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真的存在吗?

用户68712571


之前我说过,考虑到《史记•匈奴列传》中关于夏朝与匈奴的继承关系,就可以得出夏朝统治者有可能是游牧民族的结论。如果是这样,那夏朝没有留下遗址和文字就是非常正常的事。这次再来进一步说一下为何夏朝是肯定存在的。

斯基泰人铁盔和金饰,这也是个没有城市和文字的文明


其实正经的学术界几乎没有人质疑夏朝的存在。有争议的是夏朝以何种方式存在。 因为在春秋时期尚有一个杞国,而战国秦汉时则有一个匈奴作为继承者,而这一个城邦和一个帝国与夏朝的关系在当时就是明摆着的事。甚至夏朝的文献在东周时还有一部分存在,因为孔子对夏文明的了解就很深刻。——"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所以自古以来直到晚清,基本上就没有人怀疑过《史记•夏本纪》的真实性。

直到疑古派的兴起才开始有人对夏朝的记载产生了质疑。但是需要说明的是,疑古派并不怀疑夏朝的存在,而是质疑包括太史公司马迁在内所有正统史观中对夏朝的记载是否属实。 比如民国疑古派教主顾颉刚就曾经在曾经在1933年编写的《春秋战国史讲义第一编》中说过:“夏代的存在是无可疑的”,顾颉刚所怀疑的只是大禹就是夏朝的的开基之祖抑或只是上古卷轴中的一位神明。至于考古学上所争论的,也主要是夏都的遗址在哪里;夏与商的关系等“技术性的问题”。根本没有谁怀疑过夏朝是否存在。 但是,甚至是顾颉刚的这种质疑都有很大的漏洞:比如顾颉刚认为大禹其实是是青铜器上的龙纹(虫),后来被变儒家附会为圣王并杜撰了大禹和夏朝的历史云云。但王国维在清华讲课,就针对这种说法提出过异议,他举了两件春秋青铜器铭文,一件是《秦公敦》,一件是《齐侯钟》,前者提到了“宅禹”,后者提到了祖宗“成汤处禹之堵”。

这两件器物,一件是来自于东方的齐国,一件是来自于西方的秦国,这说明至少表明在春秋时期,无论东西,都将大禹开创夏朝视为真实存在的历史。


秦公敦

此外在《尚书》的《召诰》、《多士》中都记载了多次提到商朝之前有个夏朝,夏朝被商所灭。《尚书》中的周初八诰是公认的西周初年实录,而且此后《诗经》、《左传》、《竹书纪年》、诸子百家直到《史记》,也都肯定商朝之前是夏朝。在这样的文献史料之下,我们只能说对夏朝的存在是当时的共识。 至于如果有人认为夏朝是周人用来找出武王伐纣的历史的合法性,那就有点太幼稚了。要知道,周武王根本就不是以革命者的形象来塑造自己的,而是以保守主义者的形象出现在当时,比如武王说纣王的罪名之一就是“今纣弃成汤之典”,而自己则“予惟以先王之道御复正尔百姓”,并且从《世俘》等西周文献来看,很多民国学者都注意到周武王大多时候遵从的仍旧是殷礼,这一点周原甲骨也有证实。而且在《应公鼎》铭文里面,周武王还有像商王那样的日名,名曰“帝日丁”。所以说根本不存在周人抹黑商人的事情。



二里头出土绿松石兽面牌。二里头遗址绝非夏都遗址。但可能是一个和夏朝关系密切的邦国。


陳大舍


悟空问答上类似的问题很多,但是有个非常不好的现象,凡是质疑夏朝存在的,总会被不少评论辱骂。似乎质疑了夏朝存在,就是没有民族自信心。但是这种考虑完全是多余的。夏朝存在不存在,针对的只是某些传世文献可信度,完全不影响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

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这些商周之前的文化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不是非要给他们贴五帝、夏禹、夏桀的标签才能增强我们所谓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那么是不是也要把盘古、女娲、三皇都要找上遗址对应?当然,能找到自然是好的。关键是,就算是传世文献,记载也是不一的,到底哪个可信,哪个不可信呢?

