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雨天騎摩托需要注意這些!

洛陽這一週都是雨雨雨雨,對摩托車騎士來說,雨天就是對我們的最大考驗。因為不只全身會溼透淋成落湯雞,我們視線也會變得模糊、路面容易打滑。雨天騎摩托必須時刻注意保護自己。那雨天騎摩托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所有人,雨天騎摩托需要注意這些!

1

事項一:控制速度相當重要

先為大家說明一下在下雨天時能夠確保安全的騎乘技巧。雖然是這麼說,但其實也並不是什麼太厲害的技巧,最重要的是在精神面上不要喪失專注力,保持平常心的謹慎騎乘,這才是最重要的一點。

而想要做到這點的話,提前判斷路況就變得非常重要,會這麼說是因為在下雨時不只視線會變糟,對危險的認知以及判斷的速度也會變得遲緩,同時在溼滑路面上的剎車距離也會比干燥路面還長上許多,特別是磨損過的輪胎的剎車距離甚至有可能會變成在一般路面剎車時的2倍。

而且摩托車又更容易在下雨天時變得不受控制,一旦剎車時的輪胎鎖死,那麼摔車的機率就會一口氣的提高,所以為了不要出現這樣的意外就必須注意控制速度,要從開始騎乘到抵達目的地為止都得要小心的控制著速度才行。

所有人,雨天騎摩托需要注意這些!

2

事項二:不要作任何“突然”的操控

很多人平常騎車時也都會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作任何“突然”的操控。所謂“突然”的操控,具體來說就是“突然加速”、“突然剎車”、“突然傾斜車身”等行為。

在抓地力不佳的潮溼路面上突然加速的話後輪自然容易打滑,特別是擁有大馬力的大排氣量車款更是如此;小編的朋友就曾經在路口的紅燈變綠燈準備前進時,剛催動油門就在工地用的鐵板上打滑摔車,導致腿部骨折受了重傷。

而突然急剎的話就很有可能造成前後輪都鎖死,反而會增加危險發生的可能性。雖然有些騎士小看這個問題,覺得“只是後輪鎖死而已這又沒什麼關係”,但是隻要在摩擦係數極低的路面上後輪突然鎖死,那麼失去平衡接著摔車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而已;習慣乾燥路面的騎士容易因為小看這些狀況,導致在潮溼路面上意外連連驚險不斷,更嚴重的是如果前輪被鎖死的話,那根本就是直接等著摔車吧!

除此之外,在彎道等地方突然傾斜車身的動作就連在乾燥路面上都很危險,更遑論是在潮溼路面上;另外,在十字路口等路面上也常容易出現造成車輛打滑的井蓋和白線等,這些平常不容易注意到的細節在下雨天時都必須特別注意。

3

事項三:像技巧高超的騎士一樣“慢慢地”操控

如果在潮溼路面上也謹慎的按住剎車,並且將前輪輪胎緊貼在地面上的話就能讓剎車拉桿拉到底,而如果在過彎時讓車身緩慢地傾斜並且漸漸地將重心加到前輪上的話,也能讓摩托車的轉彎傾角變得更大;反過來說的話,讓輪胎失去抓地力的原因就是“突然”的操控。

仔細想想,其實騎乘在乾燥路面也是一樣的道理,因此也可以說順暢且謹慎的操控就是能夠安全且完美騎乘的基本因素。

4

事項四:活用電子配備

ABS系統以及循跡控制系統等電子配備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危險而研發出來的裝置,但是比起汽車來說卻還要慢上個十年,摩托車世界才終於開始引進這些高科技配備。

在上述提過的危險狀況下,ABS系統和循跡控制系統能夠以人類辦不到的反應速度和正確性來輔助騎士操控車輛,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地活用這些電子配備才對。

不過,就算是電子配備也存在著物理上的限制,所以在騎乘時也絕對不能因此放鬆大意,最重要的還是遵守基本原則,電子配備只能當成是萬一發生意外時的保險比較好。

所有人,雨天騎摩托需要注意這些!

5

事項五:輪胎胎壓不足及避震器設定錯誤也是危險因素

以下僅作為參考,那就是當行駛在潮溼路面時的輪胎胎壓最好不要太低,因為在潮溼路面上的輪胎負載並不會像乾燥路面那麼大,而且雖然較低的胎壓能讓接地面積變大,但是卻會讓接地壓力變小反而容易打滑,而在標準胎壓下讓接地壓力變大,並且讓輪胎溝槽更明顯增加排水性的話反而會比較有利。

此外,避震裝置也不用調整得太硬,因為保持適當的懸掛作動反而可以提升路面循跡性,讓輪胎的抓地力變得更安定。這點只要看過最近在某些摩托車款上搭載的騎乘模式就能發現,同時也可以從依照Sport、Rain、Off-road等各種騎乘模式調成最佳化的電子控制懸掛裝置的設定中看出端倪。

簡單來說就是在一般道路上就算遇到下雨天時,也不需要更換輪胎以及更改避震裝置的設定,只要維持車款指定的輪胎胎壓及避震器的標準設定就不會有問題。

雖然最後好像變得有點不著邊際,總之在下雨天時也要保持平常心,並且在騎乘時保持謹慎小心、甚至要比平常時更為注意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