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后来的我们》看的时候挺让我吃惊的。没有想到,来自台湾的歌手刘若英,能跨界执导出一部讲述北京与东北的爱情电影,而且,还拍得挺不错。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2013年赵薇拍出《致青春》并且拿到不俗的票房成绩之后,这五年时间里,涌现出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青春题材电影,《匆匆那年》《同桌的你》《致青春2》《栀子花开》……包括前不久的《遇见你真好》《奇葩朵朵》等等,都可以归类为这个系列。

这些年多多少少看了几十部下来,回过头来一想,好像能超过《致青春》的也屈指可数。其实当年在电影院看的时候我也没觉得《致青春》有多好,但是一对比就分出高下了,尤其是和它自家的第二部……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也许编剧导演们会觉得,青春题材,很好拍啊,不就是初恋啊,两小无猜啊,来点校园校服白球鞋,逆光大雨自行车之类的不就好了吗。结果剧情上就搞出了一堆狗血的车祸、打胎、撕逼……所以观众也对这类爱情片严重反感,导致票房上也越走越低。

结果《后来的我们》出现了一个爆点,单日票房超过了2亿,又一次青春爱情片崛起了——至少,这部电影的票房超过《前任3》,我是感到开心的。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后来的我们》的故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十年前,从2007年还在读大学的井柏然与周冬雨,在春运回家的火车上的相遇开始讲起;第二个部分是十年后,2008年的又一次春运,两人在飞机上重逢。

两段故事在电影里不停穿插,互相映衬。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既然是一开始就讲明了会分手的结局,那么在知道故事结尾的情况下,吸引我投入看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呢?大概有两部分,一是剧情,一是演技。

首先讲剧情。本片在回忆部分的剧情非常触动我,因为井柏然扮演的不是富二代,也没有天将神助的运气,大学毕业就开始创业,在鼎好卖盘装电脑,然后创业失败,开始摆地摊、住群租房。这些对于在北京上学、工作和生活过的我而言,都是很熟悉的场景。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我在北京刚工作的时候甚至是住地下室,在中关村旁边的双安,650一个月,所以对电影里井柏然艰难生活的段落,相当触动。这方面服化道下的功夫也很深,每个场景都做得像模像样,尤其是鼎好的柜台和井柏然的家,完全就是那个味道,甚至连出租屋里墙上的海报都是对应那个年代的。(不过这里有一个穿帮,就是在十多张墙上的海报里,挂了一张《战地1》的海报,唯一的穿帮啦)

我很喜欢电影里回忆的部分,是因为它足够真实,那些细枝末节的点也很能让观众感同身受。比如周冬雨和井柏然在夜晚的北京久等公车不来,井柏然决定打车回家,周冬雨说还是等公车吧,省下的钱可以吃两顿饭了;这种是拿吃饭的钱打车还是继续在冬天的北京街头瑟瑟发抖等公交的经历我也曾经有过,所以能够动容。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井柏然的这个角色,不像其他那些虚无缥缈的青春片一样,他会真实面对生活的窘迫,两个人在那个10平米的出租屋里吃泡面、周冬雨拿勺刮玻璃瓶里的咸面酱,都是特别真实、接地气的细节。

我不知道刘若英有没有经历过这些,但在电影里,这些能够打动观众的地方被很合理的拍出来了。所以这部电影不是飘在天上的的,它跟踏实的,能让观众引起共鸣和回忆。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尤其是那场表面惺惺相惜其实虚伪透顶的同学会,让我觉得相当不错——我不清楚其他观众有没有过电影里的这种经历,但如果是去大城市工作,再回老家参加同学会,你多多少少都能感觉到这一点:饭桌上会自然而然的分成各个阶级,公务员、事业编制的掌握话语权,做生意的次之,而其他的则属于“一事无成”的最后一等。然后大家讨论结婚买房,孩子送哪个学校,周末报什么班,出国准备去哪,某人再不经意的掏出手机,显露出去年全家去马尔代夫度假的照片,一边滑动手机屏幕一边还说哎呀那边没什么好玩的晒死了……这样的同学聚会,有意义吗?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刘若英精准的捕捉到了中国社会里的这些人情世故,将之放到了电影里,让井柏然和周冬雨的角色,在电影里的十年成长,变得可信而动人。

再到现实的部分,画面变成了黑白。现实是没有彩色的,而回忆却色彩斑斓。井柏然苦苦研发的游戏赚钱了,在北京娶妻生子买房,成了世俗意义的成功人士;而周冬雨依然我行我素,看起来很潇洒的行走在北京。