我们知道,最早发现的文字的商朝,那么不管是二里头文化,还是陶寺文化,它们都是没有文字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告诉大家,他们究竟姓什么。就拿二里头来说,他的文化是和殷墟文化一脉相承的,所以你可以说它姓夏,但是也不能完全排除它姓商。毕竟文献中也说过这里是商的西亳。甚至,也可能是另外一个文化呢!

无论如何,我们知道他们一定是我们的先人,我们的文明是薪火相传的。至于夏朝存不存在,确实没有严谨的考古证据,只有周朝以来的传世文献表明。那么我们就算不知道夏人的夏朝是怎么样的,至少可以知道,周人眼中的夏朝就是这样的。


林屋公子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只是为了民族自信心去反驳,怎么就说夏朝不存在呢?而并不认真去思索,为什么会存在对夏朝的质疑?

实际上,上个世纪古史辨派的很多史学家提出的问题依然生效,考古工作者依旧无法回答他们的问题。

杨宽先生的《中国上古史导论》中,对于夏的论述可谓精彩。譬如,与大部分人的认识相悖,古人称这个时代为“有夏”,而不是直呼“夏朝”的,有夏的领袖被称为“夏后氏”。这和后世都不太一样。

杨宽先生的论述中,“夏”和“下”,在上古是互通的。这个称呼来源于远古中国人的宗教崇拜。

当时,在天的主神被称为帝,因为在上,所以被称为上帝、皇上帝、天帝等;而在地的主神,则是社神,我们经常说的“后土”就是社神,因为在下,所以又称“下后”,“夏后”和“下后”是一个意思,是用社神的名号来称人间的王者。

而“有夏”,杨宽先生认为“有夏”即“囿下”或“域下”,指的是国土,构词法和我们今天的“天下”是一样的。

所以,他认为,“有夏”的意思最开始不过是国土,“夏后氏”的意思不过是用社神的名号称呼人王。

这个就和我们一般情形下的认识不一样了。

而禹,被考证为西羌民族的社神,与“下后”联系在一起是很正常的事情,后来古史层累造成,也就被视为夏朝的祖先了。

现存的关于夏代的文献史,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夏的世系,但这一点也被陈梦家先生(李学勤的老师)质疑,在《夏世即商世说》中他提出,夏史完全是从商代历史中分出的。陈老将商先公世系与夏后氏世系进行比对,认为“太康-中康-相-少康”四位夏后的历史,是商代中期“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五位商王事迹的史影。


这些问题,实际上考古工作很难进行回答。考古工作者对于夏朝的态度,许宏老师的看法可能颇具代表性。大家可以参看他的著作《何以中国?》。

简单而论,商那样繁荣的文明肯定不是凭空出现的,不必说二里头,很多地区的考古发掘也早已证明,在那个年代,中国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文明。尤其是陶寺,已经具备了很多中华文明的典型特征,从城池的建设到一系列礼器都看得出;又如新砦,从遗址发掘来看,真的是恢弘灿烂。

但无法证明的是,这个文明就叫做“夏朝”,现如今我们只不过笼统地称这一阶段为“夏文明”罢了,作为朝代的夏朝有没有,没有出土的文字能够证明,二重证据无法补完。

而如果要完全严谨地论证夏朝的存在,是需要有这方面的证据的。我们现在的很多人,喜欢往考古成果中去扣帽子,用考古成果去补完古史传说,甚至很多人都对应到黄帝、炎帝身上去了。这无疑是对上个世纪严谨追求真理的怀疑精神的背叛。

民族自信,不必非得有一个夏朝作为支撑。


夜小紫


按照史学精神判定的话,夏朝目前是不存在的,因为没证据

在国人的普遍认知中,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是中国由部落联盟到国家政权的巨大飞跃,也是华夏文明的起始。

不过对于这个王朝是否存在过,史学界还存有巨大的争议。

今天我们对这夏朝的认知主要还是来自前秦和汉代的史书中,在现实的考古中并没有发现过任何可以确定为夏朝遗迹的文物和文字,以至于现在国际社会通常不承认这个朝代的存在。

当然,有很多人会指出:1959年在洛阳发现的二里头遗址不就是夏朝的遗迹嘛!

