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

孟祥義921


風溼性關節炎是個很大的診斷,其中包括了類風溼性關節炎,但是除了類風溼,其他風溼病很少見,所以這裡只需要把骨關節炎和類風溼進行一下比較即可。

骨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雖然都是全身性的關節病變,但卻是完全不同的兩個病,二者有很大的不同。那麼,骨性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區別有哪些呢?

1、病理不同

類風溼性關節炎作為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發病部位是關節滑膜。症狀表現為關節腫痛,然後軟骨遭到破壞、關節間隙變窄。晚期時會出現關節僵直、畸形、功能障礙,因為骨質遭到嚴重破壞。

骨性關節炎不同,它是退行性病變導致的,年紀大後會出現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一般在承重時疼痛會加重,嚴重的話節軟骨會出現磨損甚至消失,在進行活動時關節因摩擦而發出聲音,局部按壓關節會痛,關節也會出現輕度腫脹,嚴重的話會導致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

2、病因不同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生原因有很多,主要是細菌及病毒感染、環境差、吸菸導致的,有研究證明也與遺傳有關。

骨性關節炎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後天的,如肥胖、勞損、創傷、關節畸形等,也有先天性關節異常導致的。

3、疼痛部位不同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疼痛部位大多是對稱性關節和小關節,如腳趾和手指。

骨性關節炎的疼痛部位大多是大關節、負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等。

4、晨僵時間不同

早晨誰醒後關節發僵,還有發緊感,這就是晨僵。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晨僵時間要一個小時,比骨關節炎要長,活動後疼痛會有所緩解,但仍感到疼痛。

骨性關節炎晨僵時間就較短了,一般不會多於30分鐘,症狀若是較輕,稍微活動一會後,疼痛就會緩解或消失。

5、腫脹的程度不同

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的人往往還會出現關節腫,腫脹程度重,而骨性關節炎早期是沒有關節腫的,但有別人會出現關節腫,程度比較輕。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病,治療時間長,大多不能自行緩解,需要醫生治療。

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時間較短,可按照醫生叮囑服用藥物,休息後疼痛可減輕或自行緩解。

7、活動能力要求不同

患有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病人在能忍受疼痛的情況下可以多活動活動,有利於康復。

骨性關節炎的病人在急性期儘量不要活動,以免加重病情。

8、年齡段不同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病年齡跨越比較大,小到幾個月的幼童,大到100歲的老人都有可能患上此病,其發病高峰在40~60歲,女性患此病的人較多。

骨性關節炎的發病人群一般是老人,年紀大多超過50歲,也是女性居多。

9、發病進程不同

類風溼性關節炎發展較快,一般在兩三年後就會出現關節變形,及早被人們發現。骨性關節炎病情發展較慢,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後才會出現關節變形,而且它的疼痛不如類風溼性關節炎來的厲害,往往會被人們忽視,以至於影響就診時間,導致病情加重。這兩種病症的關節變形不同,醫生能分辨出來。

這兩種病,不管是哪一種,都應該及時就診,拖久了,問題可能變得更嚴重。


每日更新,敬請關注!


骨科王健醫生


關節痛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症狀,一說到關節痛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關節炎,而關節炎是一個泛指,所有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由於感染、退化、創傷等原因引起的炎性疾病都統稱為關節炎。

可是我們聽到的還有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1. 病因上:

  • 骨關節炎是退行性疾病,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關節軟骨和骨的磨損所致。

  • 風溼性關節炎是由於感染了溶血性鏈球菌,通常有2~3周的咽部感染前驅症狀。

  • 類風溼關節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2.在起病方式上:

  • 骨關節炎發病緩慢,病情反覆。

  • 風溼性關節炎發病迅速,12~24小時即可達到高峰。

  • 類風溼關節炎發病緩慢,病情反覆,纏綿日久(有的是終身)。

3、在症狀上

  • 骨關節炎:多是單側關節的疼痛,少有晨僵出現,嚴重者可出現畸形功能障礙等。

  • 風溼性關節炎:多見於大關節紅腫熱痛,如膝關節、肘關節等,呈對稱分佈,遊走性疼痛,不伴有晨僵,受累的關節不遺留畸形及功能障礙。

  • 類風溼性關節炎:多見於小關節的紅腫熱痛,大關節也可受累,如指關節、腕關節、踝關節等;有晨僵,受累關節可出現畸形及功能障礙等。

4、在檢驗上

  • 骨關節炎:沒有免疫學上特異性指標,大多正常。

  • 風溼性關節炎:抗“O”陽性。

  • 類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因子陽性。

5、發病年齡上:

骨關節炎隨著年齡的越大,發病率越高。

風溼性關節炎多發於青少年。

類風溼性關節炎多發生於中年。

最後,以上的方法雖然是可以用於區分三種關節炎,但是不能用於診斷,它們各自都有著嚴格的診斷標準。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哦~


骨傷的楊張張揚


很高興能回答您這問題。

在我們身邊,說起關節炎,時常會聽到“風溼性”和“類風溼性”兩種。其實,關於關節炎,我們並不能簡單的分為“風溼”和“類風溼”。

常見的關節炎包括:類風溼關節炎、骨關節炎 、強直性脊柱炎和痛風性關節炎。我們逐一來看:

類風溼關節炎

主要是對稱性的多關節炎,常見於手腕和手指小關節腫痛,它出現於各個年齡。剛開始的時候,晨起的關節會僵硬,梭形腫大,後來會逐漸出現關節的變形和殘廢。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是隨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退行性改變,又被稱為退行性關節病或骨質增生。這種情況多出現在負重關節,如膝關節。一般活動的時候會有痛感,稍作休息後能得以緩解。

強直性脊柱炎

是一種主要以侵犯脊柱和下肢大關節為主的慢性進行性炎性疾病,其發生可能與遺傳、感染、免疫等因素有關。一般來說,青少年男性比較常見,女性患病的話,病情也會相對較輕,主要表現為腰部和下肢大關節疼痛,晨起的時候有僵硬感,活動開後,症狀會減輕。但如果是病情嚴重者,其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強直。

痛風性關節炎

這種情況是猶豫血尿酸身高以致於尿酸鈉鹽沉寂於組織引起的。常見於中年男性,女性較少,如若發生,多在老年。發作時,第一腳趾(大拇指)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熱痛,這種疼痛劇烈難忍。急性發作的時候,疼痛會達到頂峰。但發作往往短期內或數日內消失,恢復後又如常人。

風溼性關節炎

而我們常常聽到的“風溼性關節炎”並不是一個規範的病名,它既不是中醫的病名,國際上的疾病分類也沒有“風溼性關節炎”一詞。在我國,有人把風溼熱的關節症狀稱為“風溼性關節炎”,也有人用“風溼性關節炎”泛指風溼性疾病的關節炎。

然而風溼熱是一種被鏈球菌感染後出現的免疫性疾病,主要侵害心臟和關節。這種情況發作的症狀一般較短暫且輕微,不會引起關節的破壞,也不會導致殘廢。

覺得回答對您有幫助,麻煩點個贊。如果有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21


家庭醫生雜誌


如果不是專業人士,確實給你的診斷報告中顯示:骨關節炎或風溼性關節炎,或為:類風溼性關節炎,你或許真不知道有啥區別,甚至認為是一樣的!

其實三者有聯繫,又有明顯區別,不可忽視!


首先,病因聯繫!

骨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都屬於關節炎,是因引起關節炎的病因不同而有如此分類!

  1. 骨關節炎主病因是年齡的增長,軟骨細胞代謝呈現負平衡。其分為原發性骨關節炎和繼發性骨關節炎兩種,一些運動和某些職業也會導致骨關節炎的發生。
  2. 臨床上常說的風溼性關節炎,與人體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密切聯繫,咽部鏈球菌感染是其發病的必要條件,寒冷、潮溼等因素可誘發本病。
  3. 類風溼性關節又稱類風溼,是一種病因不明的慢性全身性炎症,以慢性對稱性多關節滑膜炎、關節外病變為主要症狀,屬於免疫性疾病!


其次,發病人群、症狀明顯區別!

從發病人群看:風溼性關節炎多為兒童青少年,中老年人較為少見;類風溼性關節炎:女性好發,發病率為男性的2~3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高發年齡為40~60歲;骨關節炎:一種退行性病變,系由於年齡增長、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先天性異常、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60歲以上高發!

累積的關節不同:風溼性關節以大關節為主;類風溼性關節則以手部的,小關節病變較為常見;骨關節炎,又稱為骨性關節病,關節疼痛常出現在早晨,關節得到活動後疼痛會減輕,但如活動過多,疼痛會加重,並且在早晨起床時或白天關節長時間保持一定體位後容易出現緩解僵硬,骨關節炎最常累及的是膝關節炎、髖關節和遠端指間關節!


  1. 愈後不同:骨關節炎不可治癒,可控制症狀防止進一步關節退化;風溼性關節炎不破壞關節,不會引起關節的;急性類風溼性關節炎,多伴有骨與關節的破壞,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有效的治療,往往致殘甚至危及生命。
  2. 實驗室診斷不同:風溼性關節炎的類風溼因子多為陰性,類風溼性關節都陽性,而關節炎不檢測類風溼因子,常根據慢性病史、臨床表現和X線來診斷,必要時可做關節滑液檢查,以進一步明確診斷!


