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非洲公司减持腾讯2%,腾讯市值两天蒸发3300亿元

神秘非洲公司减持腾讯2%,腾讯市值两天蒸发3300亿元

腾讯第一大股东首度减持的消息释放了市场恐慌情绪,腾讯股价继续暴跌,两天内市值蒸发近3300亿元人民币(4047亿港元)。

都教授 / 谁是独角兽

3月23日开盘前,腾讯(00700.HK)发布“内幕消息”,遭第一大股东入主17年来首次减持,公告称南非报业(Naspers)旗下MIH TC公司将按总代价769.4亿港元出售1.9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约2%。按此计算,交易价格为每股405港元,较腾讯3月22日收盘价折让近8%。

这一减持创香港股市场历来最大配股纪录。配股股份当天上板,按T+2交收制度,控股股东南非报业最快于下周初可以套现。

当天,腾讯低开逾7%,报405港元,跟配股价持平,其后跌幅略为收窄,收报420港元,较前一交易日跌4.42%。腾讯全天成交量高达1261亿港元,更是创造了历史天量。

短短两天时间,腾讯市值市值已经蒸发了近4047亿港元(约合3300亿元人民币)。

神秘非洲公司减持腾讯2%,腾讯市值两天蒸发3300亿元

神秘非洲公司减持腾讯2%,腾讯市值两天蒸发3300亿元

腾讯股价日k线

腾讯大跌加上特朗普发动贸易战,香港股市一片惨淡。3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收盘大跌2.45%,主板成交量2834亿港元,腾讯在其中占到近一半。盘面上,科技股、工业股、原材料股跌幅居前。

3月23日的沪深港股通十大成交榜上,只有三只股份录得净流入,以腾讯最多,净吸30.3亿元“北水”,为一年内最多。

有台媒援引交银国际首席策略师洪灏的话说,很多交易员都措手不及,无法卖出腾讯股票的机构投资人,不得不买进看跌的卖权来避险。

瑞银认为,南非报业自2001年投资腾讯以来首度减持,原因是公司明显受到市场压力,需要释放价值,虽然大股东这次售股没有影响基本因素,但认为配售时间及配售价会增加市场忧虑。

富昌证券副总裁王荣认为,腾讯股价大跌主要由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腾讯前期获利盘较多,及时套现离场,以及衍生品市场上牛熊证做多的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加,主观屠牛的意图比较强;另一方面,港股市场对于外盘的担忧增加:美联储宣布加息后美股冲高,但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态部分资产(包括股票)价格相对历史正常性水平偏高,美股跳水。腾讯作为恒指重要的权重股,腾讯第一大股东出售股权也可能对股价有影响,但消息是盘后才出的。

南非报业的股东们一直呼吁该公司卖掉腾讯股票。南非报业此前长期拥有腾讯的33%股份,市值在1500亿至1700亿美元间,而南非报业本身总市值仅仅在1100亿美元上下,缺口巨大。这个问题一直是南非报业管理层的心病,被外界指责管理层无所作为。

腾讯财报不及预期也是股价大跌的因素之一。

在之前的交易日中,由于腾讯在3月21日晚间发布的财报显示尽管利润高于预期,但营收低于预期,受此消息影响,腾讯股价3月22日股价暴跌5.02%,至439.4港元。

香港经济通援引讯汇证券行政总裁沉振盈的话称,腾讯最新业绩显示,手游业务的未来增长动力已经减弱。加上来年腾讯会少了分拆业务带来的贡献,故建议投资者对腾讯2018年度第一季的业绩不要期望太高,后市跌穿400港元的机会颇大。

目前市场空头云集腾讯,腾讯做空量已创一年来新高。有分析认为,无论是腾讯基本面还是宏观面皆惨淡:腾讯面临财报不达预期业绩增长放缓、大股东减持的双重利空,宏观上特朗普启动空前规模贸易战、美联储加息导致全球经济动荡。

不过,此时也有机构逆势增持腾讯。高盛与加拿大皇家银行3月22日公布了增持申报,高盛增持逾36万股,加拿大皇家银行旗下资产管理公司增持逾3.1万股。

目前,腾讯总市值为39897.38亿港元(约合5080亿美元),依然是亚洲市值最高的企业。全球范围内,腾讯市值目前排在第5位,在苹果、Alphabet、亚马逊和微软之后。

