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公司怎麼能稱得上巨頭?
乘著“互聯網+金融”的東風,各個互聯網巨頭對金融牌照趨之若鶩,一張支付牌照被炒到動輒十幾億的高價。
隨著中國保險業一改往日金融行業邊緣的形象,險資成為資本市場呼風喚雨的力量,不得不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互聯網巨頭對於保險的佈局早已未雨綢繆。
目前,以BAT三巨頭為首,京東、蘇寧、小米、新浪、網易、唯品金融、國美等互聯網公司紛紛涉足保險。
京東再獲保險牌照
歷時3個月後,京東增資安聯財險中國的方案獲得了銀保監會的批准,也意味著京東拿到了一張財險保險牌照。
7月24日,銀保監會批覆同意了安聯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的增資方案,註冊資本從8.05億元人民幣增至16.1億元,其中,由北京京東叄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4.83億元,由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1.9964億元,由深圳匯京通達商務諮詢有限責任公司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6874.7萬元,由上海映雪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認購新增註冊資本中的5361.3萬元。
增資後,安聯財險中國的股權結構變更為:安聯保險持股50%,北京京東叄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30%,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2.4%,深圳匯京通達商務諮詢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27%,上海映雪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3.33%。
安聯保險是由德國安聯保險集團(Allianz SE) 單獨出資,安聯保險集團在中國設立的首家經營財產保險的分公司。據安聯財險中國2017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其在去年實現淨利潤2093.5萬元,截至年底的淨資產為4.05億元。
2015年,京東開始將保險作為第六大業務板塊併入京東金融體系。目前,京東已與中國太保、中國平安等多家保險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售保險品類涵蓋財險和壽險全產品線。據悉,京東已有一張保險經紀牌照,其通過京東金融全資持有天津津投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仍慢BAT一步
實際上,相較於其他互聯網巨頭,京東發展保險的腳步還是緩慢。
BAT中阿里巴巴在保險業佈局最為深入,比較早的拿到了保險牌照。
早在2013年,阿里巴巴、騰訊和中國平安聯手成立了眾安保險,拿到國內首張互聯網保險牌照。去年眾安保險於香港交易所IPO,成為國內保險科技第一股。上市之前,螞蟻金服以1.99億元的出資成為第一大股東,佔股19.9%;上市後,螞蟻金服以16.04%佔股成為其單一最大股東。
2015年6月阿里系的第二張互聯保險牌照,螞蟻金服、天弘基金分別出資3億元和2.05億元,與其他發起人一道發起設立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2017年5月26日,信美相互保險正式開業。
2016年7月,螞蟻金服以8.33億元增資入股大陸首家臺資財產保險公司——國泰產險,認購完成後,螞蟻金服以51%的持股比例穩坐控股股東之位。
至此,阿里手握國泰財險、眾安保險、信美相互保險三張保險牌照。此外,阿里集團控股公司之一阿里健康還曾與太平洋保險旗下的太保安聯公司合作,要開發基於互聯網需求和場景的新產品。
作為眾安保險的共同發起方之一,騰訊對於互聯網保險一直很有熱情。
在通過眾安保險佈局之後,2015年7月,騰訊發起設立互聯網壽險公司——和泰人壽,騰訊全資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與中信集團子公司中信國安並列為最大單一股東。2017年1月,和泰人壽獲得保監會的開業批覆與保險公司法人許可證,並於5月正式開業。
2017年9月,騰訊(騰訊持股57.8%)與臺資富邦財險聯合設立的深圳微民保險代理公司正式獲得保監會批准,由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微民保險”)正式獲得了保監會批准。
目前,騰訊的保險體系中,已獲得財險、壽險和保險代理三張牌照。
2015年,百度與安聯保險、高領資本宣佈聯合發起成立互聯網保險公司,隨後2016年,百度與太平洋產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發起設立新的互聯網保險公司。
一直低調的百度金融在2017年終於正式發力,這一年,百度將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納入“麾下”,拿下一張保險中介牌照,2018年,百度向工商局預核百度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獲通過。
結語
除了BATJ四家巨頭,蘇寧、唯品金融也已獲得保險代理牌照,美團、國美、小米已經獲得保險經紀牌照。
保險業和互聯網的巨頭的結合,不僅把傳統銷售渠道各經營環節打通、減少成本,更重要的是較高的科技水平和巨大的流量可能會創造更多的保險產品,增加保險業滲透率,甚至創造一些新的商業保險、商業模式。
對於巨頭們來說,要做的不只是保險,而是圍繞生態系統打造"金融科技生態圈",保險只是其中的一環。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yorke,原文:http://pe.pedaily.cn/201807/433900.shtml
閱讀更多 投資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