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虹狂想曲:資本推進軍民融合 力圖戰略突圍

時隔4年後,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600839.SH)終於將大股東的優質軍工資產收入囊中,正式宣佈收購零八一電子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至此,一波三折的“081”收購事宜終於塵埃落定。

四川長虹通過撬動資本杆槓,在整合優質軍工資產,推動軍民融合產業深度發展的轉型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一隻新的“軍民融合獨角獸”呼之欲出。

實際上,作為最老牌的彩電企業,長虹近年來在市場上卻幾乎一片沉寂,過去幾年虧損更是家常便飯。早在1988年,長虹就經綿陽市人民政府批准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而設立,同年原人民銀行綿陽市分行批准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了個人股股票。而自1994年上市至今,長虹亦堪稱川股、彩電股中的“老司機”,但股價卻常年位於“二三塊”的水平動彈不得。

近年來,長虹啟動了一系列的轉型策略,究竟成效如何?長虹又將臨怎樣的未來?

拿下零八一電子集團

6月28日,四川長虹公告稱,擬以現金通過非公開協議方式收購控股股東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長虹集團”)全資子公司四川電子軍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軍工集團”)所持零八一電子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零八一集團”)100%股權,交易價格按評估基準日2017年12月31日零八一電子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對應的評估值為17.28億元,收購案同時獲得綿陽市國資委收購批覆。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四川長虹控股股東為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截至今年一季報,後者持股股權為23.22%。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綿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而從股權結構來看,零八一集團控股股東為四川電子軍工集團有限公司,與四川長虹同屬長虹集團,亦是實際控制人綿陽國資委全資控股的長虹系軍工資產。

資料顯示,零八一集團前身為國家20世紀60年代按照三線建設、大區配套的原則,由國家投資興建的軍工企業,現已發展成為一家集精密探測設備和配套產品的科研開發、生產試製、系統集成、技術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零八一集團擁有近程防空武器裝備電子系統科研生產完整產業鏈、自主研發能力強和設備先進的裝備生產基地,尤其在大型武器裝備的電子系統開發及工程化應用方面,科研、生產管理體系和資質完整,是我國近程防空武器裝備科研生產的骨幹企業之一和國家軍工電子核心能力建設重點單位。

目前,零八一電子集團旗下擁有四川天源機械、四川力源電子、四川紅輪機械等多家公司股權。

然而實際上,對於長虹來說,拿下心心念唸的“零八一”並非一帆風順。

早在2014年底,四川長虹就曾發佈公告稱,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40億元,其中22億元用於收購零八一集團100%股權。當時零八一集團的評估價為22.24億元。彼時資本市場頗為看好這樁交易,四川長虹股價亦為此應聲而動,公告後兩個交易日連續漲停。

不過由於政策的限制,一年後該收購無疾而終。但四川長虹方面並未放棄將零八一攬入懷中的初衷。時隔四年之後,兩者的資產整合才正式塵埃落定。四川長虹收購零八一集團股權議案審議通過,並獲綿陽市國資委批覆,這對於轉型發展中的長虹意義重大。

四川長虹方面人士向記者表示,該項收購案旨在整合優質軍工資產,提升公司綜合盈利能力,有利於發揮協同優勢,推動軍民融合產業深度發展。

“將零八一集團整合進入上市公司,有利於提升公司綜合盈利能力。一方面,上市公司可以進一步拓寬業務領域,培育新的業務增長點,作為現有業務的有益補充,有效增強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零八一集團可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資源整合平臺,在軍民融合發展的大背景下,及時調整產品結構和發展戰略,在軍民兩用市場搶佔發展先機,集中資源拓展超近程防空和中遠程防空反導等領域,從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鏈拓展等方面保持和提升市場競爭優勢,增強市公司綜合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奧維高級顧問張彥斌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零八一收購案,一是盤活長虹集團資產,以便在上市公司中發揮作用;二是軍工資產現在與原來有所不同,在國際環境日趨複雜背景下,其資產價值越來越重要,有利於業績提升;三是給四川長虹注入軍工資產,能使得其具備軍工概念。

家電行業資深分析師洪仕斌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長虹靠軍工起家,收購零八一集團,有利於進一步夯實身上的軍工基因和軍工概念。軍工技術和軍工品質是四川長虹未來在家電市場區別於其他競爭對手的核心競爭優勢,通過積極應用和轉化軍工領域積累的先進技術,在關鍵技術上協同攻關,加速轉化科技成果,將提升長虹的產品品質和產業競爭力。尤其在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這對於身處於國企改革中的長虹在轉型升級和技術創新上意義重大。

