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見鎢材料!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缺「芯」眼

隨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全球車用芯片市場已經嚴重供不應求,竟然出現排隊搶貨現象。車載芯片主要分為兩類——功率半導體器件(以IGBT為主)、車規級集成芯片(IC)。而在新能源汽車裡,車規級控制芯片(IC)更是處處皆在。汽車越智能化,越需要車規級控制芯片。芯片和軟件水平決定了智能汽車的水平,因此,汽車需要用更多、更好的芯片。純濺射靶材的最高端的應用領域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芯片製造領域,其實也就是半導體芯片等領域,還佔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而剛起步的中國智能網聯汽車並不缺車載“芯”眼。

窺見鎢材料!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缺“芯”眼

新能源汽車

中國的車載芯片依稀可以窺見鎢材料,更具體地說,是高純鎢濺射靶材,也就是純度達到99.999%(5N)以上的鎢靶材。那麼,什麼是鎢濺射靶材?鎢濺射靶材是製備電子薄膜的關鍵材料,也是濺射過程中的轟擊目標。鎢濺射靶材按照化學成分可以分為純鎢濺射靶材、鎢合金濺射靶材和氧化鎢濺射靶材。高純鎢濺射靶材的生產鏈主要包括金屬鎢的提純、高純鎢靶材的製造以及濺射鍍膜等過程。其中,高純鎢靶材的製造和濺射鍍膜是整個高純鎢濺射靶材生產鏈中的重要過程。

窺見鎢材料!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缺“芯”眼

高純鎢濺射靶材

既然濺射鍍膜是整個鎢濺射靶材生產鏈中的關鍵環節之一,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麼是濺射技術?濺射技術是製備電子薄膜材料的主要技術之一,是物理氣相沉積技術中的一種。濺射原理:用高壓加速氣態離子轟擊鎢靶材,將鎢靶材的原子一個個濺擊出來,並使被濺擊出來的鎢材質如雪片般以薄膜的形式沉積到目標基板上,也就是硅片上。製程反應室內部的高溫與高真空環境可使這些金屬鎢原子結成鎢晶粒,再透過微影圖案化與蝕刻,最終形成一層層金屬導線。車用半導體芯片的數據傳輸就是靠的這些金屬導線實現的。

窺見鎢材料!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缺“芯”眼

車載芯片

中國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和進口大國了。但是,目前,中國只有華為、紫光以及寒武紀能研發生產部分簡單芯片之外,其他重要核心芯片幾乎都要依賴進口。因而,我們有何底氣證明自己不缺“芯”眼?

從來,“中國製造”走向世界都不是一句空話!中國的紫光、華為、中興以及阿里巴巴等高新企業有望實現國產芯片替代進口芯片的偉大理想!有些讀者可能會問了,可有憑據?

首先,來說說華為。華為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通信研發製造企業,而且一年投入幾百億美元的研發資金在核心科技上。華為還是一個讓歐美國家懼怕的高科技企業,其產品基本上實現自研自造。再說說紫光。紫光這幾年在國產芯片的研發上發展非常迅猛,如其成功研製第一批擁有完全知識產權的32層3D NAND閃存芯片。而且,紫光投資一千億為存儲芯片領域創建研發基地,估計在不久的將來,國產存儲芯片有望代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進口芯片。接著嘮嘮中興。中興是世界第四、中國第二的電子通信企業,有消息稱,幾個月前該公司高層曾對國人做出承諾:中興之後會大力研發自己的核心芯片,今天的歷史不會重演——之前的中興事件。最後,當屬馬雲的阿里巴巴了。阿里巴巴一年投資一千億創建集合了多個世界級芯片研發領域的專家的阿里達摩院,只為儘快造出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核心高科技芯片。

窺見鎢材料!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不缺“芯”眼

半導體芯片

半導體,往大了說,是信息產業的基石,往小了說,也是電子產品的核心!因而,中國科技崛起的必經之路之一就是——發展半導體芯片。正如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座談會上說的——傳統的“MADE IN CHINA”我們還要做,但“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應該是主打“中國裝備”。所以說,半導體芯片是中國走科技強國路的“中國裝備”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