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中药师——止血药

生活中难免磕磕碰碰,各种外伤,也有许多看不见的内伤,伴随着各种出血症状,今天小编从执业中药师的角度来帮您梳理中药止血药。

止血药,主要是具有制止机体内外出血的药物,性味多不同,但是却都兼有清热凉血、化瘀、散寒温经的功效。主治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和各种创伤出血。止血药按照性味功效和临床应用主要分为四类:凉血止血药(清血分之热而止血)化瘀止血药(消散瘀血而止血)收敛止血药(收涩止血)温经止血(善于温脾阳,固冲脉而统摄血液达到止血)临床上应注意:大出血者,要急补大补元气之药,以益气固脱;对于淤血未尽者,应酌情加以活血化瘀药以免留淤。

执业中药师——止血药

止血药考纲要求的的和近年来常考的药物有苎麻根,地榆,蒲黄,鸡冠花,大蓟,白茅根,炮姜,艾叶,槐花,侧柏叶,三七,小蓟,白及。

执业中药师——止血药

是该了解的时候了!

1.大蓟:治血热出血之要药,功效:凉血止血,主治:热毒臃肿

2.地榆:最适宜下焦出血,只能治烫伤,不能治烧伤。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3.小蓟:功效:凉血止血,散瘀消肿

4.白茅根:性能特点:甘寒而不腻膈,利尿而不伤津;为治疗血热妄行之要药。

5.白及:最宜肺胃损伤之咳血、吐血以及肺胃咳吐脓血;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考点:白及--白嫩的肌肤-消肿生肌)

6.三七:化瘀不伤正,止血不留淤。功效: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最宜治疗胸腹刺痛。

7.茜草:生用活血凉血化瘀通经(血瘀有热之经闭及跌打肿痛),炒炭用化瘀止血(血瘀夹热之出血);功效: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8.蒲黄:(规律:水生植物,符合以水利水)功效:活血祛瘀收敛止血,利尿通淋

9.艾叶:虚寒出血之要药。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考点:艾叶适合女性病症,有一定安胎功效)

执业中药师——止血药

小蓟药食两用,小编小时候经常吃呢,很美味哦!

二类药物

10.槐花:治肝火上炎目赤头痛之良药。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

11.侧柏叶:功效:凉血止血,祛痰止咳,生发乌发

12.苎麻根、芦根、白茅根都能利尿,苎麻根具有安胎功效

13.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解毒、杀虫、补虚(补虚药:火麻仁、仙鹤草、三七)

14.炮姜:温经止血

止血药中:具有温经止血的药物只有艾叶和炮姜

三类药物

15.棕榈炭、藕节:收敛止血

16.紫珠叶:收敛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肿

17.血余炭:收敛化瘀止血,利尿

18.鸡冠花:收敛止血凉血,止带,止痢

19.景天三七:化瘀止血,宁心安神,解毒

执业中药师——止血药

三七在抗日战争时期可是有故事的!百度里边搜一搜!

​【常考配伍】

(1)蒲黄配五灵脂:两药合用,无论生用还是炒用均能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善治血瘀胸胁心腹诸痛及血瘀出血。

(2)白及配海螵鞘:白及微寒黏涩,功能:收敛止血生肌;海螵鞘微温燥涩,制酸止痛,敛疮。两药相合,功能收敛止血,生肌敛疮,能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之吐血和便血。

好了!到这里止血药重点药物考点内容已经总结完了,小编最近看到大家都在积极学习,心里真的很高兴;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小编希望您无论是考证还是学习,都能够学以致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