產業鏈合縱連橫

6月5日,美菱電器(000521)發佈公告稱,擬將公司全稱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公司A股證券簡稱由“美菱電器”變更為“長虹美菱”, 公司B股證券簡稱由“皖美菱B”變更為“虹美菱B”。

截至今年一季度,四川長虹持有長虹美菱22.47%的股份。長虹美菱主營業務為冰箱、冰櫃、空調、洗衣機、小家電及廚衛,去年總營收為167.97億元,同比增長34.09%,淨利潤為3247萬元。

據記者獲悉,十天前,有機構在調研長虹美菱時,向該公司董秘問及改名有何深遠考慮和整體規劃時,對方給出的答案是,四川長虹自2006年成為長虹美菱控股股東後,一直保持著對該公司的控股地位,且對其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更名的目的就在於鞏固與控股股東四川長虹的協同效應,形成品牌合力,以求進一步開拓市場和提升議價能力。

無獨有偶,在美菱更名後,華意壓縮隨後也開始了一系列更名動作。

6月14日,華意壓縮(000404)公告稱,擬將公司名稱“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長虹華意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亦由“華意壓縮”變更為“長虹華意”。

據記者瞭解,四川長虹2007年斥資2.3億元收購華意壓縮,目前對長虹華意持股28.95%。

長虹華意主營業務為壓縮機、原材料及配件,2017年,長虹華意總營收81.14億元,同比增長16.5%,淨利潤為9712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通過更名加持長虹陣營的長虹美菱和長虹華意,在各自的行業內均為龍頭企業。美菱成立30餘年來專注製冷行業,單是冰箱品類,旗下就有“MELNG美菱、CHiQ、雅典娜”三個品牌。

據記者瞭解,長虹華意在壓縮機領域也是位居前列,目前已與三星、海爾、美菱等全球知名冰箱企業形成合作,擁有全球全面、自動化程度高的變頻壓縮機生產線。

長虹華意財報顯示,去年壓縮機產銷量分別達到4441萬臺、4331萬臺,產銷量繼續居全球冰箱壓縮機行業第一位。而通過持續加大資金投入,配置先進的研發實驗軟硬件設施,引進人才,借用外腦,提升研發能力,打造世界領先的壓縮機研發平臺,保持冰箱壓縮機高效、小型、變頻等核心技術的領先優勢,華意的研發能力與核心競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業內人士指出,美菱和華意與長虹形成了較強的協同作用,除了本身知名度和品牌價值提升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增厚長虹系的價值和業績。

時代週報記者獨家梳理獲悉,目前四川長虹還持有IT服務領域企業港股上市公司長虹佳華(港股08016)(8016 HK)69.32%的股份,運輸業務領域的新三板企業長虹民生(836237.OC)55.4%的股權,以及主營鹼電、碳電、鋰電、太陽能業務的新三板企業長虹能源(836239.OC)70.68%的股權。去年9月份以來,四川長虹還通過長虹華意控制了主營鎳電池、鋰電池、智能家居清潔機器人業務的新三板企業格蘭博(837322.OC)65%的股權。長虹系陣營日益擴大,所進入的領域和行業越來越多,長虹系全貌愈發凸顯。

時代週報記者梳理,目前四川長虹名下還有163家控股或參股公司,遍佈醫療、房地產、財務、有色金屬、信息技術、顯示技術、貿易、汽車配件等領域。而在十年前,長虹系控股或者參股的公司在40家上下。

四川長虹在2017年財報中指出,公司具備協同全球產學研資源,在產業基礎前沿技術與產品競爭性技術領域形成獨特領先優勢的競爭能力。公司著力構建具有長虹特色的全球研發佈局和三層研發體系,擁有包括長虹技術中心、美菱技術中心、華意技術中心等在內的多個國家級技術中心,形成了以“集成電路設計、嵌入式軟件設計、工業設計、工程技術、可靠性技術、變頻技術”為代表的六大核心技術能力。

長虹棋局

“一家集綜合家電、IT數碼、部品材料、精益製造服務、新能源等業務為一體的全球化科技企業,提供多元化與高品質的消費電子產品、企業客戶級產品及配套服務。”在2017年財報中,四川長虹是如此自我定位的。