的确,二里头遗址的发现确实大幅提高了中国历史的时间上限。但是这个遗址到底是夏朝遗迹还是商朝遗址,现在还没有定论,目前的证据倾向认为是商代遗迹。

对此,在这篇文章里不做过多的分析。

但可以明确的是,夏朝还没有被史学界公认的遗迹出现。

(二里头文化遗址)

对于夏朝遗迹难觅行踪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大概是由于年代久远,夏朝的很多遗迹在之后的战火和人类活动中渐渐的消失了。

这个可能性不是没有,毕竟那个年代的生产力低下,城垣、房屋等建筑建造水平不一定能扛得住千年的风霜。

而且与许多世界早期文明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石制建筑极少,石材的应用几乎没有,中国建筑主要是靠木材和夯土建成的。就算是砖瓦,也不可能在夏朝出现。

由于木材的耐久性和放火程度无法和石材相提并论,自然更容易毁于战火和岁月。

但即便如此,一个立国近400年的王朝连一点痕迹都没留下来,着实有些不可思议,哪怕是你留下几个贝壳呢!要知道在其随后的商朝,那记载甲骨文的甲骨贝壳可是成吨的出土啊。

至于第二种原因:可能就是这个朝代压根就不存在。

这个原因相信很多国人都接受不了,因为要是没有夏朝,中国的文明史也就3500多年。

咱们今天自称的5000年文明史,那都是注水了将近1000年。根据中国官方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认定,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有零有整),距今4088年(截止2018),距离5000年还差着912年呢!

如今没了夏朝,中国历史连4000年都不够了,出门脸还往哪搁,还怎么跟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在一起打麻将!大家都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了。

可是咱们今天确实没有过硬的证据证明这个“风一样”的朝代存在过。

今天国人对夏朝的认识最早见于周代的史籍中。不过问题是,周朝和夏朝隔了有600多年,跨越了整整一个商朝。但在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却没有找到一句关于夏朝的记载,

这就奇了怪了!

商朝可是代夏而立的,怎么可能不对夏朝进行描述,哪怕是反面描述,抹黑的话总得说一两句吧。

可就算是翻遍上万片甲骨文,终究还是没有寻得对夏朝的只言片语,仿佛这个朝代就不曾存在过。

那么,商朝都没记载过的东西,周朝人是怎么知道的?猜的?

周人:“我猜,在你前面有个夏朝”。

商人:“呵呵,你开心就好”。

现在有种观点认为,夏朝是周人杜撰出来的,目的就是为自己推翻商朝提供历史依据。

周人编撰出夏朝因为夏桀的残暴而灭亡,从而为自己讨伐商纣王建立合理的说词。

(夏桀,夏朝末代暴君,因荒淫无度引发了商汤的异姓革命。周朝也希望借此,为自己推翻商纣王的战争提供法理依据)

对于这个观点,本人不持任何态度,信不信由你。

总之,对于中国人来讲夏朝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希望它真实的存在过,希望他也曾经沐浴过这个世界上的春夏秋冬、电闪雷鸣。

在此,也希望中国的考古工作者能尽早的发现夏朝的遗迹和文字,让这个古老的王朝重见天日。


千佛山车神


本来不想讲这个具有争议性问题,但昨天看到一篇文章,将夏与西方古希腊对比,说国际不认夏朝,我们也可以不认西方中世纪以前,这也是网上比较流行的观点。但是,这个观点是存在问题的,本文我将对此作出说明。



首先,夏朝存在于否在中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论。像我的老师之中,就存在分歧。我有一位老师上的第一节课,就说夏朝不存在。他的根据就是来源于夏朝至今没有任何的考古文物。从考古学的角度来讲,夏朝目前并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其存在。我们考古学在测定出土文物的时代时是通过C14来测定,通过C14我们可以大致确定文物的年份。目前我们唯一认为是夏朝的二里头遗址,已经被学界通过测定研究出可能是商朝早期遗址,在二里头附近出土的文物,也都是商代的文物,并没有夏代的文物,所以夏朝的文物证据并没有找到,因此在国内的历史学派中,以考古为根据的,学者往往认为夏朝是不存在的。这些学者很多认为,夏朝是一个杜撰出来的王朝,就像网上所云的虞朝一样,也是纯粹是后人进行臆想编造的。更具说明性的是,我们在出土的春秋战国中的文物中,讲述夏朝的文献并不多,这也一定程度上质疑了孔子所说夏朝的存在的可能性。毕竟,孔子说有夏朝,而实际孔子离夏朝所处的时代,已经差了一千多年,就相当于现在人去说宋朝的事,如果没有史书和文物记载,还真没法考证。由此可见,与孔子同一时期的人都不认同夏朝的存在,很有可能是孔子在假借前朝而宣扬政治主张,就像康有为那样,编造历史,托古改制,编一个古代乌托邦,吸引眼球(

