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鼻祖——彭祖的"雉羹之道"

彭祖,先秦道家先驅之一。姓籛名鏗,一作彭鏗,陸終第三子 。彭祖建國於彭,子孫以國為氏。又彭亦為姓。

對於彭祖善於養生的種種傳說歷代並無異議,可以推想,由於彭祖這個氏族精於養生,族中長壽之人輩出,並以此而名聞於世,於是逐漸產出彭祖享壽八百這類的傳說並流佈於後世。故彭祖這個氏族可以說是上古時代一個有代表性的著名長壽家族。

養生鼻祖——彭祖的

彭祖在歷史上影響很大。孔子對他推崇備至;莊子、荀子、呂不韋等先秦思想家都有關於彭祖的言論。《莊子——刻意》曾把他作為導引養形之人的代表人物。屈原的《楚辭——;天問》中還記載"彭鏗斟雉帝何饗,受壽永多夫何求長?",意思是他善於食療,所以壽元悠長。

《史記》等史書有記載;道家更把彭祖奉為先驅和奠基人之一,許多道家典籍保存著彭祖養生遺論。晉代醫學家葛洪撰寫的《神仙傳》中還特別為彭祖立傳,當時的君王派人向他求道,他只說:"吾遺腹而生,三歲而失母,遭犬戎之亂,流離西域,百有餘年。加以少枯,失四十九妻,喪五十四子,數遭憂患,和氣折傷,榮衛焦枯,恐不度世。所聞淺薄,不足宣傳。"

王羲之《蘭亭集序》:"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其中的"彭"指的就是彭祖。另外民間頗為流行的喜聯"蘇才郭福,姬子彭年"即蘇東坡的才學、郭子儀的福氣、姬昌般多子、彭祖般高壽。

養生鼻祖——彭祖的

彭祖祠原來位於徐州城東北隅,又叫彭祖樓或彭祖廟。北魏時徐州刺史元延明將它遷建於城垣東北角上。彭祖樓下有彭祖墓。至於彭祖祠內的彭祖井是帶有傳奇色彩的古蹟,相傳此井泉如玉液,常飲此泉可以長壽。

明朝一詩人馬惠曾為"彭祖井"賦詩一首:古井城邊不記年,名留彭祖世相傳。玉沉汲虎人何在,金鼎蟠龍客已仙。秋石苔浸秋雨積,梧桐葉落晚風旋。誰能更把寒泉浚,一飲須教壽八千。彭祖井旁豎立著十丈高的石碑,上書"彭祖井"三字,落款署名已看不清。現此碑已移到徐州博物館的碑園內。有關彭祖井傳聞很廣,在北京的國子監內,有一塊明朝萬曆丁丑年(1577年)鐫刻的"彭祖觀井圖"上面刻有彭祖觀井的畫像。

養生鼻祖——彭祖的

彭祖的養生之道中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健康飲食。彭祖作為史載的第一位養生大家對於食物也十分講究。彭祖根據自己的養生之道為堯帝調養身體所制的野雞湯中放入小小的員木果籽,也就是通常我們說的茶籽。《彭祖養道》上曾記載:"帝食,天養員木果籽"。這也是我國有史記載最早的使用茶籽的史料。

茶油為員木果籽(茶籽)所榨,富含多種營養,被稱為"東方橄欖油",乃我國特有物種。早在四千多年前,彭祖就發現並利用茶籽養生的功效,並融入自己的"雉羹之道",為後世的"烹調之道"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能不說彭祖不僅是一位養生家、大廚,更是一位發現者,為我們後世的健康飲食養生指明瞭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