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终端市场迎来颠覆性变革

AI赋能,终端市场迎来颠覆性变革

本刊记者 孟月

“新一轮科技革命引领产业变革,应用、终端的升级,软硬件的更新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移动化和智能化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在“2018中国安卓开发者大会”上表示。同时,她指出,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为信息服务业的基础架构和服务模式的变革创造了条件。

进化到AI移动智能终端时代

2015年以来,人工智能得到爆发式发展,作为当前互联网服务的主要入口,移动智能终端对人工智能功能需求越来越迫切。AI技术已经在终端上得到了广泛应用,2018年开始,主要终端企业已经广泛在产品中引入了AI技术,并将人工智能作为旗舰机的主要卖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AI和移动智能终端的结合愈发受到行业主流终端厂商的重视,初步形成了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到应用生态的完整产业链。

目前,AI在移动智能终端的人脸解锁、AI相机、语音交互、后台管理、系统优化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基于AI的学习能力,同样的终端经过不同用户的使用,将会获得完全不同的体验,从而满足用户更加个性化的需求。在本次大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史德年副总工创新性提出了“手机进化论”的概念,“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从智能机进化到AI移动智能终端”。

同时,在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联合业界15家单位共同面向社会发布了《AI移动智能终端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从3个方面定义AI移动智能终端:更直接的服务,即更快捷;更自然的交互,即更温暖;更聪明的助手,即更懂你。AI手机可以更加精准地为用户提供服务,通过AI算法为用户提供更加自然、温暖的交互体验,使得用户对终端的感受犹如亲密的伙伴而非冰冷的机器,并且,AI手机更懂得用户的想法,能够更加准确、高效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AI生态布局仍需深入

人工智能技术对移动智能终端行业的赋能,提升了终端全行业链的附加值,促进了整个手机行业的发展。然而,AI生态下的移动智能终端行业也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给移动终端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多数终端厂商都有自己的AI平台,没有统一接口,导致大流量应用开发者无法开发出完美适配每个机型的AI功能,从而限制了AI产业的发展。同时,AI手机的发展仍停留在功能层面,而概念层面的发展则需要整个产业的配合与消费者的认可。只有AI概念的实现与普及才会真正触发用户换机的动力与技术的革新。

《蓝皮书》指出,AI生态布局仍需深入,应着重探索端侧和云侧能力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终端侧和云侧的AI能力,为开发者提供优良的平台环境;基础和共性能力需统一开放,在安卓领域碎片化问题依然存在,未来,应注重厂商间协同,将基础和共性的系统级能力统一开放,最大化降低开发者的开发成本。

随着芯片、传感器等关键元器件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厂商AI硬件能力的布局将不再成为旗舰机型的特征,各大厂商的全价值链机型将标配AI功能。因此带有AI功能的应用将和系统设备的开放平台深度融合,为用户带来功耗更低、性能更强的AI用户体验,打造全新的AI生态。

未来智能终端上将不仅存在于人工智能技术,5G、大数据、云计算等全新技术将在智能终端上深度融合。5G带来的低时延、高可靠,低功耗、大链接特性将为AI在智能终端上的应用带来全新场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