孔子也确实经常这样干,比如说他说禅让制,实际根本就不是禅让,但孔子给它编成了圣君禅让)。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说夏代的生产力比较低,所以文物比较少,但商朝时期文物却是极多的,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说,有一个长达几百年的王朝在商之前,不可能一点证据都没有。试想,在它之后的商代,文物多达几千乃至万件,之前一个500年左右的王朝,却一件东西都留不下来,这个确实是存疑的,你要说都毁于战火,但是不可能几百件都存不了吧。 所以,对于夏朝的存在很多学者是抱否定态度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实物证明。



但是,我的另一位老师却代表了国内另一部分学者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就是夏朝是存在的,只不过还没有发现。比如每回讨论到夏朝存不存在的时候?我那个老师就会说,汤武革命,没有夏朝的革谁的命啊!很多学者认为,其实夏代是应该存在的,只不过我们暂时是没有找到它实际活动范围和出土文物。毕竟,我们的很多地方都有对夏代的纪念,比如说大禹像,总不可能是这么有默契的大规模造假吧。还有一个就是,如果没有夏代,我们国家直接到了商代的话,商代发展也太成熟了吧?相当于是没有任何过渡的情况下,我们直接由部落体质进入一个国家体制,这个飞跃太过巨大,而且根据目前考古得知,商代的社会已经很成熟了,从文字到政治体制再到社会结构,这些不可能是一步达到的,必须有较长时间积累。所以持此观点的学者由此推测,认为商代之前必然有体制较为完整的国家存在,他们也认为未来是能找到夏代的文物的。



这就是我国存在的两种关于夏朝的主流观点。我国的考古工作者也在积极的寻找夏朝存在的证据,让我们拭目以待。

接下来,我讲一下关于西方中世纪以前的历史。西方历史我们一一般认为,是从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开始的,起始年份约公元前九世纪。很多网友都会说,西方历史其实都是靠圣经和编的史诗讲述的,其实这是一种不懂历史的表现。我们研究西方历史,确实有一部分是通过圣经和荷马史诗这种史诗推知的。但之所以国际上公认西方文明起源于公元前九世纪,是因为西方文明的起源有一整套的考古证据证明。就拿古希腊文明来讲,古希腊文明留下来的文物非常多,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雅典看看。去年,三月份左右在武汉就有一次与意大利博物馆的联合展出,展出了数百件的古希腊的文物,无论是雅典还是斯巴达,都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包括我们孰知的雅典帕特农神庙,公元前二世纪的安提基特拉装置,米洛的维纳斯。在欧洲,很多地方都残留着公元前的古迹,要知道他们的古迹可不像中国的某些地方的古迹,是真真正正当年留下来的,

你去西欧旅行,古迹和历史博物馆极多。像意大利,古罗马时代的古迹文物会让你看腻。所以西方文明的起源,实际上是有充足的文献和考古证据证明的,所以不存在任何疑问的,大家就不要像史盲再瞎说了,好不好?这种一厢情愿的所谓文化自信,其实根本就是井底之蛙的自娱自乐。



所以,请各位网友就不要认为说夏朝不存在,就一定是无知或者是别有用心的。做学术就是做学术,就要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凭感情好恶去主观地判断问题,那样的话学术就已经没有意义了,历史就已经变成小说,请诸君慎之。

我是李子木,喜欢就赞一下吧。


李子木沆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当初是西方人提出来的,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一百年前,中华文明西来说甚嚣尘上,西方学者居然说中华文明是从西方通过中亚传过来的,是西方文明的分支。清末民国的文人学者竟然都认可这种西来说,我们现在嘴里的大师那时候是多么的可悲,可悲得连自己祖先的文明都卖给了西方。

西方不承认夏朝,并不代表夏朝子虚乌有,没有夏朝,商朝从何而来?它又是继承了谁的王权制度?西周王室从何分封夏朝后人在越国、杞国、缯国和褒国?又何来杞人忧天的相传近三千年的成语?

