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宜吃姜,教你吃姜的正确方法

要说夏天养生的头等事,那必然是把冬天进入到体内的寒邪排出,把积累了一冬的邪气赶走,生发阳气,为接下来一整年的消耗做好储备。

夏天宜吃姜,教你吃姜的正确方法

俗话说,春夏养阳。为什么从春天就要开始生发阳气?因为阳气是生命之本,是人体的一个免疫力体制,“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 所以阳气生发起来,人就有很好的身体保护能力。

在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中有这样的论述:“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著复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

大白话的意思就是说,夏天啊你别看它热,往往人们习惯贪凉,经常吃寒凉的东西(冰镇西瓜、饮料什么的),又喜欢吹空调,这其实伤害了人体的阳气,体内反而是虚冷的,容易引起脾胃寒凉,所以夏天我们都没什么胃口、疲乏无力,甚至腹痛腹泻;冬季则相反。

故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一说。

夏天做菜时多放点姜,甚至早上起床喝点姜汤,都可散寒祛湿,提升阳气;到了冬天,身体就明显不会觉得冷。

有的人觉得不可思议,夏天本来就热,还喝姜汤不热死罗!我只能感叹一声,羡慕他们还年轻——过了30岁,你就能感觉到节气和饮食习惯对身体有多大影响了;并且你会发现,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经验,一样样灵验了。

吃姜的3大好处

1、祛湿

姜能加快血液循环,扩张毛孔,利于排汗,有很好的祛湿作用。

夏天宜吃姜,教你吃姜的正确方法

对于冬天一直待在室内没有出汗的人来说,要多吃点姜。姜能帮助散发体内热气,使得内外热气保持平衡。

2、增进食欲

姜里面含有一些挥发油和姜辣素,可以促进肠道消化液的分泌,促进肠道蠕动,从而提高食欲。

3、腹痛止泻

姜的解毒作用很明显,尤其是解鱼蟹毒。它可以帮助脆弱的肠道赶走病菌,防止呕吐、腹泻的发生。

吃姜五个讲究 -

1、生姜早晨中午吃最好

中医认为天人相应,白天阳气旺盛的时候应该多活动,温补性质的药物吃下去就可以帮助阳气生发,可以摄人适当的阳性(温性)食物,例如生姜等。

晚上阴气逐渐旺盛时,阳气就要收敛起来,这时如果摄人过多的温热食物或补品,会影响睡眠、影响身体合成代谢,对身体有害。

因此通常情况下,白天吃姜有益,晚上则不宜吃姜。

2、吃姜并非多多益善

天热,人们容易出现口干、烦渴、咽痛、汗多等热症。生姜辛温属热性食物,根据“热者寒之”的原则,不宜多吃。

3、阴虚火旺者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凡属阴虚火旺者,或患有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胃溃疡、胆囊炎、肾盂肾炎、糖尿病、痔疮,以及夏季好发的疖疮、痱子等病人,都不宜长期食用生姜。

4、暑热感冒和风热感冒不宜用生姜

从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红糖水只适宜于风寒感冒或淋雨后的畏寒、发热,不能用于暑热感冒或风热感冒,更不能用来治疗中暑。

服用鲜姜汁可对付受寒引起的呕吐,其它类型的呕吐则不宜使用。

5、腐烂的生姜千万别吃

腐烂的生姜会产生一种毒性很强的有机物——黄樟素,它能使肝细胞变性,并会诱发癌症。

所以,有人认为烂姜可以吃,“烂姜不烂味”,其实是错误的。

生姜推荐好吃法 -

【姜茶】

夏天宜吃姜,教你吃姜的正确方法

姜茶是用茶叶少许,生姜几片去皮水煎,饭后饮服。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等有奇效。

姜茶,其实也是外国人非常喜欢的饮料。他们的做法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只要泡茶的时候放上一节鲜姜,然后加糖焖上10多分钟,就做好了。

【姜+牛油果】

姜可以和许多水果蔬菜搭配榨汁。姜和牛油果都是含有抗老成分的食材,依照自己喜欢的口感比例搭配即可。

【姜+红糖】

夏天宜吃姜,教你吃姜的正确方法

姜糖一般是用姜和红糖熬制而成,甜中带辣。有祛湿去寒的功效,非常适合在潮湿的气候食用。

【姜汁+枸杞】

枸杞泡生姜喝不仅能提高视力,对改善眼细纹很有帮助,另外,枸杞泡生姜还能提高肝功能。

【姜+糕点】

姜糕曾作为贡品进贡,慈禧太后品尝后评其为玉糕,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可即食或油炸、干蒸,用开水搅拌食用也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