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雄安这个区域内的制鞋企业一律取缔,还有5类企业将被关停

从7月21日召开的雄安新区安新县环保突出问题约谈整改工作暨行业整治动员大会上获悉,安新启动制鞋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白洋淀区域内所有制鞋企业一律取缔,彻底解决制鞋行业环境污染问题。

该县从环保、公安、安监、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精干执法力量,组成联合执法组,与乡镇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将关停取缔一批、严格管理一批、整治规范一批。对淀区内所有制鞋企业及涉水企业一律取缔,对其他区域所有污水直排的企业一律关停。对不服从管理、达不到主管部门要求的企业,实行“一次查实死亡制”五证不齐全的企业要在年底前补办相关证件,逾期未完成补办的一律关停取缔

新闻多一点: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全力做好白洋淀生态恢复与治理

2017年4月雄安新区成立以来,新区领导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环境视做生命线,陈刚书记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环保工作,到企业、河道、乡村实地调研,对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集中整治攻坚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新区及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初显。

白洋淀淀区水质持续向好,湖心区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南留庄水质接近Ⅴ类标准

重磅!雄安这个区域内的制鞋企业一律取缔,还有5类企业将被关停

一、坚持科学引领,注重顶层设计。

一是加强规划设计。结合《雄安新区总体建设规划》,积极参与编制《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科学划定白洋淀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红线区域保护力度,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严格环境准入,实施分区域差别化环境准入政策,在生态保护与水源涵养区,全面禁止、限制有损生态系统功能的产业落地;在白洋淀东西两侧平原区,严禁新增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项目建设;在大清河流域山区,分区限制矿产、水资源开发,严控拦河筑坝等阻断自然径流的项目。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严禁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产业和企业落地,倒逼新区及周边地区产业升级和能源结构优化。积极参与研究大清河水系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流域内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切实减轻入淀污染负荷,提高了环境监管要求。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

。生态环境局成立后,为推进雄安新区及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立了4个机构:河北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和大气、水、土壤3个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拟由陈刚书记任组长,刘宝玲主任任常务副组长,新区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分管副职和三县县委书记任委员。大气、水、土壤3个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刘宝玲主任任组长,新区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分管副职和三县政府县长任成员,以上领导小组均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均设在生态环境局。在党工委、管委会层面形成了党委统领、政府主导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制。

三是研究制定整治方案。2017年组织制定了《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确定了10个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开展“洗脸工程”。2018年组织制定了《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2018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方案》,把2018年作为雄安新区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攻坚年,重点实施13项污染治理工程、扎实推进12项重点工作、严格7项管控措施。印发了《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六大专项攻坚任务,涉及 13项工作;印发了《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流域环境污染状况大排查实施方案》;目前正在编制《白洋淀流域治理实施方案(2018-2020年)》,这些方案的制定,为加强白洋淀治理提供了实施保障和工作遵循。

四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在生态环境部和省环保厅大力支持下,政策倾斜积极支持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治理,目前争取各类专项资金共计8.64亿元,用于支持雄安新区及白洋淀环境综合整治、唐河污水库调查评估、“洗脸工程”等重点项目。为推进2018年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组织制定了《雄安新区2018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细化方案》,积极谋划环保资金项目42个,包括唐河污水库治理、纳污坑塘治理、入淀口生态湿地建设、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等资金总额共67.7亿元,其中2018年度已入库项目14个,资金需求20.5亿元;2018-2020年新增需争取入库项目19个,资金需求41.26亿元。

二、聚焦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整治。

一是加快推进唐河污水库治理工程。新区成立以来,河北省委省政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唐河污水库治理工作,将其列为环境整治一号工程。2017年9月8日,新区管委会和河北省环境保护厅,共同委托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治理方案。2018年4月12日获得正式立项,招标施工。目前,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进展顺利,基本完成现场疑似爆炸物探测与挖掘工作,累计完成排爆面积102.5427万平米;存余污水全部达标处理;基本完成一般固体废物清运工作,累计清理运输121082.94吨;完成7#库含砷疑似危废外运工作,累计外运7468.98吨;完成1#库含铅疑似危废外运工作,累计外运1058.57吨;完成1#-8#库库区生态修复工作约50%,下一步,待库区内地表附着物和用地征迁工作完成后,启动剩余生态修复工作。雄安新区第一项重点污染治理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 为我们下一步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积累了经验。

二是加快推进纳污坑塘排查整治。按照“一坑一档一策”要求,新区三县共排查纳污坑塘810个,包括有水坑塘589个,干坑221个。2017年底三县共完成纳污坑塘治理272个,包括有水坑塘完成治理91个,干坑完成治理181个。剩余坑塘目前已经完成招标,开始施工治理,预计12月底全面完成