&商代之前的王城遗址

夏亡到周立不过四百年,此间人们的口口相传不会是空穴来风,周人完全能记住四百年前有一个煌煌夏朝,更何况夏朝后人杞国人不可能在四百年里忘了自己是一个朝代的后人!


&二里头遗址夏代青铜爵

一个周公可以在目不识丁的老百姓嘴里相传了三千年,直到现在我们还能从一个不识字的老人嘴里听到周公的故事,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怀疑三千年前的周人记不住他们之前四百年前的堂堂夏朝?

如果是华夏子孙,就不要怀疑我们的先祖创立的功业,不要让某些别有用心的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谢谢大家。


风云说收藏



夏朝的存在是肯定的,只是还没找到主城,发掘出出陶符因读不懂不被当成文字而已

公认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信的朝代,至今4100年左右。

为什么会认为夏朝是存在的?

距今5300—4300年的良渚文明,2007年发现了良渚文明的都邑——良渚古城后,新近确认古城外围存在一个规模宏大的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对研究良渚古国和中国文明的产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个水利工程,距今5000多年,比大禹治水传说还要早。

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 经碳14测定,年代在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真好是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出土的陶符(如图),因为看不懂,却不被确认为文字

二里头可以确定,是夏朝的,但是不是主城?倒未必,真正的主城可能更大。主城遗址还没发掘出来,这需要考古界同仁努力。

也可以了解下《夏小正》这本书,记录的就是夏太阳历,夏朝的农事活动。

看回答与评论,总是说古希腊文明被承认,有大量的文物与遗迹。其实恰恰西方是没有考古证据支持古希腊文明存在的。不过西方占有话语权,总是用双重标准来对待中国。

古希腊的考古,至今看不到有什么重大考古成果发表。轰动一时的,都是像发现“特洛伊遗址”那样哗众取宠的东西,“特洛伊”在亚洲土耳其境内,随意指认一处遗址,冠以“特洛伊”的名字,实际上与所谓古希腊毫不相干。

今日所谓“雅典古建筑”,多出于18世纪法国、英国工程师绘制的图纸,最辉煌的雅典卫城“巴台农神庙”,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建。1933年巴台农神庙已经在当时的条件所能允许的情况下被修复到据认为是大约250年前的样子。而斯巴达城所在地,则出于17世纪旅行者的随意指认。所谓古文物中最可以引为证据的“古希腊画瓶”都不是科学发掘出土的,没有地层学上的证明。

今天所见大量的“古希腊铭文”,实际上很少有实物,都是些摹本。18世纪法国宫廷派法兰西学院富尔蒙教士(AbbéFourmont)在1年左右的时间内,这位富尔蒙先生就将收集誊写的近三千册古希腊铭文带回了法国,并说雅典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取之不尽、刻满铭文的大理石矿。后世的研究建立在这样的“铭文”基础之上,没有实物对照,缺乏科学性。

《荷马史诗》被誉为“希腊的圣经”。荷马史诗真假一直存在争议,因为一直没有考古文物考证。

 

荷马史诗有多达27800行,在中国的造纸技术传到西方前,他们用羊皮做纸,至少上万张羊皮,还能抄送、传存几千年,几乎是不可能的。

文字的记录工具,记录有龟甲上,才能保存几千年,刻录在石头上的,经过几千年自然风化,也是一点痕迹都没。即使有几千上万张皮记录,这种有机物,如何保存几千年。

中华文明是一直延续,西方文明是断代的(断过许多次),所谓的西方古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早就一点痕迹都没了。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文明源头之争,也是话语权之争


我是汉字谷主, 【专注说文解字、识字启蒙、语文教育等汉字产业,古汀汉字谷 独创的人字学习体系(人字学习法、快速识字、汉字创新思维、汉字国学、古诗词理解等)让孩子更优秀,欢迎关注交流!】


汉字谷主


我是一个很尊敬祖先,也尊重科学的人,说白了就是尊重事实,只说实话。

在以前你爹就是你爹,现在不一样了,有了DNA检测,你可能是隔壁老王造的。以前有圣经,封神榜,现在不一样了,进化论和相对论,从科学角度解释问题。有的人不相信进化论,请问你相信手机电脑是科学家造的吗?我现在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

二里头考古发现后来被证实是早期商朝遗址,那好了,一盆冷水泼下来,唯一一个关于夏朝的线索都断了,难道你听信传说?自己的爸爸都可能是隔壁老王,又怎么来证实三千年前的存在?你跟我讲讲夏朝的国都在哪,有什么祭祀,农耕生活还是游猎生活,用什么武器,有多少人口,有几代皇帝,你们一样也讲不出!