分析师依然看好腾讯未来股价表现。Wind数据显示,目前有19位分析师授予腾讯股票“买入”评级,3位授予“增持”评级,两位授予“推荐”评级,没有人授予“卖出”评级。

瑞银预期,腾讯股价短期仍会受压,因忧虑集团游戏收入会否好转,以及边际利润受压,不过,看好集团长远增长前景,股价弱势时是买入时机。

早前花旗发表报告指出,腾讯第四季游戏收入逊预期,将其目标价由538港元下调至532港元,但维持“买入”评级。

瑞信指,微信小程序活跃用户有1.7亿,未来发展可覆盖零售、电贸、生活及游戏,瑞信维持腾讯“优于大市”投资评级,目标价540港元。

野村预计,腾讯支付及“小程序”业务继续有强劲增长,而“小程序”有1.7亿个活跃用户,成为新收入来源。

为何首度减持腾讯股票

南非报业在3月22日声明中给出的解释则是,这些资金将用来加强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并将会进行一些投资,加快公司的分类广告、在线食品配送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球化,以及其他未来可能的新兴领域。

MIH是一家总部在南非的投资集团公司,是南非最大的付费电视运营商,它多年在新兴国家投资新媒体,自称是“全球前五位的媒体投资集团之一”。1997年,MIH进入中国,参与投资了《北京青年报》和脉搏网。

作为MIH的实际控制人,南非报业创立于1915年,其在官网介绍称是一家全球互联网和娱乐集团,以及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公司之一,在120个国家和地区运营。根据南非报业集团2017年报,该公司大股东为南非公共投资公司(PIC),持股比例13.97%。南非公共投资公司是非洲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管理的资产超过了1万亿美元。

神秘非洲公司减持腾讯2%,腾讯市值两天蒸发3300亿元

南非报业官网

自2010年以来,在腾讯股价持续上涨的带动中,南非报业的股价已经翻了9倍多。

中国商务部网站多次刊发“南非报业受益于对腾讯投资,收益显著增长”的文章,文章来源于商务部驻南非使馆经商处转载当地媒体的报道。

不过,南非报业的股东们一直呼吁该公司卖掉腾讯股票。

南非报业此前长期拥有腾讯的33%股份,市值在1500亿至1700美元之间,而南非报业本身总市值仅仅1100亿美元上下,缺口巨大。这个问题一直是南非报业管理层的心病,被外界指责管理层无所作为。

南非报业CEO鲍勃·范迪克此前一直坚决反对减持腾讯股份,认为不可能再找到第二个腾讯了。但是,在2017年12月的投资者日活动上,鲍勃坦承,南非报业的总市值折扣的确“太高了”,而且,这种折扣近20个月来还在不断扩大。如果这种鸿沟一直存在的话,将考虑“结构性选项”来解决这个问题。

不过,随着腾讯2017年四季度业绩的发布,市场开始担心,腾讯的高速成长已经见顶。

腾讯3月21日盘后发表的第四季度财报,表面光鲜,收入同比增长51%至663.9亿元(101.6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98%,至207.97亿元(31.83亿美元)。

不过,市场认为腾讯的收入增长不及预期,净利润的高增长则是靠兑现投资收益维持。而且,市场还担心,腾讯目前的高速增长会不会成为它的历史峰值。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减持虽然给南非报业兑现了一笔“零花钱”,但可能是出于对腾讯未来增长空间的担忧,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交易所上市的南非报业,3月22日股价跌幅一度扩大至9.5%,为2008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

腾讯第一大股东为何是一家南非公司

南非报业入股腾讯,颇具戏剧性。

据吴晓波所著《腾讯传》讲述,2001年1月,一位美国人带着一个中国人突然出现在赛格创业园的腾讯办公室里,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自我介绍叫网大为(David Wallerstein),是南非MIH中国业务部的副总裁。

网大为是在无意中发现腾讯的。“我每到一个中国的城市,就去当地网吧逛,看看那里的年轻人在玩什么游戏。我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网吧的桌面上都挂着OICQ的程序。在2000年底,我接触几家想接受投资的公司总经理,发现他们的名片上都印有自己的OICQ号码,这更让我激动,想要看看这是一家怎么样的公司。”