  3. 在治療方面也有很大區別:風溼性關節炎治療主要採用大量抗生素,而類風溼性關節主要採用免疫調節劑和激素進行治療。骨關節炎服用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有一定緩解症狀、改善功能的作用,可延遲疾病的結構性進展。注意:三者均可使用消炎鎮痛藥來減輕控制症狀,不宜長期服用!

醫學小偵探


劉醫生談骨論筋🌾骨性、風溼性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區別🌾

身體中各個關節的疼痛都通稱為關節炎,其實它是有很多分類的,最常見的就是骨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大家都聽說過它們,但對於它們有什麼區別,不是很瞭解。下面就分別給大家說一說它們的不同。


骨性關節炎

骨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退行性關節疾病,表現為關節軟骨退化損傷和關節邊緣、軟骨下骨的骨質增生。又稱為退行性關節炎、增生性關節炎和老年關節炎。好發於中老年女性。部位以膝、髖為主。

一、病因

1.原發性。病因不清楚。多見於50歲以上的肥胖者。

2.繼發性。畸形、脫位、外傷、過度負重、感染或炎症等。

二、症狀

1.疼痛。逐漸加重的疼痛,活動時加重,休息後減輕。可有休息痛。並受天氣變化影響。2.關節活動不靈活,剛開始活動時僵硬,伴摩擦音。3.後期關節腫脹變形。

1.一般療法。保護關節,避免過度勞累或損傷。減肥,支具,休息理療。2.藥物療法。玻璃酸鈉、氨基葡萄糖、硫痠軟骨素等,疼痛時口服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3.手術治療。關節清理或置換。

風溼性關節炎

是一種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症,它和風溼熱有關係。表現為關節和肌肉對稱性遊走性酸脹疼痛為特徵。好發於年輕人,好發部位為膝、肘等大關節。


一、病因

與人體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感染途徑很重要。

二、症狀

1.疼痛。對稱性、遊走性大關節疼痛,伴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有時關節可交替出現。2.肌肉的不適,周身乏力等。3.不規則發熱。4.皮下結節,環形紅斑。5.舞蹈症。6.引發心臟疾病。

1.抗鏈球菌治療。2.水楊酸製劑。3.腎上腺皮質激素。4.中藥治療。

類風溼性關節炎

累及周圍關節為主的多系統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特徵性的症狀為對稱性多個周圍性關節的慢性炎症表現。多發於30-50歲的女性。好發部位手、腕、肘、踝等。


一、病因

自身免疫學說,感染因素,遺傳因素,體質因素等。

二、症狀

1.晨僵。超過一小時的僵硬。2.關節疼痛。對稱性、持續性,可有壓痛。3.關節腫脹。4.關節畸形。天鵝頸樣畸形,尺側偏斜等。5.關節活動受限。6.類風溼結節。7.類風溼血管炎。

目的1.減輕關節腫脹和關節外症狀。2.控制發展,防止和減少關節破壞。3.促進修復。

1.一般治療。休息,制動,鍛鍊,理療。2.藥物治療。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改變病情抗風溼藥(甲氨蝶呤、雷公藤等),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急性期青黴素和激素。3.手術治療。滑膜切除或置換。

這三種疾病我簡單說一下,大家可以對應比較。

大家可以關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瞭解更多醫學知識。

關注🌾劉醫生談骨論筋🌾享健康人生

劉醫生談骨論筋


剛才有主治醫師回答的很專業很詳細。分析明確,條理清析,非常佩服。我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常年開車一開就是十幾個小時造成了多年的腰腿痛,天天晚上到家吃口剩菜剩飯就去休息了,有時候腰腿疼的晚上睡不著,腰下面墊枕頭才能睡著,我女兒在外地上大學,不知道聽誰說的給我在網上買了幾盒地升龍筋骨貼,我一開始還兇她傻閨女浪費錢還不知道管用不管用,然後用了十幾天的時候腰腿痛不那麼明顯了,現在每天都堅持貼,過去三四個月了,也再沒有出現過晚上痛的睡不著了,謝謝邀請!


你爭我奪躲不開


剛才有主治醫師回答的很專業很詳細。分析明確,條理清析,非常佩服。過去家母曾患有類風溼關節炎,很受罪。症狀手指關節腫大,經常疼痛,特別天將下雨變天更為明顯。風溼、類風溼往往伴有心臟病。中西醫都看過了,只能止痛和緩解症狀,根治是不好辦。從四十多歲到八十多歲,從沒間斷吃藥。特別是用中醫調治,最後十多年症狀有所減輕,不過始終沒有除病根。謝謝邀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