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再遭重大打擊,行業洗牌競爭更加劇烈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三部委聯合印發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通過下調補貼釋放強烈信號——脫離政策“襁褓”後的光伏行業將全面接受市場化洗禮,新一輪淘汰賽吹哨在即。

光伏行業再遭重大打擊,行業洗牌競爭更加劇烈

突如其來的一盆涼水,讓一度沉浸在瘋狂狀態的光伏產能擴張“泡沫”被強行刺穿。相對於上半年業界風風火火的場景,中國光伏迎來了告別野蠻生長時代的拐點:或被動或主動擁抱即將到來的以“質”為主的新常態。

6月1日,一則重磅新聞震驚了整個光伏圈。國家三部委於5月31日聯合印發了《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業界稱“531新政”),新政中“暫停普通地面電站指標發放”、“分佈式光伏規模受限”、“調低上網電價”等嚴苛的內容,被視為光伏行業“急剎車”。業界對於去補貼是有一定的預期的,只不過它來得比預想要早,比預想的更加嚴苛,其影響可能不亞於2011年—2013年的歐美光伏“雙反”。

不僅如此,普通地面電站指標也被暫停發放,領跑者項目的規模和啟動時間將視光伏發電規模優化情況再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531新政中,對於分佈式電站的規模和補貼控制能源局出臺了詳細的細則。新政提出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僅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的分佈式光伏建設規模,進一步降低光伏發電的補貼力度。而未在政策出臺前併網的分佈式光伏項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

這也就意味著,新增分佈式光伏電站的收益水平和建設規模,將極大程度的受到不同地方政策的影響。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4月底,2018年分佈式裝機已超過8.39GW,按照前4個月的節奏來計算,10GW的分佈式指標將在5月底就已用光。因而,餘留的“帶補貼”分佈式指標已非常少。對於為何作出上述新增建設規模安排,國家能源局指出,既是緩解消納問題,也是為先進技術、高質量光伏發電項目留下發展空間。

新政背景則是光伏補貼壓力較大,將刺激行業進一步降低開發成本,向無補貼模式發展。過去幾年,受益於政策激勵與技術進步,我國光伏產業累計裝機規模和新增裝機規模連續多年領跑全球。但野蠻生長過快,負面現象的出現不可避免:部分地區棄光、消納存在瓶頸、與電網無法協調已逐步成為行業發展的絆腳石。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程晨璐曾透露,根據財政部的統計,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已達到1000億元。

而在供給結構短期調整的情況下,光伏市場需求依然可以尋找到一些亮點。在531新政重壓下,技術的進步成為企業角逐的重點。新政加速“平價上網”的速度,推動光伏產業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加速淘汰落後產能。誠如多晶硅、硅片、電池、組件等環節已經基本處於微利狀態,企業如果沒有持續的贏利,會影響企業研發投入及光伏產業後續成長性。這也將使企業將重心更多地轉向市場,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術研發領域。

有業內專家分析,531新政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即中國光伏業將真正由政策迴歸市場,走向“成年”。對光伏行業來說,531新政既是一次沉重的洗禮,儘管會疼痛,但也是一次積極的鞭策,如何增強自身體質,突破困境度過難關,這值得深刻反思且任重道遠。未來市場份額將向技術領先、管理卓越且資金雄厚的優勢企業集中,行業領先企業將獲得更多發展機會。而技術含量低、抗風險能力較差的企業,則不得不竭力求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