两人在飞机上尴尬的重遇,在酒店里回忆当年,又在冬天结冰的湖边行走,喝酒。还是和当年做一样的事,但感觉已经不再一样。

其实我觉得《后来的我们》还是有点太理想了,井柏然最终还是成功了,让这一部分显得薄弱了——他纵使有钱有地位有家庭,可还是不幸福。这一点上《同桌的你》倒做得不错,里面林更新那个角色到最后都是个失败者,一切美好的事情都是他自己编造的(正好两部电影的主角都是周冬雨,这事儿我在下面细聊。)

所以作为编剧和导演的刘若英还是太善良了。其实井柏然这个角色是非常“渣男”的,他和周冬雨在一起之后就没有长大,发脾气、打架、喝酒、玩游戏,已经是一个废人。这样的废人因为一次分手就努力,有可能,但是并不常见。他这个角色对自己女朋友不好,对朋友也不好,甚至对父亲都不好。

我私心觉得,他就不应该在这个故事里获得所谓的成功。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再讲演技。井柏然很称职的演出了这样一个“渣男”角色,很让人放心和舒服的演戏状态。成功人士的部分稍弱,大学时候的那段很好,而在出租屋里颓废玩游戏的部分是最出彩的,他那分钟的演出真让我想起认识的不少整天只知道玩游戏,毫无出息的废人。

至于周冬雨的演技——以下是狂吹周冬雨时间。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很多人都是从张艺谋《山楂树之恋》知道的周冬雨,这部戏里她刚出道,没什么演技,就是单纯演好“清纯”就可以了,属于本色出演;后来接了一堆烂片,尤其是《倾城之泪》,要啥没啥,鼓足了劲去演一些狗血之极的角色,我估计连她本人都无法认可,所以演得差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最近几年,周冬雨的演技有了质的飞跃,在《七月与安生》《喜欢你》和这部《后来的我们》里感觉最明显。这几部戏里她的角色都是天真又比较豪爽的年轻姑娘,但是每部戏的感觉你细细去琢磨,不一样的。《七月与安生》里是比较癫狂的,有点小太妹的感觉;《喜欢你》里带着一点傻白甜的气质,去反衬金城武的霸道总裁。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而《后来的我们》里是东北老妹儿的感觉,抽烟喝酒讲脏话样样都来,听上去让人不舒服,但她却把这种气质提炼出来,去伪存精,把不舒服的部分剔掉了,留下的却让我觉得很舒服。尤其是在讲一些对白的时候,镜头很多都在近景特写她的脸,而她在脸上有着很多细节的表情和充满各种情绪的眼神,而不像某些女演员那种不管生老病死都是一副模样。

就是说,周冬雨担得起大银幕上的特写了!我觉得这是很多大牌演技派演员才会有的地位。而这样的事,几年前的周冬雨是做不到的。最近几年她是咋了,失恋吗?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同桌的你》和《后来的我们》里,周冬雨的角色是高度重合的,故事线里两人发展的命运很相似。而前者里的周冬雨表演就很平面化了,只做到了该哭哭,该笑笑的地步;《后来的我们》里截然不同,就连一个倒在楼下沙发上的动作,都做得非常出彩。

再次感叹一下,她这几年是怎么了……是不是要感谢二代伯乐·陈可辛?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另外本片里很喜欢的一个部分就是田壮壮出演的父亲。尤其是井柏然教他用遥控器的段落,那种不耐烦让我感觉很惭愧,因为有时候我教爸妈用手机,也有点不耐烦,却没体谅他们已经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很多姑娘看这部电影落泪,而我也落泪了,不过却是田壮壮最后的十分钟演技。

这位我尊敬的老导演,因为某些原因,这二十多年来没怎么拍电影,现在当起了演员,竟然如此出色,让我刮目相看。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OK,最后来总结吧。我喜欢这部电影,它有不完美的地方,但绝大部分都值得品味,整体也是一部佳作。对于导演刘若英的评价,我觉得是——很难得的克制。全片没有出现《后来》这首歌,纵使它非常合乎电影的剧情;对其他流行曲的运用也很简单、稀少,绝对不会出现某些电影里那种5分钟的MV段落。

她其实可以这样做的,又省事又容易唤起集体回忆,作为新导演来说用这种讨巧的技巧无可厚非;但奶茶没这么干,确实是有想法。

你该如何回忆自己过去的恋人,带着笑,或是很沉默?

最后,再次希望这部电影的票房早点超过《前任3》。我实在不想这种明知道自己过敏还吃芒果的作死型电影霸占中国电影票房榜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