目前,四川長虹的主營業務,包括以彩電、冰箱(櫃)、空調、洗衣機、家用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智能家電業務;以IT分銷、信息安全、企業信息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等為代表的IT數碼業務;以冰箱壓縮機、家電零配件、汽車零配件等為代表的部品及材料業務;以動力和儲能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業務;還有以電子製造服務(EMS)、 自助售賣終端、大數據服務等為代表的企業級服務業務等。

2017年,四川長虹並表的營收為776.32億元,同比增長15.57%,淨利潤為3.56億元,同比下降35.76%。而在2015年,長虹還曾一度鉅虧19.75億元。

對於盈利下滑,四川長虹解釋稱,由於2016年以來核心部件的價格漲幅遠遠超出產品公司的業務計劃預期,過程中雖然通過調整產品銷售結構、進一步降本控費等舉措對成本上漲壓力進行了一定幅度的對沖,但受困於部分B2B業務前期銷售合約的價格約束、部分B2C業務品牌溢價的空間不足等因素,部分業務短期盈利能力有所削弱,其中機頂盒業務、冰箱業務的淨利潤同比出現較大下滑。

時代週報記者對其主營業務進行了一番梳理,從具體的產品品類上看,中間產品(主要包含壓縮機、原材料)、IT產品、空調冰箱、電視、電池、機頂盒、運輸、房地產、廚衛、通訊產品、系統工程等業務的營收佔比分別為29.93%、24.14%、18.91%、18.6%、1.73%、1.54%、1.33%、0.82%、0.74%、0.23%、0.2%。

而在2000年,四川長虹的彩電營收佔比為82.39%,2005年下滑至65.95%,到了2010年,這一比例繼續下滑至36.68%,到了5年前的2013年,則為34.41%。

多元的經營領域,以及複雜的控股參股體系,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四川長虹在主營黑電領域整體下滑、經營遇困的大背景下,積極尋求更多利潤增長點的野心和慾望。

“長虹轉型艱難,其實跟其所處的產業和環境有關,彩電是技術不斷迭代的一個行當,目前整個彩電市場十分艱難,整體下滑,造成很多企業疲於奔命,倒逼變革,行業面臨的挑戰其實也正是長虹面臨的挑戰。”洪仕斌向記者談道。

實際上,過去的年頭,長虹一直給人“主業不突出,歷史包袱重”的印象。為了走出一波國企改革的紅利,早在5年以前,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就提出,將加快推進以“理順三個關係”(長虹與政府的關係、董事會與經營層的關係、母公司與子公司的關係)為主的國有企業體制改革,並改變體制、品牌、市場競爭力等一系列短板。

此後,長虹推行高管市場化選聘,在全球範圍內選聘總經理,創下行業先例。此後力邀明星鄧超加盟長虹,出任CHiQ產品經理一職,也成為營銷模式上的一個創新,引發一度熱議。在洪仕斌看來,長虹經歷這麼多年的轉型,例如對家電互聯網的著力佈局,對人工智能概念的挖掘,對於一家身處內陸的老牌家電企業來說,算是可圈可點的了。

張彥斌亦向時代週報記者談道,四川長虹近年來在市場上比較沉寂,一方面是其國企機制的固有性質所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長虹這些年始終還沒有理順機制,國企的一些沉痾很難徹底革除。正因如此,在資本市場上,像這樣的國企會很難被投資者認可。

“長虹通過多年改革,仍然很難在機制上有所突破,因此不論是否注入軍工資產,如果機制問題得不到根本性解決,其他一切努力也多會是隔靴搔癢,解決不了問題。”

2017年財報中,對於公司的發展戰略,四川長虹如此表述:將堅持“轉型升級、改革創新、聚合資源、做大做強”的發展方針,力爭到2020年,主要產業全面位居行業前列,實現轉型升級戰略突圍,打造軍民產業深度融合企業典範,成為受人尊重、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

對此,四川長虹公司決定將從兩個維度推動戰略規劃落地實施。一是提供智能化的產品和服務,主要措施包括:基於物聯網的要求改造現有終端,全面實現終端網絡化;大力拓展自動售賣和智能廚房機器人等設備,開發“自動售賣”產品。二是構建基於端雲一體的服務型製造能力體系,主要措施包括:加快面向智能製造的服務能力建設,向服務型製造轉型;提升服務型製造能力,開放面向智能製造的服務資源。

本文源自時代週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