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通则中要求切勿合掌,能举哪些例子来解释“合掌”吗?

用户杜锐


合掌属于律诗中的一种语病,创作诗词时应该避免。对联延续了诗歌的创作手法,同样不能合掌。如果在对联中,上下句意思相同,我们就可以说合掌了。合掌分为两种,一种是字词的合掌,一种是意境的合掌。一般情况下的合掌都是第一种。下边我将列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来分析一下:



一,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该句出自于毛泽东的《冬云》,该联写得气势非凡、虎虎生威。可惜的是犯了合掌的忌讳,因为“英雄”与“豪杰”意思一致,“虎豹”与“熊罴”都代表了凶猛的动物,意思也一样。这两句意思一样,有点重复了,可以看成是合掌。当然,该句诗也可以看成是互文,英雄豪杰不惧虎豹胸罴。

二,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这是最早的合掌句,也是最被大家所熟知的合掌句。因为“马上“就是在“途中”,“寒食”就属于“暮春”,下联明显和上联语义重复,给人一种废话的感觉。所以说这种重复的下联应该避免。

三,“红颜弃轩冕”与“迷花不事君”

以上两句诗出自于李白的《赠孟浩然》,这两句并不是上下联,但是句意有所重复,不易察觉。“红颜弃轩冕”意味着放弃了当官,“迷花不事君”同样是放弃了当官,这两句意思是一样的,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同样属于语义的合掌。所以有的人就认为李白的《赠孟浩然》有小小的瑕疵。

不管是诗词还是对联,在创作过程中都要尽量避免合掌。当然,本人对合掌的理解也不深,水平有限,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层城鵷雏


本人学识短浅不能回答你的问题,抱歉抱歉!


沂蒙赵记烤鸭


对联通则中要求切勿合掌;个人看法,我对对通则要求完全不懂,受教非浅,理解应该是对联应是相对的最好,理屈词时会胡拼乱凑。懂行的应该多给指点。谢谢!现在玩的心态百分九十,一点不正规。


水果店212039998


学浅识短难以做答,致谦致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