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自主研發BPU架構,地平線推出支持L3、L4等級自動駕駛晶片

基於自主研發BPU架構,地平線推出支持L3、L4等級自動駕駛芯片

基於自主研發BPU架構,地平線推出支持L3、L4等級自動駕駛芯片

 

日前,嵌入式人工智能公司的地平線(Horizon Robotics)發佈了新一代自動駕駛處理器征程2.0架構,以及基於征程2.0處理器架構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計算平臺Matrix1.0,是面向L3/L4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5月10日,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告訴經濟觀察網,目前新一代自動駕駛處理器征程2.0正在研發中,而未來在軟硬件的進一步協同優化後,征程2.0處理器將可實現更強大的自動駕駛性能。餘凱表示,“我們正在開發基於自己芯片的ADAS產品,目前已經與國內外客戶在合作導入我們的產品。”據記者瞭解,地平線ADAS產品星雲即將實現量產,該產品支持L2級別ADAS功能。

  地平線機器人計劃在未來2年內將所開發的芯片部署到數千萬臺智能攝影機中,由於技術開發和部署腳步迅速,此前順利籌得超1億美元的A+輪創投資金,投資者包括紅杉資本、中國建銀、嘉實基金管理和英特爾(Intel)。

  中金公司分析員張景松指出,目前,國內眾多公司投入了自動駕駛方案的研發,而堅持做軟硬一體化的公司則比較稀缺。地平線新產品的發佈標誌著國產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軟硬件一體化上實現突破,繼續看好自動駕駛技術的加速落地和國內公司的市場機會。

  美國商務部制裁中興通訊的事件給中國芯片行業敲響了警鐘,不僅地平線,芯片國產化進程受到資本市場和政策雙重影響得以提速。上週二(5月8日),中科曙光(603019.sh)副總、董秘聶華表示,公司2017年正式發佈了“數據中國智能計劃”,在多個人工智能領域進行了研發部署。公司在AI專用芯片領域和寒武紀、Nvidia等廠商深度合作;在AI算法領域與商湯、科大訊飛、中科院計算所等企業和研究所深度合作;和相關上下游軟硬件廠商聯合發佈、優化了多款AI專用服務器等等。而寒武紀與阿里亦分別以推出處理器與收購中天微系統公司擾動市場。

 採用自主研發BPU架構

  近日,市場研究顧問公司Compass Intelligence研究結果顯示,在全球前15大人工智能(AI)芯片企業排名表“A_List”中,前三名依序為英偉達、英特爾以及恩智浦,蘋果排名第8名、三星第11名;而成中國大陸地區芯片廠商中,華為第12名,寒武紀和地平線分別排第22、24位。

  地平線CEO餘凱告訴經濟觀察網,從15年開始,公司專注於高性能的人工智能專用處理器的開發。在17年年底地平線推出了第一代的人工智能處理器。

  “以英偉達的GPU為代表的人工智能處理器起步時間要早很多,在產業化方面更加成熟,生態系統構架更加完善,比如CUDA和TensorFlow開發者生態,使得下游產業在應用方面較為容易。”餘凱表示。

  他表示,目前在雲端的智能,已經有很多完善強大的解決方案,各大巨頭也在投入,但是如果要真正讓人工智能技術大規模落地,還必須讓設備本身具備強大的智能能力,這就必須做嵌入式的人工智能開發,關注邊緣計算。

  本次推出Matrix1.0,內置地平線征程2.0處理器架構,最大化嵌入式AI計算性能,是面向L3/L4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可滿足自動駕駛場景下高性能和低功耗的需求。

  中金公司分析員張景松在研報中指出,自動駕駛、智能攝像頭等場景對終端的計算能力和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基於高性能計算平臺開發算法或以ASIC芯片匹配算法成為最有效的方式。而從已披露的芯片技術參數上來看,地平線“征程”處於MobileyeEyeQ3和EyeQ4之間,但功耗優勢明顯。目前,國內車廠的量產車型正在由L0向L1/L2發展,對於地平線“征程”來說,市場空間和時間點都非常合適。

  所謂L3/L4的級別,是指此前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制定的SAE International分類標準將無人駕駛分為L0-L5六個階段,其中L4和L5級別都屬於無人駕駛。而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L4是部分工況下的無人駕駛,L5是全部工況下的無人駕駛。而L0是指“預警,只是FCW、LDW,這些簡單的防撞預警或者車道偏離預警,或者防撞行人的預警。”

  不過,在智能系統正式接管人類操控前,還要經過大量路試和調整,即到達L5級別。對於Matrix計算平臺應對外部環境的耐久度,如面對溫度、溼度、震動等因素時的運行能力,也是對研發團隊的挑戰。

  據介紹,在高性能圖像感知方面,Matrix1.0基於稀疏和定點神經網絡,可每秒處理720P視頻30幀,並支持4路視頻的同時輸入和實時處理;實現20種不同類型物體的像素級語義分割,能夠精準識別每一個像素點的類別;同時還可實現三維的車輛檢測,識別場景中的深度信息,進行距離的識別和判斷;此外,Matrix1.0還能進行行人骨骼識別,判斷行人朝向,從而進行行人運動軌跡預測。

  由於Matrix1.0可支持20類不同物體的像素級語義分割,因此能夠讓汽車更好地理解複雜場景,特別是可以應對高度遮擋、快速響應場景下的無人駕駛挑戰。“比如當行人或者車輛被路邊的樹木或者其他物體遮擋時,通過像素級的識別,即使只檢測到一部分,也能實現正確識別,從而做出響應。”餘凱表示。

  2018年CES,地平線展出了基於第二代伯努利計算構架的視覺芯片原型,該原型基於FPGA實現,利用高效的深度神經網絡,支持像素級的語義分割與目標識別。

  餘凱告訴記者,今年年底會推出基於該架構的ASIC芯片。

 ADAS星雲量產在即

  “我們定位自己為系統級的供應商。基於我們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處理器和麵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處理器,提供‘算法+芯片+雲’的完整解決方案。”餘凱表示。

  總體來看,地平線與車廠的合作將從軟件層面開始,再逐漸深入到軟硬件一體,可以提供IP、處理器和整體解決方案等不同層次的產品。依託地平線自主研發的工具鏈,開發者也可以基於Matrix平臺部署神經網絡模型,實現開發、驗證、優化和部署。

  而在業務模式上,地平線採取開放態度。“可以提供不同層次的解決方案,既可以提供一站式的完整方案,也可以提供芯片和工具鏈,讓合作伙伴基於我們的芯片做應用開發。”

  去年12月,地平線發佈了新一代自動駕駛芯片“征程”和基於征程處理器的ADAS解決方案,同時公司還發布了“旭日”處理器應用於智能攝像頭,並推出智能城市解決方案和智能商業解決方案。

  此外記者獲悉,征程1.0面向智能駕駛的ADAS產品——地平線星雲也即將量產上市。

  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也就是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由多達9個,包括盲點偵測系統、支持型停車輔助系統、後方碰撞警示系統、偏離車道警示系統、緩解撞擊煞車系統、適路性車燈系統、夜視系統、主動車距控制巡航系統、碰撞預防系統、停車輔助系統,甚至更多功能的系統組成,每個系統主要包含3個程序。

  Mobileye則運用單攝像頭附帶傳感器和特有算法,將物體探測任務在單一硬件平臺上執行,使安裝大為簡化。

  而據瞭解即將量產的地平線星雲,支持L2級別ADAS功能。能夠同時對行人、機動車、非機動車、車道線、交通標誌牌、紅綠燈等多類目標進行精準的實時監測與識別,可滿足車載設備嚴苛的環境要求,以及複雜環境下的視覺感知需求。

  據餘凱透露,地平線正在和博世等國內外的頂級Tier1,以及長安汽車等知名OEM廠商合作,也是目前中國唯一在全球四大汽車市場(美國、德國、日本和中國)都同頂級汽車Tier1s和OEMs建立合作關係的智能駕駛創業公司。

  不僅地平線進行人工智能專用處理器開發,中興事件使得芯片國產化這一命題得到政府與資本市場雙重重視。國金證券認為,中美貿易摩擦背後是科技和戰略主導權之爭,此次中興事件並非獨立事件,美國主要目標是狙擊中國在高端製造領域的拓展,不排除其他科技公司後面有受到類似限制的可能。

  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8年要推動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而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二期的成立工作也正在進行,並將再次投資處理器設計、芯片製造、封裝測試等廣泛的半導體市場。

  據瞭解,近日國內國產芯片領域動作頻頻,除地平線公司外,“寒武紀”日前發佈新一代智能處理器IP產品,阿里巴巴亦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 CPU IP Core 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