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变成“稳杠杆”,行情反弹空间有望继续加大!

7.23国常会已经让一部分业内人士和投资人准备“放心嗨”了,但我要提示的是,“政策边际宽松”的预期,确实有可能让基建在短中期会有“超预期”的表现,但未来的核心观察指标,仍然应该

锁定在“实质性减税”上,只有这个“取得实效”,政策所希望“扶持”的实体经济,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小微,民营企业的活力,才有可能获得“可持续”的释放

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或减速,分析普遍认为,“不甚积极的减税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拖累了传统经济的“稳增长”步伐——

◆有分析显示,上半年企业、个人一共合计“多交”了3200亿的税

◆上半年税收增速仍然高达14.4%,且个人、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没有一项低于10%的GDP名义增速!

◆2018年上半年,我国税收收入/GDP比重、财政收入/GDP比重,分别比2017年上升4.4和4个百分点至21.9%和24.9%

显然,居民和企业的真实税负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大幅上升!

如果把这部分多交的税退给实体经济,那么全年就可以减税6400亿,直接拉动0.8%的GDP增速

……

政策君(微信号:炒股跟Z走)注意到,这一轮“政策微调”的重心是积极财政,而一个重要落脚点是基建投资。

这一轮对基建投资开的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和融资平台贷款两个正门,前者是年初就确定的1.35万亿规模,没有额外增加,只是加快进度;后者要受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其实很难大幅扩张。

所以,如果仅仅只有上述“两个正门”,那么,也仅仅只能是托底

真正该做的应该是财政减税,而且是大力度、真心实意的减税,减税的标志至少应该是明显的税率大幅下降,或者是税收增速的大幅下降!

……

值得庆幸的是,此次会议并没有“等待”不久就要开始的“年中总结会”,而是“及时相机抉择”,向市场发出了政策微调,(较之上半年)偏向于“稳增长”的“积极信号”。

而在国务院此次推出的若干项“扶持经济”的政策当中,博览研究员认为,最值得关注、对企业、对各个产业最有实质性影响的,就看下半年的“积极财政”,能否在“实质性减税”上有更“积极”的表现

上半年税收增速仍然高达14.4%

政策君(微信号:炒股跟Z走)注意到,2季度工业明显减速,而服务业增速居然有所反弹。但是服务业的回升主要归功于三大行业,交运仓储、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业,前两者的回升还好理解,一个代表物流行业、一个代表移动上网,都有旺盛的需求。但是金融业增速的回升有点不合逻辑,因为金融业做的是钱的生意,但明显到处都缺钱啊,货币和融资增速都在大幅下降,金融业怎么可能越来越好呢?

这其实说明目前除了部分新经济还在增长,大部分靠货币驱动的传统经济都在减速

而要让这些“正在减速的‘传统经济’”能够恢复活力,下半年,必须改变财政花钱的方式,从加大财政支出转变为减少财政收入,也就是加大减税的力度。

美国的经济、股市不断上行,但其货币还在收紧,就是靠减税在激发经济的活力,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鼓励减税降费,但是从今年上半年的税收增长来看,我们的税收增速仍然高达14.4%——

◆增值税同比增长16.6%;

◆企业所得税增长12.8%;

◆个人所得税增长20.3%;

没有一项低于10%的GDP名义增速!

……

如果税收增速和经济增长相当的话,上半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还有个人所得税就分别多交了1900亿,600亿,以及700亿,合计多交了3200亿

这说明我们居民和企业的真实税负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大幅上升。

如果把这部分多交的税退给实体经济,那么全年就可以减税6400亿,直接拉动0.8%的GDP增速

……

上半年宏观税负水平不降反升,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政策君(微信号:炒股跟Z走)注意到,我国税收收入/GDP比重从2013年的18.6%下降至2017年的17.5%,财政收入/GDP比重从2015年22.1%下降到2017年的20.9%,体现减税降费成果。

但是2018年上半年,上述指标分别上升4.4和4个百分点至21.9%和24.9%

从具体经济指标看,上半年名义GDP增速10%,财政收入增速10.6%、税收收入增速14.4%,其中个人所得税增速20.3%、增值税增速16.6%、消费税增速17.4%、企业所得税增速12.8%、车辆购置税增速16.4%。

在GDP增速下行的环境下,财政未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个人所得税增速大幅高于居民收入增速,抑制消费水平的提高,企业承担的税收、非税及社保等负担依然较重,实体经济的投资收益率偏低,不利于企业增加投资

“去杠杆”变成“稳杠杆”,行情反弹空间有望继续加大!

“去杠杆”变成“稳杠杆”,行情反弹空间有望继续加大!

“去杠杆”变成“稳杠杆”,行情反弹空间有望继续加大!

财政政策下半年确实有“更加积极”的空间

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最好的财政政策应该是企业所得税减税。

从数据来看——

◆今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10.6%,高于去年同期的9.8%,但财政

支出仅增长7.8%,低于去年同期的15.8%

◆今年上半年共实现财政赤字7261亿元,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9177.4亿元。

◆此外,上半年地方债发行仅1.4万亿,低于去年同期的1.86万亿。

显然,下半年财政政策有必要更加积极

而政策君(微信号:炒股跟Z走)也注意到,财政部内部人士已经在逐步释放“下半年”减税的信号——

◆财政部国库司主要负责人、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娄洪表示,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减税降费政策更多在下半年体现

◆财政部税政司副巡视员袁海尧在财政部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称,下半年,财政部将落实好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强化“放水养鱼”意识

,进一步研究出台其他政策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

而相关分析预计,下半年财政资金较充裕,广义财政收入增速将保持在13%至15%的区间

上半年财政收入增长加快,为减税提供更大空间。土地出让收入高增长可能带来更多政府性基金划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下半年财政支出子弹将较为充裕。

预计增值税税率可再进一步下调,加快税率三档变两档进程。

个人所得税同样可进一步下调税率。

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确立后,综合所得适用的最高边际税率45%应大幅度下调,相应下调其他各档税率。

另外,一些低效率财政补贴或奖励应削减。

减税可能达2000亿左右的规模,主要是支持企业研发投资

此次国常会再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大力气。

国常会提到的减税,主要是将研发费用加计扣税的政策推广到大中型企业,同时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一部分主要针对新经济、针对研发,其实是希望激励企业创新,启动高端制造业投资,根据测算,此次国常会政策涉及的减税,可能达2000亿左右的规模,主要是支持企业研发投资。

此次国常会聚焦减税降费,在确保全年减轻市场主体税费负担1.1万亿元以上的基础上,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至所有企业,初步测算全年可减税650亿元

对已确定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增值税留抵退税返还的1130亿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

因此,政策君(微信号:炒股跟Z走)认为,下半年随着“宏观政策边际宽松”,金融市场的“体温”会有所回升,但政策侧重点仍然集中在“高科技产业”之上,下半年投资机会大概率也集中于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