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億年前「蛇琥珀」 三明學霸鑑定

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科學家陳睿揭秘:這是9900萬年前的小蛇

N海都記者 肖穎

海都訊 近日,來自中國、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團隊宣佈,他們首次在琥珀中發現蛇類標本——一條0.99億年前的小蛇,這是人類第一次通過琥珀目睹到恐龍時期的蛇類形態。當全世界都為之驚歎時,卻少有人知道這枚琥珀的最初發現者和鑑定確認者都來自石探記科學家團隊,其中發現和鑑定確認者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85後科學家、石探記創始人陳睿,他是福建三明人,從小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霸”。昨日,記者聯繫上陳睿博士,聽他講述發現蛇琥珀的曲折故事。

近億年前“蛇琥珀” 三明學霸鑑定

琥珀中的小蛇4.75釐米

珍貴蛇琥珀 一度被束之高閣

陳睿博士介紹,石探記的聯合創始人賈曉在2016年初開一批琥珀原石時,一塊黑乎乎毫不起眼的琥珀料被她誤認為是一塊蜥蜴琥珀。他說,當時賈曉磨開了部分表皮之後,發現其中有一段動物包裹體和一些碳化的植物碎屑,一開始,賈曉猜測是蜈蚣,但通過在放大鏡下仔細觀察之後,她發現這些“蜈蚣腿”其實是在動物體內,很可能是一隻殘破的小蜥蜴的肋骨而已,只不過它的身體有些長。因為蜥蜴琥珀她已經有幾塊了,而且此枚琥珀的珀體並不好看,所以她將其又收了起來。

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賈曉突然看到了一幅眼鏡蛇骨架的畫作,她突然閃現一個念頭,畫裡面的蛇骨和此前那塊琥珀裡的動物骨骼實在太像了!賈曉重新磨開琥珀表皮,在顯微鏡下觀察,她發現,這隻“蜥蜴”沒有腳,尾巴殘留的皮膚也不同於蜥蜴。因此,她馬上聯繫了陳睿博士。

經陳睿博士鑑定後,他們最終確認發現了全世界第一枚蛇類琥珀。後來,石探記科學家團隊聯繫到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邢立達副教授,碰巧,他手裡也有另一個蛇類皮膚標本,但沒有留存骨骼,於是雙方決定合作研究。

這是世界唯一一枚蛇琥珀

陳睿博士告訴海都記者,這塊琥珀蛇來自著名的琥珀產區——緬甸北部克欽邦胡岡谷地。此地的琥珀距今約0.99億年,這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枚蛇類琥珀。據瞭解,與其它脊椎動物化石相比,蛇化石是極為稀有的。

“大多數蛇類骨骼的質地都不是很堅硬,能形成化石並保存下來非常不易。”陳睿說,此前人們也從未在琥珀中發現過蛇類。這個琥珀蛇長4.75釐米,保存了頭後骨骼,包括了約97枚椎骨、肋骨和部分皮膚。如果標本完整,琥珀蛇的長度大約為9.5釐米。

記者瞭解到,邢立達等學者將這件標本命名為緬甸曉蛇(Xiaophis myanmarensis)。署名中的曉,就是最初發現者賈曉的名字。陳博士介紹,緬甸曉蛇的解剖學結構顯示了它其實是一隻新生蛇,也就是說它剛剛出殼沒多久。“緬甸曉蛇的發現,是人類首次在琥珀中找到蛇類,也是首次在化石記錄中發現新生蛇。”

經過一年多的鑑定研究,近日,科學家團隊將相關論文發表於《科學·科學進展》。“研究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如何論證包裹在琥珀裡面的這段骨骼是來自遠古已經滅絕的蛇類,這枚珍貴的琥珀包裹的是一段骨骼,論證它是蛇這部分最難。”陳睿說。

85後學霸拉起科學家團隊

記者瞭解到,首枚蛇類琥珀的鑑定確認者陳睿博士是福建三明人,是不折不扣的“學霸”。

“小時候,家裡養了許多小動物,在父母的鼓勵下,我從小就立志成為一名生物科學家。”陳睿說,初中、高中時,他屢屢獲得全國性的科學大獎,後來被保送中國科學院。2015年,陳睿、劉曄等發起創辦了石探記科學家團隊。

“石探記是由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等大學和科研院所的眾多科學家組成的團隊。”

陳睿說,石探記科學家團隊發現昆蟲新種100餘個,其中一枚1億年前甲蟲新物種,就以陳睿的名字命名——陳睿刺足大花蚤。


分享到:


相關文章: