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死了心”原來還與彭祖還有點關係?

“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死了心”是句著名的俗語,現在用來比喻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倔強精神。

清代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即言:“這種人不到黃河心不死。現在我們橫豎總不落好,索性給他一個一不做二不休,你看如何?”

那為什麼是到黃河才會心死,而不是到長江呢?

這背後還真有那麼一兩個故事與此相關,一種是比翼鳥,另一種說法則是與彭祖有關。

“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死了心”原來還與彭祖還有點關係?

相傳有個叫彭祖的人,壽命有八百歲。一生到過不少地方,就是不曾到過黃河,他總想到黃河去遊玩。彭祖就去找陳摶,要陳摶帶他去遊玩一次。

陳摶講:“我可以帶你去,不過要等我睡一會兒再帶你去吧!”彭祖就先讓陳摶歇息。哪曉得,陳摶是個神仙,他睡一會兒就需要一千年的時間。彭祖的壽命只有八百歲。當陳摶醒來,問起彭祖時,才知道彭祖早就死了。陳摶聽了,嘆一口氣講:“唉,這個短命兒!”

“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死了心”原來還與彭祖還有點關係?

當時陳摶就走到彭祖的墳邊,打開墳洞,拉出棺材。把棺材打開一看,彭祖的骨肉都爛掉了,只剩下一個心未爛。陳摶隨手提起彭祖的心,帶到黃河去。到了黃河邊,陳摶就對彭祖的心講:“彭祖,這裡就是黃河了。”

陳摶的話剛講完,彭祖的心一下子爛掉,變成水流走了。

就這樣,後來才有“未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死了心”這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