2000年第四个季度,腾讯QQ的注册用户很快就要突破1亿的惊人纪录,可是全中国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它的股份。

网大为找到了腾讯公司。双方很快进入到实质性的谈判中。网大为开出了两个条件:第一,对腾讯的估价为6000万美元,MIH愿意用世纪互联的股份来换。第二,MIH希望成为第一大股东。

对于这两条,马化腾当即不同意。在股份比例上,他的底线是绝不放弃控制权。在投资方式上,世纪互联也是一家未盈利的企业,“虚对虚,你不能拿那个东西来糊弄我们”。不过,让马化腾高兴是,“至少第一次有这么高估值的价格出来了”,腾讯的估值比一年前整整高出了11倍。

两个月后,网大为做出了让步,MIH的投资将全部以现金支付,不过在股权比例上希望得到腾讯的帮助。

经过一番曲折的交易,MIH从IDG手中买下12.8%的腾讯股份,从小超人李泽楷手中买下20%的腾讯股份。偶然闯入的MIH以拥有32.8%的股份,成为腾讯的第二大股东。

据《腾讯传》讲述,MIH在进入腾讯之后,继续努力于股份的增持,同时开始谋划上市事宜。在香港律师事务所的安排下,2002年6月,MIH通过可换股债券投入等方式增持股份,腾讯股权结构变为创业团队占46.5%,MIH占46.3%,IDG占7.2%。2003年8月,腾讯赎回IDG剩余的股份和MIH少量的股份,至此,MIH与腾讯团队分别持有50%股份。而在上市后,MIH股份比例调整为33.2%。

根据腾讯2017年中期报告披露的超过5%持股股东情况,MIT TC持股33.24%,Advance Data Services Limited持股8.73%,JPMorgan Chase&Co持股好仓6.1%、淡仓0.91%。腾讯管理层方面,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持股8.73%,腾讯总裁刘炽平持股0.5%。

李泽楷错过腾讯暴赚6.53万倍机会

就在上周(3月16日),李嘉诚正式宣布退休,在媒体交流会上回答关于财富被内地富豪超越时,李嘉诚表示,这只是纸上的财富,最重要的是做人能够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贡献,这才是真的财产,尤其到现在这个年龄,他年轻的时候也就是这么想的。

对于家族接班安排,李嘉诚宣布长子李泽钜接棒长和董事会主席,二公子李泽楷则不会加入长和,“将给其很多钱,经营他自己的生意。”

相较于李泽钜,李泽楷是一个叛逆的“挑战者”,一只想摆脱父亲自立门户。作为钻石王老五,感情生活也是多姿多彩。

1991年,25岁的李泽楷便自主创业,并通过收购香港电讯组建盈科集团,被称为“小超人”。2000年,电讯盈科市值一度超过2000亿,个人财富曾逼近其父亲李嘉诚。同时,他还曾是腾讯早期投资人,拥有过腾讯20%的股权。

不过,李泽楷如果当时自己没卖这股权,110万美元持有到现在,对应持有腾讯的市值大约5634.94亿港元,约718.16亿美元(考虑股权稀释因素),可暴赚6.53万倍。

据《腾讯传》讲述,当时盈科卖给MIH时候犹豫再三,它既不想追加投资,可也不愿意出售股份,MIH“哄抬物价”让它进退两难。马化腾与曾李青前往香港同“小超人”李泽楷见面。“那天,‘小超人’在花旗大厦的餐厅里请客,很多人像追明星一样地围着他。我们在旁边找了张桌子坐下来,他抽出一点空隙跑过来聊了十来分钟,然后又像蝴蝶一样地飞走了。他实在太忙了,简直就是商业界的刘德华。”曾李青回忆说。到2001年6月,盈科因收购香港电讯举债过多,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巨额亏损,这才不得不将全数20%股份售于MIH,套现1260万美元。

根据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名榜,2018年李嘉诚排名23位,净资产为349亿美元。

如今李泽楷身家45亿美元,从700多亿美元到45亿相差15.96倍。当初卖掉的那20%股权,是李嘉诚净资产近2倍。

关于我们

谁是独角兽,关注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中国公司,聚焦互联网时代的公司变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