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一碗滿滿當當的紅糖水裡,一顆顆蓮子圓晶瑩剔透、爽滑Q彈,不同於四果湯帶來強烈的味覺體驗,蓮子圓溫潤的口感或許更能反映出漳州人的生活姿態。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偶然經過古街,夏日的午後燥熱,來碗紅糖蓮子圓最好不過了~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本來想嘗下傳說中的“古早味胖姐連子圓”,但目光卻被路邊的一個石墨吸引,一個老人家站在石磨旁,上邊放著洗淨的糯米,隨著石磨的轉動,純白濃郁的米漿緩緩流下,問完才知,這是準備做湯圓的,除了小時記憶,手工湯圓的味道早已忘卻,沒想到還能在這裡看到原汁原味的漳州湯圓。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延安南路136號,店面裝修風格特別顯眼,紅色燈籠左右高掛,小巧可愛,想來在夜色下更為亮眼,菜單、椅子、桌子、燈罩、牆壁…觸目所及,除了竹子還是竹子,精緻細膩的外觀,在這種環境下,食物吃來應該更加美味。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排隊的時間,視覺也得到了享受,滿懷期待接下來舌尖獲得的體驗。

煮好的蓮子圓放涼,淡淡的紅糖香味飄來,燒仙草、石花、白木耳、紅豆、綠豆、蓮子、西瓜…一排十幾種配料,盛上一碗八分滿的蓮子圓,再加上燒仙草、阿達子、紅豆、白木耳、芋圓,不需要另外加冰,用食物本身的涼意就能達到降溫解暑。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這家店的桌子也頗為有趣,第一次見到直接把門板當做餐桌的。“勤勞人家 福滿堂”典型的閩南建築紅磚古厝的門,同桌一小朋友,好奇的問著,媽媽為什麼這個桌子會有一個鐵環?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不同於繁複的獸面,閩南人家的門環多為類似八卦形態,追求的大概不外乎家宅平安罷了吧~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原先以為蓮子圓放置一段時間會失去其味道,沒想到入口驚豔,蓮子圓顆顆飽滿,吸足了紅糖的甜膩和香氣,軟糯香甜,輔以白木耳清脆的口感和紅豆綿密、燒仙草順滑,還能再加上自己喜歡的輔料,滿足~

把印象沉澱在紅糖水裡,漳州這碗蓮子圓溫潤了幾何歲月

漳州紅糖蓮子圓

一碗蓮子圓,一種生活態度

簡單質樸,易於滿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