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熱氣騰騰飄著紅油灑著香菜的羊雜碎,最解嘴饞也最解相思

前天的文章我寫的是我大呼和的焙子,今天再說一說呼和人民老少都愛吃的羊雜碎。在我們呼和浩特的小吃界,我個人認為燒麥、羊雜碎、焙子名列三甲。今天說的這個羊雜碎,各位看官可是要不停的咽口水了。

羊雜碎,又名羊雜燴。呼和浩特的羊雜碎只用羊的心、肝、肺、腸、肚五種羊雜切絲切段後混合熬製而成,是一種傳統美食,久負盛名。我吃過很多地方的羊雜碎,不是吹,還是我大呼和的羊雜碎味道最美。呼和浩特的羊雜碎口味獨特,精選羊雜燉於一鍋,加秘製佐料熬製而成,不膩不羶,湯鮮味美,吃的時候碗裡放一勺辣椒油,灑一把香菜,豪放灑脫。羊雜碎入口生津,回味無窮,且營養豐富,經濟實惠。無論春夏秋冬,雜碎館裡要上一碗雜碎,一個焙子,羊雜碎半碗未下肚,則遍體生熱,一碗吃完,熱汗淋漓,舒暢無比,冬天驅寒,夏天驅溼,調理你的五臟六腑。最美的是羊雜湯可免費續,焙子掰碎泡入湯汁裡,一大口下去,滿足!

一碗熱氣騰騰飄著紅油灑著香菜的羊雜碎,最解嘴饞也最解相思

羊雜碎配焙子

這裡有一個傳說,相傳在元朝年間,成吉思汗西征西夏途中,被敵軍圍困在荒山野嶺處,糧草已盡,將士萎靡不振。在萬般無奈下,廚師把原來屠宰時丟棄的羊頭、蹄、肝、肺、腸、心、肚等利用起來,用水洗淨,剁成碎塊,放在一個大鍋里加鹽熬煮。煮熟以後,因沒有蔥和調味品,一個伙頭軍將野地裡採來的野香菜洗淨切碎放到鍋裡。成吉思汗和士兵們吃後讚不絕口,士氣大振,取得了戰役的勝利。

這個傳說雖然無從考證,但是羊雜碎這道小吃卻代代相傳,延續至今,並且成為百姓喜愛的舌尖上的美食。在呼和浩特,你隨便走入一家雜碎館,都能滿足你的味蕾需求。並且,在一些高檔的大酒店,一道羊雜鍋也能登上大雅之堂,賣出不菲的價格。這足以說明人們對這道美食的喜愛之情。

一碗熱氣騰騰飄著紅油灑著香菜的羊雜碎,最解嘴饞也最解相思

羊雜全套:羊雜碎火鍋、羊頭、羊肝、羊肺、羊肚、羊蹄、焙子

羊雜碎是怎麼做的呢?買回來羊雜洗淨,先把難煮的羊肚放入鍋內倒入清水沒過食材,大火燒開,撇沫,煮制40分鐘後放入羊心、羊肺、羊小腸,加入蔥段、薑片,中火煮40分鐘撈出,將羊肚、羊肺、羊心、羊腸晾涼後,切成粗絲;小腸切段。

接著鍋內加入適量羊油燒熱,放入蔥末、蒜末炒香,加入辣椒麵,離火炒勻後加入清水煮開,放上一把花椒麵、一把白胡椒粉、一把乾薑粉、一把鹽,接著放入切好的羊雜,小火煮40分鐘即可。吃的時候配上辣椒油和香菜就好吃的不得了。

一碗熱氣騰騰飄著紅油灑著香菜的羊雜碎,最解嘴饞也最解相思

家庭自制羊雜碎

看官們看到此處是否口水橫流了呢?別急,嘗試用我的方法在家裡做即可一飽口福,或者去雜碎館吃上一碗以解相思。寫到此處,我的肚子咕咕亂叫,趕緊去花花雜碎館吧,跑步前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