三是持续推进白洋淀流域“洗脸工程”。在2017年工作基础上,聚焦入淀河流两岸和新区三县村庄各类垃圾,采用无人机航拍和组织力量现场摸排相结合,大力实施河道清洁专项行动。2017年以来雄安新区三县河道和村庄共排查各类垃圾344.5万方,已全部清运。其中河道垃圾218万方、村庄垃圾126.5万方;白洋淀上游共排查各类垃圾189万方,已清除181.07万方,完成率96%。同时,全面排查取缔非法入河排污口,雄安三县共封堵非法排污口85处。2018年5月份雄安新区发起环境整治大会战行动,三县广泛动员县乡干部和志愿者,出动挖掘机和铲车,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河道水面垃圾,清理淀区垃圾及漂浮物,新区三县农村环境有了较大改观。目前“洗脸工程”仍在深入推进,第四专员办于2018年6月又对三县进行航拍,发现44个垃圾问题,已经交由当地县政府整改。近日,对淀区的检查航拍中,又发现大量问题,正在梳理。

四是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再排查、再整治。2017年三县排查“散乱污”企业12098家,取缔关停9853家,整治改造2245家,全部完成整治,全部采取断电措施,拆除主要生产设备,生产能力均已丧失。2018年新排查“散乱污”新增514家,其中雄县 8家、容城县 141家、安新县 365家,已全部停产整治,对不符合整改要求的采取断电,拆除生产设备,强制落实“两断三清”措施。加强企业监管,特别是涉水“散乱污”企业,严禁出现污染反弹。

三、坚持铁腕执法,保持高压态势。

一是与生态环境部联合开展2018年督查工作2017年5月至10月,环保部督察组按照逐村督查的模式,对新区三县进行了八轮次督导检查,对新区所辖29个乡镇共557个村进行了巡查走访,交办问题674个。按照李干杰部长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关心、支持、指导和督促雄安新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2017年原环保部联合省环保厅对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8轮次驻点督查的基础上,

2018年对雄安新区三县继续开展督查,督察时间为2018年4月至12月,共计35轮。当前正在进行第9轮检查,截至目前,共检查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环保部交办问题及纳污坑塘点位1076个,检查共发现问题107个,其中1个重点督办案件,已全部及时进行交办。

二是省环保厅第四专员办协助对三县开展“解剖式”驻点督察。走访问询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能部门43个、乡镇31个,发现问题243个;现场检查点位286个,发现问题点位196个,占检查总数的68%。对此第四专员办起草了《关于容城县、安新县、雄县驻点解剖式督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刘宝玲主任批示:一要印发三县县委、县政府召开党政联席会学习反思;二要高举利剑斩污,坚决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坚定信心,打赢攻坚战;三要“坚决问责”,上至县委书记,下至普通干部,有责必担当,失责必问责。

三是集中开展环境执法。2017年省环保厅统筹省、市、县三级执法力量先后开展了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专项督察、交办问题“回头看”交叉互查、专项执法检查等多轮次执法检查。发现问题1567个,完成整改1545个

(其余正在整改中),对涉嫌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下达了监察建议11份,共追究问责55人,其中科级干部28人,向公安部门移交涉嫌环境犯罪案件20个。2017年新区三县加大违法打击力度,行政处罚环境违法案件299件,配合公安部门破获行政环境违法案件271件,行政拘留231人,刑事拘留32人;法院审判环境案件10件,判决11人,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2018年开展环境执法百日会战攻坚行动,整合三县环保局执法力量,开展工业企业达标排放、非法排污口、纳污坑塘治理、畜禽养殖整治、农村垃圾和污水整治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和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

四是联合公安部门开展白洋淀综合整治专项执法行动。按照陈刚书记批示要求,生态环境局、公安局联合起草了《白洋淀综合整治联合执法行动实施方案》,公安局印发了《“亮剑治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7月4日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坚持“七个一律”工作目标和“八个严厉打击”。生态环境局和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一是建立联席会商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两次交流会议,互通问题线索,交流办案经验,对接案件信息;二是健全重大案情研讨机制,针对重案、要案和重大问题线索集中研究,强化联合执法前期部署;三是规范移交移送程序,依法制定行政和刑事拘留案件移交移送手续,做到执法留痕,落实执法过程全纪录。采取集中开展“零点行动”“凌晨行动”等突击执法行动,强化抽查暗查,重点打击企业偷排偷放行为。重点开展六项专项执法行动:即涉水工业企业达标排放专项执法行动、工业固体废物规范化处置专项执法行动、工业固废和危险废物处置专项执法行动、涉酸企业专项执法行动、畜禽养殖行业专项执法行动、中央环保督察群众举报案件专项执法行动。以强有力的环境执法为抓手,集中解决白洋淀突出环境问题,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大声势。

原标题:安新启动制鞋行业清理整治行动 白洋淀区域内所有制鞋企业一律取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