就像中华有神功一样,神功在哪?古代打仗不穿铠甲吗?降龙十八掌能灭铁木真吗?我们现在知道现在随便一个壮小伙都能打败武术大师,因为我们现在进行了实战,进行了对比,有视频为证,要是没有实例对比我们还以为中华神功无坚不摧。可能确实有厉害的功夫,但是你不拿出来让我亲眼看到,打死我也不会信的!。夏朝不一定存在,也不一定不存在,但是现在判定它一定存在,就只能说明你不动脑子,感情用事,不尊重客观事实。

另外夏朝是没有文字的,也找不到都城所在地,即使未来考古证明夏朝存在,意义也不是很大,因为他们只是在中原生存过,本来就没什么文化,而且商朝有屠杀俘虏的习惯


Mask韩先森


这个问题本身就很有争议!问题是“夏朝真的存在吗?”。看了这么多的回答与评论,许多都已经进入情绪化,甚至与反华、西方阴谋扯上关系。你们要是没这个历史素养,就别来这里瞎起哄!

解答问题的终点在这个“真”字!就好比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一样,最早有关夏的描述只来自于孔子,而没有任何其他的记载,尚书已经被证明是汉朝人写的。因为柏拉图和孔子在各自的文化里占有宗师级的地位,所以他们的描述不会被人当做笑话,而是一本正经地研其究存在的可能性。但分别经过两千多年,数以十万计的人研究,还是找不到决定性的证据证明夏朝或亚特兰蒂斯的存在,所以这个“真”字,是得不到证据支持的。以现有的科学论证也罢、法律观点也罢,只要是“证据不足”,你就不能宣称是“真”!所有“宣称”夏是真实的人,对不住,你们现有证据不足。

话说回来,是不是有一个朝代、或国家、或部落存在商朝之前,名字不一定叫“夏”(这个朝代可能是孔子自己命名的)?毫无疑问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商朝人不是孙猴子,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商朝人的文明必定有所源,这个源头文明就是争论里的“夏”。所以“夏”至少现在是无法完全证实是存在的,但在商之前,肯定有某个文明被商继承、消灭或吸收进化了。如果你要坚持管那个文明叫“夏”,Well, be my guest!


手机用户7930454965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提醒大家要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现在网络关于历史的解读太多,有些是百家争鸣,有些可能是故意通过各种历史解读,抹黑中国历史。

我们是华夏儿女和炎黄子孙,这句话最初就起源于商朝,黄帝和炎帝的后裔建立了夏商周,经过夏商周三朝的发展和民族的融合,华夏才正式形成,中国人才有了统一的民族认识,我们都是华夏儿女。否认夏朝的存在,就是否认了我们中国民族的历史传承。

之所以现在社会上和国际上会认为夏朝不存在的言论,是因为还能从考古遗址中找到证据来证明。

找不到遗址并不能代表不存在。中国文献有夏朝的记载。司马迁的《史记 殷本纪》前有个《夏本纪》,专门对夏朝进行了介绍,讲述了从夏禹到夏桀共计400多年的历史,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

目前的考古进程中,同夏朝最为接近的是二里头遗址,通过对二里头遗址的断代,这个遗址的年代主要在距今3700、3600年这个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商朝之前,遗址的活动区域同文献记载一致,只是还没有发掘确凿的文字证据证明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朝遗址。

但是从考古发掘我们也能发现,二里头文化肯定代表着一种在商朝之前的,与商朝截然不同的文化,发掘的遗址和生活遗迹同文献记载很是相似,可见,文献并不是纯属传说或无稽之谈,都是有历史依据的,虽然夏朝离现在时代久远,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是有希望找到考古证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