果。同時,用二甲雙胍給予人CRP轉基因大鼠和WT大鼠,測定大鼠血壓和血管功能,證明二甲雙胍改善高CRP患者血管功能受損的潛能。

AAV-hCRP轉染的大鼠收縮壓、舒張壓均升高;人CRP轉基因大鼠表現為自發性的高血壓、心肌肥厚和心肌纖維化,和對照組相比主動脈直徑擴大以及血管舒張功能紊亂。此外,人CRP轉基因大鼠eNOS活性及磷酸化水平降低。值得注意,人CRP干預的WT小鼠血壓升高、血管功能下降,但人CRP對eNOS敲除小鼠血壓及血管功能均無顯著影響,進一步表明eNOS介導了人CRP誘導的高血壓和血管功能障礙。蛋白質磷酸化組學分析表明,人重組CRP在HUVECs顯著抑制AMPK-eNOS信號途徑。隨後,此結果在體外細胞實驗及離體實驗中得到驗證。在體實驗中,人CRP轉基因大鼠內皮AMPK磷酸化水平降低,而二甲雙胍可激活AMPK,改善內皮功能失調,並降低血壓。總的來說,運用人CRP轉基因大鼠和蛋白磷酸化譜分析,闡明人CRP在高血壓發展中的作用和確切機制。我們發現人CRP可抑制AMPK的磷酸化從而抑制eNOS活性,值得注意的是,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AMPK激動劑二甲雙胍,可部分地預防和逆轉由人類CRP誘導的高血壓和內皮功能障礙。

研究結論主要有兩點:首先,人CRP通過抑制AMPK磷酸化導致高血壓和內皮功能紊亂;其次,二甲雙胍有望成為臨床上治療高CRP相關的血管功能受損性疾病的治療手段。

馬強:含褪黑素的PLGA-mPEG納米顆粒可保護移植於梗死心臟組織中的脂肪幹細胞

CICI2018丨基础研究成果交锋,共谋临床转化发展——全国青年医师优秀论文竞赛基础组(一)

間充質幹細胞(ADSCs)移植為治療心肌梗死後心功能不全提供了一種潛在可行的手段,然而定植在梗死區的幹細胞往往因心肌梗死區缺氧、炎症、應激等因素髮生大量的凋亡和壞死。褪黑素為內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劑,具有明顯的抗氧化應激作用。但褪黑素在體內極易被分解、半衰期短,造成其應用受限。納米藥物載體能保護藥物免受機體快速降解,並控制藥物的釋放,延長藥物的作用時間,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我們使用PLGA-mPEG作為納米藥物載體包載褪黑素,在體內和體外水平觀察褪黑素納米藥物載體對脂肪ADSCs的保護作用,並著重從線粒體p53-CypD信號通路探究褪黑素減少缺氧復氧誘導的ADSCs凋亡和壞死的機制。研究結果表明,製備的褪黑素納米微粒緩釋效果明顯,且較單純褪黑素干預能更明顯的保護線粒體功能,減少凋亡蛋白的激活。褪黑素抑制了p53蛋白在氧化應激環境下由包漿向線粒體的轉位並與CypD蛋白的結合;小動物活體熒光成像等實驗也表明褪黑素納米微粒預干預的ADSCs在梗死區域存活數量更多。本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褪黑素納米微粒較單純褪黑素具有更有效的保護ADSCs氧化應激損傷作用。2)褪黑素通過線粒體p53-CypD通路抑制線粒體通透性轉移孔的開放,發揮抗缺氧復氧誘導的ADSCs凋亡和壞死作用。3)經褪黑素納米微粒預干預的ADSCs具有更強的心肌梗死微環境存活能力。

版權屬《國際循環》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網版權所有之內容須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國際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